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永康旧景(渐去渐远的背影)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旅游管理
作者 卢敦基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旅游文化图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浙江小城永康。今日的永康,已经初步成为一个以五金闻名于世的县级市。也正是这种飞速的变迁,才使人骤然醒悟几乎是静止的传统的可珍,才使人留恋渐去渐远的农业社会的背影。这是这种冲动,使摄影家不远千里来到永康,四处寻觅旧燕巢痕。也使作者整日冥想过去的岁月,试图为苍凉的昔日留下散落的画卷。为绵长的生活留下感性的记录。

内容推荐

当工业化的飓风起于大洋彼岸,盛怒于东南亚海湾,一日突然登陆大陆东南沿海,这个古色古香的地区蓦地陷于狂风暴潮。人们神色稍定,却突然发现,这个小小的地方猛然跨入了全国百强县市行列,成片成片的旧房,转眼沦为废墟,水泥新房如雨后春笋般疯狂长出,而且迅猛升高,不可避免地带上不可一世的睥睨姿态,俯瞰着陈旧的前辈。仅仅是十多年的变迁,就让人们知悉,传统的消逝原来可以这样简单。

今日的永康,已经初步成为一个以五金闻名于世的县级市。也正是这种飞速的变迁,才使人骤然醒悟几乎是静止的传统的可珍,才使人留恋渐去渐远的农业社会的背影。这是这种冲动,使摄影家不远千里来到永康,四处寻觅旧燕巢痕。也使作者整日冥想过去的岁月,试图为苍凉的昔日流下散落的画卷。尤其是在这个白云苍狗的时代,平静的往日也许恰可抚慰我们躁动的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永保安康

第二章 好山

第三章 状元与神仙

第四章 旧巢痕

第五章 渐去渐远的背影

第六章 府府县县不离康

后记

试读章节

永康一境,未必有够得上好水的,却有好山。

今天看来,永康方岩,这座享誉浙东的名山,千余年来,已紧紧跟山上供奉的人格神胡公大帝连在一起,祭拜的意义大大超过旅游观赏。然而,即使没有了这位胡公大帝,方岩仍会是浙东的一颗明珠。它独特的仙霞地貌,使之独具风韵,即使将它与以丹霞地貌为特色的武夷山水相比,它也必定是不遑多让的一道胜景。

游方岩,最好是乘夜色前往。公路是繁忙的,它流动着沿海工商业的热血,即使当你下了干线拐到去方岩的路上。但是,当你来到方岩山脚,走过五峰桥往右一拐,你会发现你突然来到了一个多么阒静的世界。更让你惊讶的是从热闹回归幽静,竟然是那么的容易。但是此时也容不得你想得太多,几分钟后,你已停留在丹霞山居的门口。拾级而上的运动,加上旅途的疲乏,使你心无旁骛,估计你也来不及观赏这座依山而建的宾馆的独特。往上走啊走,走过几段长廊,来到你住的房间,稍事盥洗,你一定在风的轻轻抚慰中睡得很香甜。

当你凌晨自然醒来,拉开窗帘,奇迹突然发生——你已坠入一片红色的海洋。一面面峭壁组成环形逼视着你,它们赤红、血红、橙红、暗红,但是又没有使你喘不过气,而是以陡峭展现出它们的威严,让你自动保持缄默。如果太阳已经将她的光线打上朝东的山壁,你会看到更为斑斓的色彩,那是一个彩色的迷幻,一个让你寻不出语言来赞美的迷幻。而且你的眼底,几乎没有人为的事物,一切都是远古苍天的鬼斧神工,人在其中,又值几何?

走出宾馆大门,你马上会进入一个不算陈旧的故事:1937年,日寇占领上海、南京后,浙江风声鹤唳,当时的省政府便搬到了这里。你看见两道峭壁夹着一线天,峭壁下凹进去的一个大厅,日本人惟一不吝啬的炸弹绝不会丢到这里。当年的浙江省省长黄绍?回忆说:“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元旦,省政府转移到金华,此地不过安定。于是寻地图来详细研究一下,觉得永康的位置,适居浙东的中心,为公路交通的枢纽,离金华的铁路线很近,万一敌人向浙赣线西进,再可向丽水转移。我并曾听说离永康城十多公里的一个乡村叫方岩的,有很多的岩洞,可以躲避空袭,加上永康这个名字也吉利,于是,浙江省的党政机关就设在了方岩。”其实,昔日的办公室,今天基本上都还存留,那再突出的上部遮蔽下修建的房屋,虽然简陋,但确实安全,只不过原先是省政府的办公室,而今成了这个宾馆的办公室。回想当日,作为一省的中心,多少有点车水马龙的意思。但时过境迁,如果没人告诉你,你基本上无法想象这样的幽静所在竟然上演过那般热闹的大戏。P14-17

