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运动
王储的座右铭是“百闻不如一见”。
他亲自领着企业家、政治家去看“贫民街”,拜托他们“给走投无路的年轻人带来希望”。
事实是最强大有力的。
这种“百闻不如一见”的运动不断地产生成果。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众报刊所传播的有关王室的信息,完全是袭用他们自己随意编造的恶意的形象,与“追求事实”毫不相干。
据说某个记者坦白地说:“有关王室的文字”,“只要在第一版上出现,销售量就有5万份之差。如果加一个稍微有趣的标题,就会增加10万份、20万份。如果是丑闻,就会增多几十万份。”(黑岩彻著,《话说英国的王室》,中公新书)
出自卑鄙的意图编造的“虚像”如洪水般泛滥。尽管是虚像,一旦传布开来,不知不觉地就会影响很多人的看法,反过来也会给现实带来影响。
可以认真讨论的基础没有了。
在这样不讲道理的环境中,他既不分辩,也不畏缩,每天都坚持“尽自己的责任”。
莎士比亚是“英国的国宝”。王储担忧很多年轻人不学习莎士比亚,发表了一次讲话,引起很大的反响。
据说很多学校改变了教学课程。
莎士比亚曾说:
“啊,品格高尚的人啊!几百万双猜疑的眼睛在注视着你。无数的流言蜚语在散布你的一举一动。那完全是根据互相矛盾的吹毛求疵捏造的。
“轻薄的有点小聪明的人的嘲弄,把你变成无聊的空想的题材,用信口开河的胡言来歪曲你的形象。”(《量罪记》第4幕第1场)
我跟王储说:
“总而言之,是忌妒。不论发生什么事,都应当加以蔑视,毅然地前进。领导人不毅然地前进,民众是不幸的。”
“东方有这样意思的话:‘圣人、贤人也会遭到咒骂、指责。通过它可以考验是不是真正的圣人、贤人。’不朽的事业在同时代一定会遭到阻挠。”
“不过,我相信,面对风暴,战胜风暴,不朽的事业一定会成功。”
这也许有点冒昧,而且王储本人恐怕也早已觉悟到会有这种风暴。
不过,作为一个世界公民,我要告诉他“通情达理的民众大力支持他”。
王储理解了我坦率的谈话。他高兴地说:
“听到您的话,我很高兴。”
“怎样对待未来呢?决定社会未来的,还是教育的力量。我认为依靠教育是很重要的。因为所教的是不变的‘为人之道’,是长达几个世纪培育起来的基本原则。” 王储在这里也追求“超越时间的不变的价值”。
他是一个坚强的人。
他在一部著作的最后这样写道:
“我要求所有的人都要重新研究探讨我们的价值与态度。不能屈服于嘲笑这种观点的人的威胁。他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应当看一看他们留给我们的没有灵魂的混乱。”(《英国的未来形象关于建筑的考察》,出口保夫译,东京书籍出版)
多么强有力的宣言啊!最后我再一次说道:
“希望您堂堂正正地走自己的道路,走王者的道路。为了国民,为了世界,为了传统的王室!”
王储直视着我的眼睛,紧紧地握住我的手。
这严肃的一瞬间的情景,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上。
我向他告辞,他郑重地把我送到大门口。
当我回到附近的市镇泰特贝利时,明朗的天空上正飞着一架红色的直升机。
那是王储正赶往下一个访问地——牛津。
伟大的“战斗的王子”,我凝视着没有一片云彩的英格兰的蓝天,祝愿他的前程如同这天空一般光辉灿烂。
P7-9
最近日本的世态,说它是日本的崩溃,恐怕也不是夸大其词。
而且病因不是来自外界的病毒,而是身体本身好像得了严重的成人病。
有人说:“如果不尝受一次像大吐血那样的痛苦,日本人恐怕是不会觉悟的。”
我想起一个希腊神话——
有一次,密达斯(Midas)国王获得了一种“手触摸过的东西都变成黄金”的能力。狂喜的国王把王宫里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黄金。坛子、柱子、椅子都变成了黄灿灿的金子。他觉得“世上没有比自己更富有的人了”。
但是,麻烦的事来了。要吃饭了,可是碰到嘴巴的东西都变成了金子,不能吃了。而且连院子里的花儿也变成了黄金。玫瑰也不发出香气了。
国王唉声叹气,不觉抱住自己的女儿,连他最喜爱的小女儿也变成了不能说话的金像……
我觉得是在观看日本的悲剧——沉醉于物的繁荣,大自然、食物和儿童都被夺去了健康的“生命力”的悲剧。
本书收集了1996年秋至第二年秋在《圣教新闻》上以“畅谈世界领导人”为题名连载的散文。
评论人物是很难的。每个人都有多面性,何况是同时代的人,当然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
在了解这些困难的基础上,我觉得介绍人物的一点体会,就是要“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
很多东西是一边用正视的眼光来注视事实,同时要挨近该人的身边才能看到的。不是这样,而是用所谓的“客观的眼光”,大多不过是借客观之名的偏见,有意制造虚像。
另外,“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的心胸,对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也是极其重要的。所谓心胸的国际化,我认为就是指这个问题。
本书写了33个人物。我注视他们每个人根据各自的立场,“作为一个人如何生活”。“作为一个人生活”——这是很普通的事,但有时是非常困难的。
正因为如此,有的人不得不走进牢狱。正因为如此,有的人每天夜里不得不战战兢兢,苦苦地思考应当怎样行使自己拥有的权力。
有的人被无情的诽谤、中伤包围,遭受数十年的迫害。有的人孤独、痛苦,甚至献出了生命。
由于信念,有的人改变了人生道路的方向,有的人为了完成命运赋予的使命而历经苦难。
这里有对歧视的愤怒,有对民众的爱,有争取正义的喜悦,有谱写历史的自豪,有对美的憧憬,有父母与子女之间牢固的纽带
他们的人生剧虽然多种多样,但都发出美丽的光芒,都有渗入肺腑的“人生的诗”。
我认为要从他们的身上学习“重建日本”的处方。日本的崩溃本来就是从因表面的繁荣而骄傲自大,忘记了谦虚学习的时候开始的。
这里登场的人物都是世界名人,而作为一个“人”,他们从不狂妄自大,他们每个人都非常谦虚。
最后,向继第一卷之后为本书的出版而尽力的读卖新闻社出版局长伏见胜先生以及图书编辑部的各位先生,表示深深的感谢。
池田大作
1998年1月26日
《我的世界交友录(第2卷)(精)》介绍池田大作与世界各地名人(如周恩来、拉莫斯等)的交往情况,主要通过对话等形式介绍彼此思想的交流,包括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池田大作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提议者和倡导者,曾荣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日友好协会授予的“和平友好”之杯,中国文化部颁发的“中国艺术贡献奖”、“中国文化交流贡献奖”,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的“人民友好的使者”、中日友好协会授予的“中日友好的使者”等称号。此外,他还被我国北京大学等27所大学授予名誉教授、名誉博士、最高客座教授等称号。
《我的世界交友录(第2卷)(精)》记载了池田大作与三十三位世界知名人士的对谈,其中这些人物有政界的名人、科学家、艺术家,贯穿其中的是通过各国的文化和教育交流推进世界和平。作者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增进中日文化交流,加深中日人民的友好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