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曼丽象牙戒指/经典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庐隐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庐隐爱情小说的精选集,她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尤其是她后期创作的都市情爱小说,大致都已搜录在本书中。当年庐隐小说深受青年知识男女的喜爱,赢得他们的表睐,唤起他们的同情,触发他们思索,今天是不是仍能为都市知识男女所爱读呢?相信答案仍然是肯定的。

内容推荐

在中国白话文运动之初,庐隐是与冰心、石评梅齐名的文坛才女,在弥漫小资情调、盛行奢靡华丽文风之际,她已经远远超越了她所处的时代,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的文体。茅盾评价说:“读庐隐的全部著作,就仿佛再呼吸着‘五四’时期的空气,我们看见一些‘追求人生意义’的热情的然而空想的青年们在书中苦闷地徘徊,我们又看见了一些负荷着几千年传统思想束缚的青年们在书中叫着‘自我发展’。”本书收录的是庐隐的几部爱情小说,包括有: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曼丽、海滨故人和象牙戒指。

目录

导言/吴福辉

《或人的悲哀》

《丽石的日记》

《曼丽》

《海滨故人》

《象牙戒指》

试读章节

我健全的时候,无时不在栗栗中觅生活,我只领略到烦搅,和疲敝的滋味,今天我才觉得不断活动的人类的世界,也有所谓“静”的境地。

我从早上八点钟醒来,现在已是下午四点钟了,我每回想到健全时的劳碌和压迫,我不免要恳求上帝,使我永远在病中,永远和静的主宰——幽秘之神——相接近。

我实在自觉惭愧,我一年三百六十日中,没有一天过的是我真愿过的日子,我到学校去上课,多半是为那上课的铃声所勉强,我恬静的坐在位子上,多半是为教员和学校的规则所勉强,我一身都是担子,我全心也都为担子的压迫,没有工夫想我所要想的。

今天病了,我的先生可以原恕我,不必板坐在书桌里,我的朋友原谅我,不必勉强陪着她们到操场上散步,……因为病被众人所原谅,把种种的担子都暂且搁下,我简直是个被赦的犯人,喜悦何如?

我记得海兰曾对我说:“在无聊和勉强的生活里,我只盼黑夜快来,并望永远不要天明,那末我便可忘了一切的烦恼了。”她也是一个生的厌烦者呵!

我最爱读元人的曲,平目为刻板的工作范围了,使我不能如愿,今夜神思略清,因拿了一本《元曲》就着烂闪的灯光细读,真是比哥仑布发现了新大陆,还要快活呢!

我读到《黄梁梦》一折,好象身驾云雾,随着骊山老母的绳拂,上穷碧落了。我看到东华帝君对吕岩说:“……把些个人间富贵,都作了眼底浮云,”又说:“他每得道清平有几人?何不早抽身?出世尘,尽白云满溪锁洞门,将一函经手自缙;一炉香手自焚,这的是清闲真道本。”似喜似悟,唉!可怜的怯弱者呵!

P21

序言

大约十几年前,我因编书的缘故,曾经“接近”过庐隐。就是说,差不多翻阅了她的全部作品,包括小说、散文、书信(主要是情书)等;读了关于她的两种传记;写过两篇序言。当年会如此关注庐隐,还有一个直接原因是石评梅。现在的读者对庐隐已经生疏,不要说石评梅了。但庐隐是入文学史的,讲“五四小说”无论如何也会带上她一段,而石评梅只是生前逝后的名声大,渐渐就淡出了。到上个世纪80年代,石评梅遇上一次被“重提”的机会,她与早期社会主义者高君字的恋爱悲剧感动了许多人,作品再版,传记也流传起来。而庐隐与石评梅,有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同学、北师大附中同事的双重关系。石评梅1928年在北京协和医院病故,伴其走完人生最后路程的便是庐隐。庐隐的代表作《象牙戒指》以小说为石评梅立传,引得当年许多少男少女跑到陶然亭去寻墓凭吊落泪。于是由石评梅而庐隐,而《象牙戒指》,而五四女性作家,一时间沸沸扬扬,热了几年。

