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杭州街巷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陈建一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街巷,是古今城镇居民安居乐业的场所;它的建造与命名,是城市建设与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本书选录杭州市老城区一百多条街巷,逐条介绍了街巷的沿革、历史典故、民间传闻等,展示了杭州街巷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

目录

上城区

御道一角的严官巷/3

神话“造神”的白马庙巷/5

因南宋太庙而得名的太庙巷/9

宋元明清官府聚集之地察院前巷/10

见证政变的六部桥/13

在抗战烈火中涅槃的复兴街/16

因钱王射潮而得名的箭道巷/18

骨科名医嵇清与嵇接骨桥河下/20

榷货聚财的金钗袋巷/22

因南宋牛羊司而得名的牛羊司巷/24

胡雪岩故居所在的元宝街/26

尚武保乡的十五奎巷/28

名店迭出的大井巷/30

因八作司所在地而得名的扒蜡子巷/32

民食为先的粮道山巷/34

诞生“一代才女”的蔡官巷/36

建有太平酒楼的太平巷/38

于谦故居所在的祠堂巷/38

见证行业更替的高银巷/42

柳翠姑娘与柳翠井巷/44

惠爱百姓的惠民巷/45

几代皇后聚居的后市街/47

抗倭造火器的火药局弄/50

以百狮池为标志建筑的旧藩署/52

小巷园林化的奎垣巷/53

横直相交的饮马井巷/56

国画大师与桥梁专家比邻的荷花池头/58

因海边筑坝而得名的羊坝头/62

武林徐氏世居地姚园寺巷/64

百姓取笑奸相的豆腐桥弄/67

诞生“断肠词人”的保康巷/69

诞生伟大思想家龚自珍的马坡巷/72

浙江近代高等教育的诞生地老浙大路/74

郁达夫拟避风雨的场官巷/76

“柳丝拂岸和风倚”的宿舟河下/78

彰善抑恶的积善坊巷/79

见证豪门更迭的梅花碑/81

南宋宗室居住的南班巷/82

源自“京基”的金鸡岭/83

湖州会馆所在的酱园弄/85

因布政使宅邸而得名的直大方伯/88

四海驰名小营巷/89

驻军扎营的金枪班巷/92

南宋时曾为“马市”的马市街/94

文采风流皮市巷/96

横竖成丁塔儿巷/99

崇道兴教的紫金观巷/1 02

冯延槐与冯山人巷/103

宰相府第所在的清吟巷/105

施人济善的祖庙巷/108

“弼教谋和谐”的弼教坊/110 

“三元及第”的三元坊/112

名存实亡的棚桥弄/114

从青年会路到青年路/116

曾是繁华闹市的羊血弄/118

庙祀忠烈的东平巷/119

见证旗营将军署历史的将军路/121

因邮电局而定名的邮电路/123

惠兴兴办女校的惠兴路/124

由古街名巷嬗变而成的仁和路/126

由名庵小巷发展而来的吴山路/129

祈求吉祥的五福里/132

学士亲教学童的学士路/134

因抗金名将韩世忠而得名的蕲王路/136

见证中韩情谊的长生路/138

下城区

缅怀忠义英灵的众安桥/143

因七宝寺而得名的七宝寺巷/144

善恶昭彰的五老巷善/146

报人归宿的竹竿巷/147

因仙林寺而得名的仙林桥直街/150

有诗人名将增光的孩儿巷/152

昔日瓦子云集的永丰巷/155

因宝极观而得名的宝极观巷/156

纵谈三笑传观巷/158

感恩太后皇亲巷/160

见证中西文化交流的百井坊巷/162

司徒雷登与耶稣堂弄/165

短巷隐大师的龙游路/168

纱笼银叶灯芯巷/170

翰林司营之后的林司后/171

劝人守信的湫家弄/172

因直臣褚遂良增光的忠清巷(里)/173

六客音讹六克巷/176

以井名巷的双眼井巷/178

叶熙春悬壶济世的二圣庙前/179

因打铁关而得名的打铁关路/181

杭州民营丝绸业发祥地的东园巷/182

彩虹竞渡夏侯巷/184

打造刀矛的刀茅巷/186

曾经香火鼎盛的水星阁/188

老城内最大寺院所在的王马巷(路)/190

流传劝世箴言的新桥直街/191

曾能闻潮的潮鸣寺巷/194

以树洞中救人传颂的大树巷/195

昔日机声唧唧的所巷口/196

诞生“石甏生”的缸甏弄/199

保留明宅的岳官巷/201

昔日棚屋集聚的海狮沟/203

以梁宅著称的七龙潭/204

以种瓜著称的沙田里/207

昔日城东商贸第一街河坪上/208

与《天仙配》相表里的天仙庙/210

倡导孝心的羊千弄/212

从“四训”增光的头营巷/213

可览胜“夹城夜月”的德胜桥路/214

拱墅区、西湖区、江干区

与运河相通的清水潭巷/219

樟树变枯的枯树湾巷/221

茶亭庙与草营巷/222

贾似道曾居住过的贾家弄/223

因香积寺而得名的香积寺巷/225

因左善人而著称的左家桥/226

弥陀山下的弥陀寺路/228

以英烈之姓命名的金祝路/231

锦上添花的马塍路/233

诞生影业巨子的严家弄/235

后记

试读章节

诞生伟大思想家龚自珍的马坡巷

马坡巷南起清泰街中段,北贯解放路,连土桥东河下。宋代初名马婆巷,至明代始正式命名为马坡巷。“文革”时改称“新人弄”,“文化大革命”后又恢复原名马坡巷。

早先以金衙庄为中心分为上马坡巷和下马坡巷。金衙庄是杭州著名园林,不但构成上下马坡巷两段的分野,而且成为解放路与环城东路交叉处附近地域的名称。这片园林面积宽阔,由明代官僚金学曾创建成私家别墅,故称金衙庄。庄内有小太湖,楼轩亭台布局精妙,问以古木奇石点缀,号称东城八景之一的“太湖垂钓”就在园内。因而权势者争相占有,有时分头切割,清初相国章文简占其半称“章园”,严太常也占其半名“臬园”,后由孙牧常转售给舒晚山改为“舒园”,吴晓帆等典得后称“四间别墅”。再后为采访局、洋务局、盐运使署、盐务局作办公场所。至1959年解放路拓宽向东延伸至环城东路时,金衙庄园林建筑大部被拆,残存的小片现由省轻工业厅招待所、省轻纺产品展销馆及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等单位使用。老百姓仍习称这一带为金衙庄。

马坡巷上的名园除了金衙庄还有“小米山房”(俗称小米园),也颇雅致。园为汪淮所建,因传闻大书法家米芾之子在此留有遗址,便以“小米”二字定名。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军机处行走龚夕身辞去朝官,回杭后买下小米山房为终老之所,四年间连得两个孙子:龚敬身和龚自珍。可见大思想家龚自珍出生在马坡巷小米山房,兄弟几人都自幼在此读书成材。

