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战争的故事,这是一篇怀胎于抗战生活的作品。这是有作者的身影,有千千万万战争的无名英雄,更有抗战枪声和歌声、、扫荡和反扫荡、、战斗故事和歌谣、、救亡室、“列宁角”、墙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少年从军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吴子斌//李宜德 |
出版社 |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关于战争的故事,这是一篇怀胎于抗战生活的作品。这是有作者的身影,有千千万万战争的无名英雄,更有抗战枪声和歌声、、扫荡和反扫荡、、战斗故事和歌谣、、救亡室、“列宁角”、墙报…… 内容推荐 过去的一切已经过去了,留下的是一堆值得思考、加快和无法忘记的往事,它激励着我们勇敢地踏着历史的脚印去面向现实,奋起拼搏,努力向前。 目录 上篇 顽强的挣扎 第一章 痛苦的失落 第二章 谋生 第三章 观音庙 第四章 学号难 第五章 观音显灵 第六章 复仇之火在燃烧 第七章 报仇 第八章 在禁闭室里 第九章 惊心动魄 第十章 营救 中篇 烈火炼真金 第十一章 走向归途 第十二章 激动的热泪 第十三章 新的开始 第十四章 下连 第十五章 冤家路窄 第十六章 战斗友谊 第十七章 英雄兄弟 第十八章 咱娘 第十九章 小辫子 第二十章 劳卯时 第二十一章 夜游神 第二十二章 在野战医院 第二十三章 智闯柳营集(一) 第二十四章 智闯柳营集(二) 下篇 打出生路来(上) 第二十五章 寒与暖 第二十六章 采莲船 第二十七章 甜与苦 第二十八章 逆境 第二十九章 巧遇 第三十章 鄂东第一游击队 第三十一章 谁怕谁 第三十二章 咏霞蒙难 第三十三章 沉痛的教训 下篇 打出生路来(下) 第三十四章 归队 第三十五章 醉酒 第三十六章 一次奇怪的战斗 第三十七章 宴请一 第三十八章 就义前的遐想 第三十九章 劫刑场 第四十章 再驻李家大垮 第四十一章 进城 第四十二章 感情的归宿 试读章节 在东大路上,侯咏霞骑着白耳朵的毛驴快速地往前走。这驴的脊背上没有鞍子,只在光背上垫了条装煤的粗线布袋,一条旧印花褥子,因为没有蹬子,两条腿只好吊着,双手紧紧抓着座下的褥角。她的叔叔——扎着白羊肚毛巾的结实憨厚的中年庄稼汉,牵着缰绳走在前头,武继南、劳卯时跟在两侧。路上静静的,好长一段时间没人说话。走了一会,还是咏霞先开了口:“继南哥,卯时哥,你们都回去吧,已经送了这么远了”。 她叔叔闻声也停了下来,回头说:“对,你俩回去吧,一路上有我呢,你们放心。” 继南一肚子话,不知怎么,这时连一句也说不出了,只是傻站着看。倒是劳卯时说道:“叔,咏霞到了乡下可给你添麻烦了,她没有下过乡,一直在城里读书,从未干过什么农活儿……” “农活还用得着一个小妮家于?我一个人就行了。她可以帮着她婶婶烧烧火什么的。她婶没个女孩,喜欢还来不及,还肯叫她干活?”停停他又说:“咱乡下苦是苦点,不过,种几亩地有粮吃,到城里卖点煤,吃菜的油盐钱也不愁了,就是没有书读——连私塾也没有,更不要说洋学堂了。这得叫咏霞受点委屈。” 继南终于想起句要紧的话:“没事别出门,提防着坏人。” 咏霞点头应着:“放心,继南哥,我会当心的。” 叔叔说:“这也是的。不过,乡下比城里倒安全些。那里的保长是‘两面保长’,给日伪办事,也给八路军办事,总留着后路。如果他把坏事做绝了,八路军来了他不怕?他长几个脑袋呀!” 咏霞说:“我会当心的,你俩回去吧。继南哥还是早些去染坊吧,当个小伙计学学染布也不错。你也要当心点,别天不怕地不怕的。” 继南应着。他又摸着驴屁股走了几步,慢慢松开手停住了脚,深情地愣愣地望着缓缓离去的背影。 他跟咏霞的接触纯属一个偶然机会。本来按这地方的风俗,小男孩和小女孩是不许在一起玩的,有个“跟小妮子家耍烂狗咬”的说法。何况,一个穷小子同一个小洋学生怎么能玩到一块?可一次偶然的机遇,使这种说法变成了例外。那是继南爹给咏霞家盖门楼时,门楣上有横条砖雕,上有“祥云紫电”四个大字,是教洋书的侯先生手书,由继南雕凿的。