这次又因了编书重读庐隐。一读之下,真是感慨良多。同样是“五四女性作家”,冰心和庐隐一度齐名,但两人的差异是这样大。她们都从写“问题小说”起步,都是早期文学研究会的成员。庐隐1921年1月4日甚至参加了在中央公园来今雨轩召开的文学研究会成立会。所以保存下来的成立会当天的全体摄影,其中唯一的女性便是黄英,即庐隐。不过很快庐隐和冰心就显出了区别。冰心的蓝天大海是如此澄澈清明,礼赞母爱、亲近儿童是多么纯净;庐隐专写青年女性的婚恋经历,却一字一句饱含了忧伤之泪。重读庐隐,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两点:一是女性在社会上寻求个性独立、事业独立的艰难坎坷,其进取、执着的韧的精神令人神往;一是由此引出的女性命运的多舛及性格上的惨痛、孤傲、多虑。人生为伤感之旅,几乎贯穿了庐隐的所有创作,成为她的主音调。

要理解庐隐的伤感,理解这种伤感的历史意义,不因后人的渐渐隔膜而无视它曾经有过的积极内涵和必然的局限,就必须要了解庐隐的生平。这一方面决定了她为何与冰心不同,一方面是打开她抒情自传体写作全部奥秘的锁钥。庐隐这么一个刚刚从旧家庭走上社会的女子,为什么会对爱极的人说出“我爱你太深,便疑你也深,有时在你觉得不经意的一件事,而放在我的身上便成了绝对紧张和压迫了”(《赠李唯建》)这样古怪的话?庐隐小说中的人物更是常说:“我一年三百六十日中,没有一天过的是我真愿过的日子”。(《丽石的日记》里的丽石语)“人间譬如一个荷花缸,人类譬如缸里的小虫,无论怎样聪明,也逃不出人间的束缚”,“履世未久,而怀惧已深!觉人心险恶,甚于毒蝎!地球虽大,竟无我辈容身之地”。(《海滨故人》里的露沙语)这多半与庐隐的“身世”拆解不开。我们不妨列出庐隐一生的主要大事来看:1899年生于福州一个没落官宦之家。1905年6岁丧父,备尝世间冷漠。1919年靠中等师范毕业教书自力积攒学费,插入北京女子高师国文部第一届。1921年解除家中旧婚约。1923年不顾反对,与有旧式婚姻的北京大学学生郭梦良结婚。1925年在生女儿的同一年,郭梦良逝世。1928年好友石评梅早夭。1930年不顾社会舆论,与小自己8岁的清华大学学生李唯建结婚。1931年发表《象牙戒指》。1934年因难产于上海逝世。——除了最后一个没顶之灾无法写进自己的小说,在《象牙戒指》之前,庐隐已经历了她所能经受的一切灾难。因此,“身世之感”渗透到她全部创作的骨髓之中,是毫不足怪的。

庐隐把自己深深地写进小说,开始发生大的影响的是《海滨故人》。当年在海滨度过浪漫暑假的五位妙龄女生,云青最后是退回了家庭,宗莹、莲裳、玲玉走上社会后的婚姻大部不如意,最主要的人物露沙还在感情的纠葛中挣扎。露沙即是以庐隐为原型的人物。石评梅有《露沙》、《给庐隐》、《寄海滨故人》各文,简直就称庐隐为露沙。到六年后庐隐写《象牙戒指》,本来有素文这个叙述者来讲故事就可以了,还要特意安排露沙既当听者又当讲者(充叙述人时索性称呼为“隐”),使露沙成亲历者。庐隐的小说就在自己的亲历下,表达对“五四”这一时代最强烈的感受。这是个青春的时代,单看这些原本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女性如何勇敢地走上社会,便能嗅闻到高飞的气味。庐隐把女校“富有生机”的早晨盥洗场面,就写成“女儿的黄金世界”:“在那么一间非常长,甬道形的房屋里,充满着一层似雾似烟的水蒸气,把玻璃窗都蒙得模模糊糊看不清楚。走进去只闻到一股喷人鼻子的香粉花露的气息。一个个的女孩,对着一面菱花镜装扮着。那一种少女的娇艳,和温柔的姿态,真是别有风味。”(《象牙戒指》)“五四”还是个探索的时代。讨论人生,是这些女生日日在做的功课。《或人的悲哀》里亚侠说朋友提出“名利的代价是什么”来讨论,“不过这个问题,又是和‘人生究竟的问题’差不多”。《海滨故人》记述教师讲课,“中间有一句说:‘人生到底作什么?’”,露沙“听了这话,忽然思潮激涌”。“五四”当然是一个政治的时代,许多女性一腔热血投入了后来的革命(首先是被称为“大革命”的北伐),但最后收获了失望。比较特殊的《曼丽》写的正是此点。这都是“五四”女性经历的真实记录,其结果是陷入时代的“苦闷”。因时代并不能包办答案,而随着“五四”的迅速退潮,旧的黑暗笼罩上来,走出家庭的“娜拉”进退失据,她们处在了鲁迅所说的从铁屋子醒来却要被闷死的境地。而表现“五四”又是苦闷的时代这一点,正是庐隐胜于其他第一代女性作家的地方。

