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而不是百米冲刺,世界上并没有财富的传奇,只有越早越好的理财征途,以时间积累财富,以复利倍增金钱,人人都可以成为百万富翁。本书是一本专为80后量身打造的理财书,从保险、基金、股票、储蓄多方面入手,教你学会投资,快乐消费。
一本为80后年轻人量身定制的理财枕边书!
席卷全国的理财大潮正在如火如荼,“80后”——作为勇于尝试新生事物的急先锋,自然不应该错过。
谁能先知先觉地抓准机会,搭上这趟“理财”快车,谁就会成为财富的宠儿,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80后的理财快车(新新人类的财富手册)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程亿 |
出版社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理财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而不是百米冲刺,世界上并没有财富的传奇,只有越早越好的理财征途,以时间积累财富,以复利倍增金钱,人人都可以成为百万富翁。本书是一本专为80后量身打造的理财书,从保险、基金、股票、储蓄多方面入手,教你学会投资,快乐消费。 一本为80后年轻人量身定制的理财枕边书! 席卷全国的理财大潮正在如火如荼,“80后”——作为勇于尝试新生事物的急先锋,自然不应该错过。 谁能先知先觉地抓准机会,搭上这趟“理财”快车,谁就会成为财富的宠儿,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 内容推荐 人生在世,谁不想一辈子都过上快乐、富足而体面的生活? 人在旅途,对各种不期而至的风险,你准备好过冬的粮食了吗? 本书面对中国当下时代环境中一个特殊群体——“80后”的理财生活,以消费观念和理财心态为主要切入点,针对读者所面临的特殊时代背景和社会趋势,为他们精心设计了贴近实际的理财规划。 除了具体的理财方案,书中还对读者提供了总体的理财忠告和行动指导。对“80后”生活中最需要做好的,也最容易忽视的细节逐个进行提示,配合大量身边发生的理财案例,帮助他们迅速建立理财观念,掌握理财要点,实现财富人生。对于当前身处各种经济风险中的年轻人而言,本书无疑是一座极富价值的指引性灯塔。 目录 前言 80后,你还在等什么? 第1章 理财是心态,更是持之以恒的习惯 理财,是有钱人的事儿? 会理财,不如会赚钱? 理财,不是一夜暴富 理财,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坚持到底 第2章 个人理财,你准备好了吗? 正确的理财步骤 这些问题一定不能忽视 误区一:平时消费都是一笔糊涂账,懒得记 误区二:记账浪费时间,收效又不大 如何让你的财务远离“亚健康” 第3章 设立一个合理的理财目标 误区一:理财目标等于生活目标 误区二:靠理财一夜间发家致富 如何设置合理的理财目标 理财第一步:先把收入的30%存起来 第4章 精心构建自己的理财组合 理财金字塔 保险:科学理财的第一步 储蓄:仍是80后的第一选择 基金:投资者眼中的“大众情人” 炒股:机会与风险并存 其他门类的理财工具 第5章 微利时代,如何增加收入渠道 低薪时代,上班族兼差挣钱 网上开店,B28时代的时尚挣钱法 业余经商,小资本也可以过老板瘾 第6章 80后人真正的快乐消费 误区一:趁着有钱,不花白不花 误区二:看上去很节省,实际上还是没钱 一对80后小夫妻的买房经历 另类理财思维——消费也是一种投资 第7章 最重要的理财:投资自己 误区一:我的能力很强 误区二:我现在有工作了,用不着再辛苦培训了 给自己投得越多,日后获利越多 理财的不懈动力,是持续赚钱的能力 试读章节 刚出校门的80后人,由于经济和阅历方面的原因,大可不必像中年人那样,一定要靠理财达到一个很高的财务预期。但是,作为来日方长的年轻一代,最起码的理财意识是一定要有的。尤其是在刚入社会的时候,培养正确而有效的理财意识将会让自己受益终生。 理财,是有钱人的事儿? 很多年轻人在谈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用一句话打发劝他理财的人:“我没钱,也没有余钱可理。” 说这话的人是可以理解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许多工薪阶层或中低收入者抱有这种观念,认为“只有有钱人才有资格谈投资理财”。因为一般工薪阶层,特别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都会心存这样一种想法:自己每月固定的那点工资收入,应付日常生活开销就差不多了,哪来的余财可理呢? 而事实上,专家给我们的建议是:只要你有收入,有现金流,钱再少,只要好好规划,一样可以理财,关键就看你有多强的理财意识。 我们经常可以在报纸上看到,现实生活中,不一定是穷人才会很落魄,反倒是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很有钱,却因为没有很好的理财意识和愿望,结果让自己沦为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比如大名鼎鼎的拳王泰森。 