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享受中年/心灵药方系列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日)高桥祥友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年人是人生心理的一个坎。他们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育孩子,成功人士还要应付繁忙的工作,有的甚至出现夫妻间的“七年之痒”。问题之多,节奏之快,心理压力之大,使得许多中年人产生了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抑郁、失眠更是家常便饭。如何认识和应对这些压力和心理问题,让中年人的生活重新走上健康、幸福的轨道。本书将给予你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内容推荐

“心灵药方系列”是一套旨在帮助现代人排解因工作压力大、紧张度高、生活节奏快而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图书。本套书的作者全为长年从事临床心理治疗的专家,他们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主线,将缓解心理压力的要诀娓娓道来,从而帮助读者重塑健康的生活理念,培养适当的处事技巧。  本书是该系列之一。人们常说中年是人生中最辛苦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人们需要赡养老人,抚育孩子,因此颇感压力沉重。但本书却从另外一个视角为我们重新阅读中年,告诉人们中年其实也是一个可以享受的季节。本书的内容包括:危机的时期、再看忙碌、以人为镜正己、压力也分好坏、智对失眠、中年期抑郁症揭秘、志在中年的九条秘笈。  本书为大众读物,适合中年人,上班族,白领阶层,以及心理学、社会学专业的学生阅读。

目录

第1章 危机的时期——中年期

 中年的危机         2

 人生中的第二座大山     3

 子女夫妻父母        6

 停止上升症状        9

 空巢症           12

第2章 再看忙碌

 哈因理法则         16

 “您真忙啊”是夸奖吗?   18

 一天也闲不下来       20

 日本工作体制的牺牲者    22

 密克罗尼西亚的夕阳     26

 优雅自豪的生活       29

 大哥,很便宜的!      31

 一晚花100万日元      34

 兴趣的作用         38

第3章 以人为镜正己

 不复独为公司而生      46

 与其减私奉公不如自我开发  49

 步入整理人生的阶段     52

 继续寻找力所能及之事    54

 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56

 理想家庭的幻想       59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63

 “说明书”何罪之有     64

 “说明书”一代的不可理解  68

 在说“如今的年轻人”之前  71

第4章 超越中年期的压力

 压力也分好坏        76

 压力管理的原则       79

 健康过度的话        80

 柳枝和大树         84

 不要一个人承担       87

第5章 智对失眠

 最近睡眠不好        92

 失眠也分很多种类      93

 做梦是病吗?        95

 体内也有时差        97

 健康睡眠九法        99

第6章 中年期抑郁症揭秘

 何为抑郁症         104

 抑郁症四大症状       105

 与酒精的关系        110

 有关性格          113

 认真的工作狂——B先生   114

 双管齐下的治疗:药物和忠告 118

 服用何种药物        120

 精神疗法七原则       123

 庆幸得了抑郁症       126

第7章 志在中年的九条秘笈

 保持心理平衡法       130

结束语            147

译者跋            151

试读章节

我算不上十分着迷,但也称的上是相声的铁杆追随者了,一有时间我就会去听上几段,听CD或者磁带也是我的乐趣。我一说喜欢立川谈志可能会有人觉得奇怪,但喜欢与讨厌是不需要理由的。大部分艺人都是背好以前的段子再稍微加工一下,惟独谈志却鹤立鸡群。他很擅长在平常的事情中琢磨出可以反思的东西,除了段子的巧妙之外,他的开场白也是别具一格,无人可比。他的生存方式可谓是一个现实版的相声表演。

在年轻一代的相声家中有不少人很明显地在模仿志朝和小朝,却没有人学谈志。这也是因为只有他就像是俗话说的“相声是对人生的肯定”一样,连内容也有着鲜明的特色,即使学了表面的东西也不会如他一样为听众留下余音绕梁的感觉。听相声时不必考虑复杂的问题,听了之后能够捧腹大笑就足够了。