继南爹带着继南,一道拿给侯先生审阅。侯先生一看十分满意,连声称好,并说:“武掌尺的(对泥匠的尊称)手艺精湛,雕出的字比原来的字更有神韵。好,好。”继南爹笑笑说:“这不是我雕的。” “谁雕的?” “他。我的大小子,继南。” 侯先生惊喜地双手捧着继南的肩,仔细端详。“好,是个聪明的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念了几年书?” 继南笑而不答。 继南爹说:“不怕侯先生笑话,这年头,哪有钱念书呀?这不,跟门口卖包子的王二叔学念《三字经》、《百家姓》,写写字什么的,就那么混了几年。”在完工后,付钱的时候,继南爹双手捧掌作揖道:“这工钱我就不收了——不仅不收,今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随叫随到。我只有一个小小请求:我想请侯先生把咏霞姑娘学过的课本给继南一些,让他慢慢自学,学点洋书,实在闹不懂的时候,请侯先生指点指点。再说,你家一些粗活,像挑点煤土、倒倒煤渣什么的,继南都能干。小子家累不着。不知侯先生……” “可以,可以。”侯先生满口应承,并且把咏霞叫了出来。“你把学过的课本都交给你继南哥,以后,你们可以在一起互相学习。我就算收了一个校外学生。”看得出,侯先生喜欢这个有点天分的穷小子。不过,他还是把工钱硬塞给了继南爹。 从此,侯、武两家像亲戚一样往来频繁,有时候,侯先生还亲自到武家走动,指导继南学习。 也有些女孩子是来找继红剪鞋样子、花样子、学缝衣裳的,这样,女孩子到武家就来得多了,久而久之,他们也在一起玩耍了。那句“烂狗咬”的说法,大家早已忘记了。 继南一直望着骑毛驴的咏霞的影子消失后,才同劳卯时一同往回转。 劳卯时怕继南回到家,又钻进那工棚看那舍不得丢下的砖雕和杂七杂八,看看那些东西伤感,就邀他到菜园子散散心。 这劳卯时比继南大二岁多,个子高出半头,长长的脸型,小眼睛很活,嘴巴子很甜,手脚勤快,为人又厚道,他跟卖包子的、卖豆面丸子的混得很熟,没有少吃破包子什么的。他又在叫花子集中,叫作“半个街”的地方认识了叫花子头,有什么小孩子能干的事也照顾照顾他;他在“下九流”的行当中也长了见识。他穿着沾着泥灰的衣裳,腰里扎了根像打短工那样的毡带,跟着他老子给人家看菜园子,家里穷得叮当响,他上哪干什么家中也不管。因此,遇事他有主见有办法,武继南很喜欢他,愿意跟他一道玩。 他们很快回到了菜园子。这菜园子中央四株高耸的白杨树环抱着一眼高台井,井四周一片葱绿,井旁的一问简陋的房舍就是劳卯时一家两口栖身之处。园子种了大片大片罂粟,春天开出花来万紫千红,争奇斗妍,成群的蜂蝶在花海中飞来飞去,很美。现在花谢了,结成了果实——俗称大烟葫芦,快要割烟了。这就是害人的鸦片。 武继南和劳卯时径直到了井台上,这井台上有两挂辘辘,两个长工正打着口哨,慢悠悠地浇园,清水从井中打起来流入水槽,进人田里。 武继南一屁股坐在井台边的一条支起来的条石上。凉风习习,他拉开领口,让凉风抚摸他的胸怀,怪舒服的。 劳卯时想把他引到这里解解闷,就拉着他的胳膊指指白杨树上的乌鸦窝说:“继南,咱们上树掏老鸦吧,那窝里有小崽儿。” “我现在不想爬树。”继南无精打采地回答。 “咱们‘抵牛’玩吧,那井台石头上爬的到处都是蜗牛。”劳卯时顺手从石侧捡起一个蜗牛。“抵牛”是一个人手中拿一个蜗牛,尖对尖相抵,谁手中的蜗牛尖尖头先破了谁输。 武继南又摇摇头,不想干。 劳卯时见武继南对这行没兴趣,又拉起他的手,采那鲜黄的“打碗花儿”。他抽回了手:“哎呀,那是小妮子家玩的。忙啥呀,就在这坐坐,吹吹风,说说话吧。过几天我就要去染坊当小伙计,咱们说话的机会也少了。我就不明白,你爹的病那么重,你也……” “唉,那有什么办法?没钱治病,只得走一步看一步了。” “要是你爹有个三长两短的……”武继南想到最坏的那一天,说得结结巴巴,没说下去。 “到时候再说,”劳卯时扔掉手中的蜗牛同武继南并肩坐到石条上,“去跟抬轿、打执事,扛个金瓜斧钺什么的,也能挣个小钱,去跟吹鼓手当‘王八’拍铙钹什么的也能挣个小钱,都能混口饭吃,大不了,当叫花子,到‘半个街’披麻袋片儿要饭去。” P9-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