爱好拳击比赛的人,对泰森这个名字肯定不会陌生。据有关资料的统计,泰森在自己20年的拳击生涯中,用一双铁拳为自己赢得了至少3亿~5亿的巨额财富。但是这位身价数亿的昔日拳王却在2003年,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原来,20年努力赚得的财富在几年之内就被他挥霍一空了。而这其中的罪魁祸首,当然还是他的那双铁手——只会赚钱,不会理财的铁手。 有人说,理财是有钱人的事;也有人说,理财是高学历、商人的事;还有人说,理财是成年人的事。其实,理财面前人人平等,理财关系到每一个人。今天,拥有100万元的富人如果选择把钱全部存银行吃利息,那他的钱很可能因为通货膨胀而在不断贬值。而一个只凭1万元进入股市的年轻人如果操作得法,倒有可能过不了几年就已经拥有了一套市价100万元的房产。 反观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工资的确都不算太高,能够不当“啃老族”,不依靠父母,自食其力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要是再从本来就捉襟见肘的那点可怜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来用作理财的话,听上去确实有些勉为其难。但是,如果存有这种心理的朋友看看下面的这个例子,也许就不会这样想了。 小张,22岁,本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2600元左右; 小刘,25岁,专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1500元左右。 照上面的条件看,按说小张应该攒下来的钱更多,但事实却是:半年下来,小张的存款是600元,而小刘的存款是3 600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看看下面这个表格就很清楚了。 单位:(元) 衣 食 住 行 其他 月收入 每月剩余 小张 400;大商场买 500;食堂、饭店 700;市中心,一居 200;公交、打车 700;通讯、上网、旅行、娱乐 2600 100 小刘 100;小商店买 300;自己做,带饭 250;郊区,合租 50;自行车、公交 200;通讯、书籍等 1500 600 衣食住行 其他 月收入 每月剩余 小张 400;大商场买 500;食堂、饭店 700;市中心,一居 200;公交、打车 700;通讯、上网、旅行、娱乐 2600 100 小刘 100;小商店买 300;自己做,带饭 250;郊区,合租 50;自行车、公交 200;通讯、书籍等 1500 600 那么,这样规划自己财务的两个人在生活与工作中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呢? 我们看到,已经有3 600元存款的小刘,以他目前的生活水准,至少可以抵御三个月的风险,所以现在的他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正在着手联系跳槽的事宜,打算换一个待遇更高的公司。 而小张虽然工资略高一点,相比之下却比较惨,600元的余钱连他一个月的房租都不够,更不要说应付生活中的意外事件了,所以,小张戏称自己“连得病的权力都没有”,更不敢说要谋划什么跳槽或者学习充电之类的事了。 大家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其实二者的差别并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是否具备理财意识,或者理财的愿望强弱的问题。相信,在80后人群中,比小张收入低得多的大有人在,可是一样能理财。 小洁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虽然早在高中时期就有了储蓄意识,但手段比较单一,只是把钱存银行做定期存款(从小到大的压岁钱,读高中时父母交给的生活费等),主要是存3年和5年的定期储蓄,因为当时的她短期内不会动用这笔钱。 到了大学后,她合理计划自己的支出,所有费用都在控制之中,父母每月给她的生活费基本上都有结余。但那时候,她还是只把钱存银行。 工作后,她的收入不高,但每年年初仍要制定一个储蓄计划,并尽力完成。之后,跟同事们聊天时,她了解了国债、基金等投资渠道。于是,就开始了自己的理财之路。由于她属于比较保守的人,抗风险能力也弱。所以,她用50%的资金买了3年期国债。 两年后,在人民币理财产品热销的时候,她购买了2万元,尝试一下。实际上,小洁对这类产品一点概念也没有,还好本金安全收回,收益超过了3%,比存银行定期好多了。 不过,小洁真正花工夫的是基金。近年证券市场行情比较好,各种基金收益率很高,所以,她又把手中30%的资金投了基金。 购买基金前,她经过慎重选择,做足了功课:先从基金公司的网站上了解信息,查看基金公司的综合实力排名,了解基金经理的情况。晚上,经济类的电视节目会推荐一些基金,她也会关注,了解基金发行情况。本来她打算购买几只老基金,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新基金,因为老基金净值太高,会增加投资成本,后来,这几支基金的回报率都超过了6%,算是一笔不小的收获了。 