但仔细听进去的话,你就会发现相声中其实也包含着很多耐人寻味的话题。前几天立川谈志在一次表演的开场白中讲了如下的话,虽然以前已不止听了一遍,但不P80可思议的是反复倾听仍觉得有新鲜感,而听者的心里却如同嚼蜡:人们都在嚷嚷“健康”,但你们知道什么不利于健康吗?其实运动的坏处最大。最好的保健方法是什么都不用做,到了晚上在霓虹灯光下喝上一杯酒,简直没有比马拉松更伤害身体的了。

“十分在意健康的人一定会认为他在说胡话,当时在场的观众看到谈志的一贯腔调都开始大笑,我虽然也跟着笑了起来,但却十分赞同它内在的深刻含意。并没有人否定要注意身体健康和适度的运动,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太过极端反而会给人带来压力。

想到这些我的脑海里忽然闪过了一个人的影子,他是一位刚愈五十的中年男性。他从不抽烟,每天都保证七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每天上班前都会去遛狗。运动方面当然是无话可说,午饭也都是以蔬菜为主的爱妻盒饭,并且都是绿色食品。因为深信红茶有利于健康,所以他总是说咖啡和饮料不好而敬而远之。饭后还要就着酸奶吃一种健康食品(考虑到写出名字可能会影响声誉所以还是不写为好,反正是一个大家都熟知的食品),据说这种食品不只是对健康有利,还能包治百病。

我也曾见过一个同事的父亲得了癌症以后,对这种食品的保健效果赞不绝口。我父亲因为心肌梗死住院后,也曾有人介绍说吃这种健康食品可以疏通堵塞的血P81管使血流畅通无阻,说这话的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一个有医师证的人。

“要是那么管用的话,能治秃顶吗?”一个不懂礼貌的男人很认真地问了一句。

他也很认真的回答:“白头发也会重新变黑的”。

每天晚饭时他一定少不了一杯红酒,与其说是好那一口,倒不如说是因为红酒对健康有好处。一两次的武术训练也是他每周的必修课,“不用碰就能把你踢飞了,这就是气功”,听了他的解释我哑口无言。他还告诉我定期的健康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以前他无论对谁都大讲特讲自己的健康理论,一时兴起就像是传教士碰上一个没有开化的人一般,那股劲儿就像是为了普度众生而必须教化无知者的巨大热情。

我怎么也算是一个拿到医师证的人,但每次见面都要听他说一堆关于健康的知识,在那种情况下我也只有缄口不言的份儿,此时我也就想起了谈志的话。在他面前毫无顾忌地喝速溶咖啡的我,肯定被当成了一个野蛮人。但和他共职五年一口也没尝过他说的那个神奇的东西,这样说来我也够犟的了。

我想肯定没有人不赞同关注健康和过有规律的生活,吃安全的食品,定期做运动,但我要指出的是太拘泥于这种生活态度的话,反而会成为一种生活压力。

即使还不算是过度,年轻时积极地锻炼身体,并有着P82强健的引以为豪的体魄,但中年以后却突然没有了自信。不少人在定期的健康检查中发现异常之后便变得垂头丧气起来,虽然也不是什么太严重的病,比如说癌症,中年人很可能是血压有点高,或者肝功能异常,有糖尿病或痛风的先兆。我并不是说这些毛病可以搁置不问,只不过人年纪一大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毛病。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身体一直以来都很健康,却只因为少许的异常就消沉下去,还有的人思想上压力也很大。更有甚者只要受点打击就像是人格被全盘否定了一样。其实完全的身体健康本来就是幻想,中年时期有点病也挺好啊,不应该以此为耻,更不应该丧失自信,光明正大地和同龄人谈论“我有高血压”、“我的血糖有点偏高”不也不错吗?