龚自珍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龚丽正是进士出身,精于史学,著有《国语韦昭注疏》等;母亲也是通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外祖父段玉裁更是精通文字学的大学者,重要著作如有《说文解字注》、《毛诗诂训传》、《古文尚书撰异》、《六书音均表》、《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经韵楼集》等,学问精深渊博,龚丽正和敬身、自珍父子都师从段玉裁学习史学、经学和文字学。当龚丽正于嘉庆年间考取进士不过几年,敬身、自珍及弟藻身相继中举,并在道光年问先后考中进士,三兄弟并称为杭州“东城三龚”。

科场得意并非龚自珍的最大愿望,经史传家也不是他的最高理想,他面对当时国事日非,勇于思考,致力于超越汉学那套考据训诂的框架,究心经世之务、通经致用、讥评时政。23岁那年已写成《明良论》四篇,痛斥“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把当时社会比作满身长着疥癣的病体。

P72-73

序言

街巷,是古今城镇居民安居乐业的场所;它的建造与命名,是城市建设与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城市经济发展与方便市民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杭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旅游之城与文化之邦”的誉称。杭州街巷的建设与命名,也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已成为今日城市建设与城市文明的重要亮点之一。

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建一同志主编的《杭州街巷》,选录杭州市老城区一百多条街巷,逐条介绍或叙述了街巷的沿革、历史典故、民间传闻等,内容丰富,不仅有利于市民乡土知识的普及,而且又为地方史志工作者、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值得大家拜读的地方文史书籍。我为之叫好,乐为推荐。

我是一个地方史的工作者,1960年杭州大学(今并人浙江大学)历史系毕业之后,一直从事乡土史的教学与研究,已有四十五年的经历,但对街巷的历史与命名,却缺乏单独的、系统的了解与研究,仅仅是零星的涉及与粗浅的了解而已。刚巧,近日也接受了杭州市地名委员会的委托,正在主持撰写《杭州地名文化》一书,对街巷的建设与命名文化也感兴趣,希望与大家一起,共同探索杭州街巷及命名的发展史,以求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杭州街巷,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两千多年的发展史,简言之,可归纳于起始溯源(秦汉至南北朝,杭州的前身钱唐县)、初步形成(隋唐五代的东南名城杭州)、奠定基础(南宋都城临安府)、基本定型(元明清与民国时期的省府)与现今完善等五个阶段。现今阶段是指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街巷的快速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把街巷历史推向崭新的阶段。同时,道路建设与命名文化,充分地反映了历史悠久的地域文化与市民的良好愿望,注重科学、健康而又容易称呼等,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为杭州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与良好传统。

我们作为杭州的市民,应该好好继承与弘扬。我殷切地希望熟悉杭州地方掌故且有闲情逸致的“老杭州”们,能继续撰写与补充寻常街巷的来龙去脉或趣闻轶事,充实“背街小巷”的文化气息,为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而作出贡献。

林正秋

匆于2005年6月12日

后记

旨在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的整治杭州主城区361条背街小巷工程,是市委、市政府2005年一项民心工程,也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大举措之一。

为深入挖掘这些背街小巷的文化内涵,弘扬杭州城市文化,杭州图书馆及杭州历史学会的专家、学者组成编写班子,共同编撰了《杭州街巷》一书。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录了大量杭州街巷故事和相关图片,其中大部分是今年改造范围内的街巷,还有一部分街巷已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湮灭、消失。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杭州街巷》在预定的时间内得以顺利编成并付梓,在此向参与编撰工作的同志表示感谢。尤其是杭州图书馆及杭州历史学会两家单位,充分发挥了她们的人才优势及资源优势,在这次活动中做了大量工作,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杭州市古都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正秋先生也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各方面条件及我们的编辑水平有限,《杭州街巷》难免有所疏漏,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05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