我们注意到,庐隐表达的“五四”女性的命运主要是在婚姻方面。而这些女性的婚恋对象,往往是已婚的男子。《象牙戒指》的故事基本上与石评梅的经历一致。张沁珠(原型即石评梅)爱上陪她由山西到北京上学的伍念秋,而伍很长时间隐瞒了他有一妻二子的事实。后曹子卿(原型即高君宇)苦苦爱上沁珠,曹也是已婚者。如果再对照庐隐自己的婚姻状况,可以说那是“娜拉”们面对的真实情景。这不仅增加了旧式社会对五四自由婚恋不认可的难度,增加无经验的女性与有经验的男性交往时受骗的可能度,本身给女性带来的精神压力便是巨大的。沁珠知道情感被骗后,仅仅收到伍念秋妻子的一封求哀信,便主动撤离了。曹子卿回故乡“把神龛打扫干净”(指与七八年前包办结婚的妻子离婚),其过程虽经曹信述出,似浸透女性视角,充满了对那个弱女子的同情。沁珠的反应更是“觉得为了我而破坏人家的姻缘,我太是罪人了”,反增添心理负担,无从打发对社会和男子的疑惧。在沁珠反反复复推拒曹,用狂放、自我作践来表明心曲,以至造成两人双亡后,悲剧终于酿成。

现在的青年读者一定会问:明明这些“五四”女性已经义无反顾地走出牢笼,她们为什么不能争得自己的幸福,却要这样悲悲戚戚以身殉情呢?尤其是《象牙戒指》的沁珠,本来曹已取得了两人合法结合的地位,却要一再推拒,却要在最爱自己的人死后才猛然觉醒,不断地到陶然亭荒丘孤坟前去泣血?实际上,这正是庐隐的全部作品尤其是《象牙戒指》的价值所在。它们从婚恋的角度,特别细腻地向我们展示了“五四”女性的性格、行为、理想、心态各个方面。以沁珠为例,她最后日记的第一页,给自己写明“矛盾而生,矛盾而死”八个字。她朋友总结她说:“你为了一个幻梦的追逐而损伤一颗诚挚的心,最后你又因忏悔和矛盾的困搅,而摈弃了那另一世界的事业,将生命迅速地结束了”,都是准确的写照。沁珠的复杂性在于她出身于旧营垒,要打破囚牢,又不自主地造就心的囚牢,把自己禁闭其中。她的思想拖累,计有:第一,摆脱不掉伍念秋的阴影。她解剖自己,我“已印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这种色彩不是时间所能使它淡退或消灭的;因此无论以后再加上何种的色彩,都遮不住第一次的痕迹”。“我只爱过一个人,我所有纯洁的少女的真情都已经交付给那个人了”。几乎接近于“从一而终”的观念。第二,遗留下旧的贞操洁癖,说“我不愿和一个已经同别的女人发生过关系的人结合”。反复强调“我处女洁白的心”,“清白女儿身”等等。于是第三,对社会、对男性的自负感与负罪感并存。既说“我的个性太顽强了”,“哪一天要是失掉‘自我’,便无异失掉我的生命”。又称“我本身就是个不幸的生物,不幸的人所能影响于别人的,恐怕也只有不幸罢了”!所以,张沁珠们是中国现代女性的祖母辈,她们有极深的新旧过渡的性质,“我是时时回顾着以往,又怎能对眼前深入呢?”我们要了解那个时代人们似新仍旧的思想感情,庐隐小说具有历史参照的功能。

当然,今天的读者在阅读庐隐时,还会觉得她激切、纯真的情绪不免直露;小说的抒情性强,《茵梦湖》的名句和《茶花女》人物的引用显示了开放的风气,但浪漫未免过分;日记、书信的穿插当时会觉得新鲜,今人读多了会感单调等等。但这也是庐隐“五四性”的组成部分,不可分割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时代已经逝去,就以为它与现在无关。前面说过“五四”时代有讨论“人生观”的风气,证明这是一个理直气壮建立新信仰的时代。我们现在讨论的兴趣点是车子、房子、票子,可能已经要以谈“人活着作什么”为羞,为幼稚了。我们身处的是一个信仰垮掉的时代,需要的是重建,难道不能从庐隐那里得到一丁点的感悟、启示吗?

吴福辉

2006年5月3日“五一”长假闭关于小石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