我并没有让大家对坏的生活习惯置之不理的意思,因为长此以往肯定会引发很多严重的并发症,所以需要适度的管理,但也没有必要过于紧张,太神经质了反而会成为压力(我在一个专栏上写了这些之后,有一个热心的内科医生严重抗议说健康管理很重要,所以我才写了这么多来解释,希望他能够完整理解我的意思)。

人们可能会认为无病无灾是最好的,但这毕竟不太现实,还不如一病免灾的态度更有利于保持身心的平衡。如果目标太完美就实现不了,一旦跟理想状态有差距就难免会产生强烈的不安。最好还是从容地接受已经年老P83的事实。比健康更严重的是态度的转变,一旦态度变了整个人就会非常消沉,并可能会自暴自弃,以前的健康管理也就前功尽弃了。P84

序言

A所在的公司虽不是非常知名,但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学毕业以后,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25年。正因为他身上那种被大家所公认的认真、内敛的性格,他一直勤勤恳恳地在这家公司工作至今。

其实,以他这种资历即便就是做经理也是当之无愧的。但他现在还只是个科长,虽然按他的年龄来讲也算是恰如其分,但有人说他只要一如既往地努力下去,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升为部长,但他自己却对现状毫无怨言。

他经常告诫自己说:经济如此不景气,比起那些饱受下岗之苦的同龄人来说,能有一份工作就已经很幸运了,知足吧!但最近不管是在上下班途中、开会时还是星期天独自一人在家的时候,他经常会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不知道今后是否还要沿着以往的轨道走下去。事业已见起色,人生也已过半,反正再过十几年也该退休了,所以倒不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心生烦恼,而是感觉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尚有许多事情要做。当然了,这种念头总是稍纵即逝,和许多中年男性一样,一想到必须要做好眼前的事情,A就又被拉回了现实中。

芸芸众生中虽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但像A这样已过不惑之年,仍觉人生尚有缺憾的应该也不在少数。这或许是手头的工作已告一段落,在办公室休息的时候;或许是待在家里,辗转难眠的时候;或许是在回家途中坐在颠簸的车上,看着满车的陌生人而一下子被难以言表的孤独感侵袭的时候;或许是在得到升迁的喜讯后暗自下决心自己会努力的时候。

我今年虽然刚满50岁,但做心理医生却已经好多年了,而且在此过程中我也悟出了一个结论:谁都难以逃避人生中几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第一个是青春期。这个阶段的人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自己是什么?在世上要追求的是什么(7和别人有何不同?人们带着这些疑问毕业、工作、建立家庭,二三十年就这样忙忙碌碌地过去了。

第二个是中年期。这个时候的人们已经适应了工作状态,也知道了怎样做效果才会最好。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影响,也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这个阶段的人们会再次以人生为镜审视自己:有些人不愿承认镜子里的那个人就是自己;也有些人干脆扭过头去或闭上眼睛,拒绝正视镜中的自己;更有甚者因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抬手打碎了那面镜子。

中年时期是人生中的第二座大山。在这段时期即使沿袭以往的做事方法也经常难以如愿以偿。于是有人在这个时候绷断了人生之弦;但也有人开始修正自己的人生轨迹。

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被别人灌输的思想观念。是固守还是改变则决定着他以后的人生道路,所以人到中年是一个与自己对话,审视自己的绝好时机,人们借此机会可以摒弃被强加的思想,重新考虑对自己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说“中年智者”并不需要特别的才能,而是指那些人生已经过半,可以很好地接受自己过去经历的人。

本书主要写给那些已渐渐丧失生活热情的中年人,希望在此提出的几点意见可以帮助他们把握好身心平衡,并在这个过程中振奋精神。

短个人都会步入这个阶段。对于正值青年的人来讲也不例外,所以如果鄙人这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他们借以考虑一下自己的中年我便非常满意了。另外,如果他们能从中学会揣摩年长上司的心思,不是也有助于处理好今后的工作关系吗?

