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评》是对各类大众媒介进行研究和批评的学术性出版物,提供了针对当代媒介的评价性言论和交流最新学术资讯的平台。本期的主题文章是博客。博客太火,发100篇批评文章也难以解渴,这里发表的4篇文章只是毛毛雨。本期的其他文章涉及的面比上一辑来得宽,既讨论当代电影中神经质女性形象问题,也阐述《大话西游》等“经典变奏”现象;既解读中国妇女杂志,也分析网络情感主义;既关注《非常6+l》,也批评当代文化中的“去经典化”思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媒介批评(第2辑)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蒋原伦//张柠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媒介批评》是对各类大众媒介进行研究和批评的学术性出版物,提供了针对当代媒介的评价性言论和交流最新学术资讯的平台。本期的主题文章是博客。博客太火,发100篇批评文章也难以解渴,这里发表的4篇文章只是毛毛雨。本期的其他文章涉及的面比上一辑来得宽,既讨论当代电影中神经质女性形象问题,也阐述《大话西游》等“经典变奏”现象;既解读中国妇女杂志,也分析网络情感主义;既关注《非常6+l》,也批评当代文化中的“去经典化”思潮。 内容推荐 我们的确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媒介时代”,《媒介批评》(2005年7月创办),是对各类大众媒介进行研究和批评的学术性出版物,拟定每年两辑,为高等学校师生、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大众媒体(报刊、电视、网络等)从业者提供针对当代媒介的评价性言论和交流最新学术资讯的平台。 本出版物内容栏目有:核心话题、偶像评论、新媒介、物体系、当代空间、西洋经。 目录 核心话题:博客 博客:庶民的话语狂欢?/洪治纲 博客传播:个人价值的崛起/张笑容 方兴东 在博客中体验偶像生涯/许苗苗 时尚,悄悄改写博客/马秋 偶像评论 作为大众传媒时代文学文本的媒介事件 ——对《超级女声》的个案分析/徐欢 新媒介 性别·阶级·消费 ——解读中国妇女杂志的三个要素/蔡骐 “中国经验”:网络情感主义的理论视野/蓝爱国 当代影像 媒体镜像与现代性之困 ——当代影视文本中的神经质女性形象解读/周莉 当代电影媒介中言语的消失/刘晓南 娱乐世界 声音系统的权力实践 ——春晚主持人分析/彭海涛 价格一律 ——《鉴宝》节目的娱乐密码/王蔚 “大众的狂欢,神话的继续” ——《非常6+1》的文本解读/肖玉强 流行密码 经典的变奏 ——从《西游记》的当代版本看“去经典化”思潮的兴起 及原因/周丹 徐沛 “魅族”塑形:流行音乐的比特传播/黄妤 媒体人 少林寺与佛教的品牌营销/哈贝马斯与避孕套的大中小号/ 四十之后胡思乱想/钟健夫 西洋经 使人迷醉的法西斯主义/苏珊·桑塔格著 徐欢译 编后记 试读章节 即便如此,与传统媒体相比,博客在如何确保新闻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方面,也同样存在着某些不足。因为博客毕竟是一种平民文化,其草根性不言自明,任何人都不可能要求博客者具有一定的新闻专业素质与职业化的伦理操守。而作为一般的平民,他只能告诉人们他的所见所闻所感,而不一定有义务有能力对整个事件进行全方位地调查,而且任何人也没有理由要求他们在传播某些突发性新闻事件时,必须做到客观、全面甚至公正。唯因如此,其新闻价值是要大打折扣的,充其量,它只能及时地提供一些有限的个人化的信息源。 这些信息源的发布,对于庶民的生存来说,当然也是重要的。理由之一,便是任何传统媒介都必须受到各种规则和潜规则的制约,必须受到特定的制度和价值观的制约,甚至必须受到社会影响力的制约。也就是说,它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制度化的文化产物,任何记者和编辑都无法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没有权力选择全部信息的公布方式。博客恰恰对这种不足起到了一种补充作用。它依助于个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共识性伦理,可以自由及时地选择博客者所知道的信息,而不必顾及各种社会权力意志。同时,它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对各种新闻及其价值意义进行多方位的补充。 作为一种社会知情权普及化的象征,我觉得博客在新闻传播上并没有什么光辉灿烂的优势前景。这种人人可以自由参与的“报道新闻”,充其量只是博客者在守株待兔中的一种兼差而已,而博客在本质上还是以个人心绪和思想表达为宗旨。当然,倘若全体的博客主人都以守株待兔的方式及时捕捉新闻,这对于相对有限的传统媒体来说,其力量显然也是不能小觑的——即使如此,博客也还远远没有具备充当传统媒体掘墓人的能力。 如果从另一个方面说,自从互联网出现之后,传统的纸质媒体其实就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因为互联网中的每一种新功能的开发,都以其人性化的宗旨而受到全体网民的追捧,尤其是它在时间上的全球一体化姿态,更是令传统的纸质媒体毫无优势可言。因此,倘若要从传统媒介的核心危机来考量,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传统媒体的掘墓人。至于它何时能将对手亲自葬掉,则要看它在掘墓上的速度。而博客的兴起,只是给互联网增加了一把掘墓的锄头而已。 P9 后记 在编辑《媒介批评》第二辑的过程中,有一桩极其火爆的媒介事件令我关注,即各大媒体上有关“馒头血案”的报道。据说陈凯歌导演冲冠一怒,险些引发另一场大的官司,很是热闹了一阵子。 有权威人士认为胡戈的行为属于“侵权”,也有媒体称之为“网络恶搞”,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媒介批评的典型范例,虽然“馒头血案”的大部分材料引自电影,作者只是稍加编辑,十分投机取巧,或者说很“无耻”,但又让人感觉很机智灵巧,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意味在。当然,胡戈没花什么钱就试图解构投资3000万美元的《无极》,确实让一些人抱不平,但是如果批评的“恶意”只是针对作品和现象,不搞人身攻击,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人类的攻击性本能必得有个去处。如果人们只是“恶意”批评陈导、张导或某某导的大制作,而不是诋毁导演、演员或散布流言,也算是这些耗资巨大的电影为建设今天的和谐社会作了贡献,应该欢迎。可惜我们这类印刷媒体限于技术手段无法发表这类video式网络批评,也许以后《媒介批评》应该发布网络版,与时俱进。 本期的主题文章是博客。博客太火,发100篇批评文章也难以解渴,这里发表的4篇文章只是毛毛雨。我的一位同事对博客和bbs上的文章作了比较,认为bbs是群舞,博客是独舞,bbs是假面舞会,博客是个人专场。在假面舞会上,人们经常会挨不知何处砸来的板砖,弄得一头雾水,那边厢是有怨随便泄,这边厢是有冤无处伸。博客的兴盛有利于提升每个人的责任感,使躲在暗处面目不清的老百姓逐渐成长为有担当、有理性又充分体现个性的公民。 本期的其他文章涉及的面比上一辑来得宽,既讨论当代电影中神经质女性形象问题,也阐述《大话西游》等“经典变奏”现象;既解读中国妇女杂志,也分析网络情感主义;既关注《非常6+l》,也批评当代文化中的“去经典化”思潮。这是自由来稿比较多造成的局面。特别要提到西洋经栏目的《使入迷醉的法西斯主义》,尽管已有译本,这里发表的是最完整的。我们希望《媒介批评》多发表像苏珊·桑塔格那样犀利、有深度、又新意迭出的文章以飨读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