序言

赤彤丹朱的仙霞岭,自浙闽边境拔地丽起,迤逦往东北而行,来到浙江中部,眼看气势将尽,却猛地一抖身,洒下一串慑人心魄的音符,此乃浙江中部闻名遐迩的方岩,再悄然隐去了。 

这里就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浙江永康。

记得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在上高中,星期六循例走二十多里地回家,每次都要经过一个村子。村子面朝公路的长长的墙上写着一条极大极大的标语:“一九八0年全面实现农村机械化!”我的一个同学突然说:“我们要是晚生几年就好了!”那一番话,真真说出了我们的心里。少年的我们,当有人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时,是会静下心来,全力企盼那一刻的来到的。在他们的心中,美好未来的到来,惟一的障碍就是时间,就如同在火车站候车,只看约定的时间是否来临,而不会也无法去看火车在何处一般。

农村的生活绵延了百年乃至千年,给了其中的人们一种绵长的感受,一切都是那样司空见惯,不值惊诧:那太阳升起时照在对面居家侧墙石卵幻化成的图案,下雨天老人在阴黑的骑阶楼下的谈古论今和无奈感喟,从早到晚在田间地上的无尽忙碌,过年时难得的戏台上下的自由放肆……如同日落月升,天生自然,一切用不着打量,似乎亘古如斯;一切用不着保存。因为千年如斯。

当工业化的飓风起于大洋彼岸,盛怒于东南亚海湾,一日突然登陆大陆东南沿海,这个古色古香的地区蓦地陷于狂风暴潮。人们神色稍定,却突然发现,这个小小的地方猛然跨入了全国百强县市行列,成片成片的旧房,转眼沦为废墟,水泥新房如雨后春笋般疯狂长出,而且迅猛升高,不可避免地带上不可一世的睥睨姿态,俯瞰着陈旧的前辈。仅仅是十多年的变迁,就让人们知悉,传统的消逝原来可以这样简单。

今日的永康,已经初步成为一个以五金闻名于世的县级市。也正是这种飞速的变迁,才使人骤然醒悟几乎是静止的传统的可珍,才使人留恋渐去渐远的农业社会的背影。这是这种冲动,使摄影家不远千里来到永康,四处寻觅旧燕巢痕。也使作者整日冥想过去的岁月,试图为苍凉的昔日流下散落的画卷。尤其是在这个白云苍狗的时代,平静的往日也许恰可抚慰我们躁动的心。

后记

现在想起来,2001年的那次在家乡的长期逗留,却是我生命中一次重大的“偏离”。那年我侥幸拿到研究员职称后,对自己说:是该为家乡做点事情了。

于是有了摄影家李玉祥先生在永康一周多的辛劳。我自己则前后呆了十八天。拍摄和采访任务完结后,由于以前写惯了学术的东西,我长久地陷入了迷惘。一直到2003年春天的“非典”时节,才突然找到了许多年前农业社会的感觉。那年的西湖,中午时分,放眼望去,可见的人影不到一十。

好事多磨。出版过程中后来又有了种种耽搁。等到出版,竟然已过五年。人生还能有几个五年?好在五年后的今天来读旧稿,我意外地仍然很满意。这在我的写作中是极为罕见的。

这本书的出版,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感谢。摄影家李玉祥先生的真诚合作,是此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他在永康拍摄多日,辛勤劳作,其苦干、谦虚的精神风度让人感动。当地的胡德伟先生为本书的立项与完成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李世扬先生在其中也筹划良多。在摄影和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施瑞瑛、胡丽川、陈进韶、陈寒川、胡舂鸿、胡国钧、舒启华、林克成、应加登、何云齐、周岩方、王洪星、吕福康、陈广寒、金声闻、胡明星、施华、王丽君等诸位先生和女士无私的帮助。胡国钧先生和胡丽川先生,对我的写作支持尤巨。有一些不是李玉祥先生拍摄的照片,采访时大家热情提供给我的,由于篇幅不够,酌情选用了一些,在此一并感谢。还有一些我当时就不知和后来不小心忘记姓名的帮助者,我只有在此虔诚地为他们祝福了。最后还要感谢陈毅成、陈为民等先生的帮助。

卢敦基

2006年7月19日于杭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8: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