如若有老年人可以以此为契机回顾自己的过去,那么我也将感到万分荣幸。

后记

作为精神科医师的我,曾经接诊了患有各种各样心理疾病的患者。有些时候我也常常用询问患者病情的问题反问自己。我也正是人在中年,对处于这一阶段年龄的人们所特有的焦虑颇有感受:自己已经不复年少,距离老龄阶段尚有一段时日。

我也能切身感受到那些心理失衡的中年人的共同之处,这便是“孤立一心胸狭窄”。

一旦出现心态失衡,就会产生前面描述过的一系列症状,虽然我在这里不能够一一列举,但是大部分症状是属于共性的。

不少患者虽然在自己身边有很多家人、同事以及朋友可以倾诉衷肠,但是他们宁愿选择孤立独处。而且一旦在现实交往中受挫,就会完全陷入孤独境地,彻底放弃心灵沟通。殊不知纯粹的个人主义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

另外一个特征是心胸狭窄。这种人心胸十分狭窄,经常弄得周围的人莫名其妙地抱怨:“你为什么总是无缘无故的发火呢”。即便如此,对于那些心态失衡的人来说他们自己是很难从心胸狭窄的思维境地中解脱出来的,因此常常被人指责为小心眼儿。其实,我们也可以说这-种症状的根源在于眼界狭窄,过于关注事态的某一方面了。

有不少年过中年的朋友因为心态失衡导致身体日渐消瘦,终日长吁短叹过着郁郁寡欢的日子。中年之后心态失衡的人大多怀有想继续穿着青年时代服饰的愿望,认为自己同少年时代没有多大变化。然而毕竟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原本自然贴切的服饰现今很可能已经不适宜自己了。

就拿发型来说,年轻时喜欢蓄长发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会变细分叉,从而导致昔日的长发魅力黯然远去。比如年轻的时候喜欢留长发的人,中年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便会日渐长出白发,鬓角也会发白。不管怎样精心梳理,头发还是会日渐稀少。这些变化都是不可抗拒的内在生理变化的外在体现。可见如果在人过中年后不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肯定是行不通的。

人生好比登山。没有人可以不间断、不休息地持续前行。人过中年之后,有必要花些时间和精力用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首先,把沉重的负荷放一放,擦把汗。然后修整精神继续前行。在经过狭长的山路时一定要倍加小心、缓步慢行。对于人生的爬坡阶段一定要严阵以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可懈怠。

其次,查点行李。应该一边留意脚下的道路一边查点哪些负荷才是真正必须的。选择的依据不妨是:有必要吗(7随时都需要吗?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在这种复合盘点的过程中最为需要的是有勇气放弃那些并非真正需要的东西。

接下来,需要确认自己的行程。反思最初确立的行程对自己来说适合与否。也就是说,通过综合考虑当时内在的体力和外在的天气情况,考虑是否有必要重新选择其他行程代替它。

通过行程反思,往往可以再次减少不必要的负荷,从而可以继续轻装前行。那些人过中年却终日被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的朋友,确实有必要按照上述三部曲为自己的生活减压。这也正迎合了我们这部书的主题“做一个中年智者”。

对于中年朋友来说,应该用心思考的是: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么?究竟那些事情需要自己亲历亲为?那些事情是自己望尘莫及的?

对于中年人来说,人生仿佛是突如其来的一面镜子。虽然有人一时间故意紧闭双目,拒绝直视从镜子中折射出的自己,但是却没有人能够终身逃避。我们总是要睁开双目,正视自己的。所谓三十而立,说的就是中年人终旧要在某一时期反省自己。

我最近对祸福关系的谚语十分有感触。我越发感觉到人生一定要知足常乐,没有必要苛求自己百战百胜、一帆风顺,应该豁达地看到即使是十五战有八胜也算是快意人生了。所以我认为对于中年人来说最应该学习的很可能是豁达的人生观、世界观。

我通过总结自己作为精神科医师以来的为患者接诊的临床经验,有幸完成本书的创作。在这里我想衷心感谢那些给于我灵感的患者朋友们。此外我还要感谢讲谈社的佐佐木先生在本书的策划和编辑过程中给予我的热情帮助。可以说没有佐佐木先生为本书的出版发行所做的大量工作,本书就难以如此迅速地与读者见面!

著 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0: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