所以,理财的关键不在于你能赚多少,而是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照看好你的钱,不让它们不知不觉地从指缝中漏出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无财可理,只要你有经济收入就应该尝试理财,必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理财是一个聚少成多、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没有钱”或“钱太少“不但不会是我们理财的障碍,反而会是我们理财的一个动机,激励我们向更富足、更有钱的路上迈进。 理财在很大程度上,和整理房间有异曲同工之处,一间大屋子,自然需要收拾整理,而如果屋子的空间狭小,则更需要收拾整齐了,才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物件。我们的人均空间越是少,房间就越需要整理和安排,否则会零乱不堪。同样,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观念运用到个人理财的层面,当我们可支配的钱财越少时,就越需要我们把有限的钱财运用好! 而要运用和打理好有限的金钱就需要一种合理的理财方式!归根结底,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不能因为有钱,甚至钱多就不用理财;而钱财有限,则应该更需要理财。P2-6 序言 理财?!这个词儿和我们没关系,我们也联系不上它,“月光女神”是我们的光荣称号。我周围的小姐妹基本都是和我一样的,比如说吧,月初拿的工资都交给商场;能“拉卡”消费的绝不付现金:隔两天在STARBUCK要一杯Latte;一周一次“钱柜”(唱歌);三百多元的一双“百丽”凉鞋,眼睛眨都不眨就付账,月中靠着“拉卡”节省下来的现金度日,离月底还有十多天,就开始默默祈祷下次发薪日快点到来。好不容易熬到本月的最后一天,突然几张信用卡账单同时送到手里……一月月,一年年,翻不了身了! P.S.不知好歹还学人家入了股市,现在这个日子怎一个“惨”字了得! P.S.此文章也献给另两位月光族MM。 这是一位可爱的80后美女在自己的博客中发出的慨叹。的确,正如有些媒体所言,80年代出生的“新新人类”现在刚刚走出学校大门,不用照顾父母,没有妻儿挂心;往往又因为高学历,工作好,所以收入,也不错;就算有的收入不是很如意,但是总觉得自己还这么年轻,现在就为以后做打算还为时太早,不如趁着这段单身期好好享受一下生活。在他们看来,理财离他们还很遥远,目’前还远远不是理财的时候,等以后赚钱更多,或准备结婚及至结婚后再考虑也不迟。 但是,事实真的容许我们如此乐观吗?现实中,有多少尚不为人所知的风险在悄悄地逼近我们呢?新“三高”人群 所谓的“80后”,在目前中国的社会语境中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词语,是指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新一代中国年轻公民。作为国家独生子女政策的第一批体验者,80年代出生的人一度被媒体誉为“小皇帝”、“小太阳”,在童年时享受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优裕生活,以及长辈们的多重呵护。一路走过来,他们享受着前几辈人从未享受的,体验着前人从未体验的,他们从出生以后,就直接体会到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和震撼。 他们是享受着祖辈们辛苦劳作的果实长大的,大多数人是衣食无忧的。然而,他们也承受着父辈们所从未承受的,比如:没有了可以端一辈子的“铁饭碗”,住房、保险、养老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靠自己来承担。正如最近不少论坛里都在流传的一段描述“80后”的段子所说的那样:“当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离开了温室般的家庭,严酷的现实情况要求80后一代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压力了,就如同我们经常见到的这样,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好工作越来越难找;房价越来越高,而薪水却没有随之水涨船高;结婚、生子的成本越来越大;不但如此,将来还要考虑负担四个老人的养老问题……所以,有媒体戏称80年代出生的这一部分人是新“三高”人群:生存压力高、生活成本高、生活风险高。 而这一切的压力又都源自于一个主要因素:我们的财务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前,至少80后人的父辈们,只要踏上工作岗位,几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住房、交通、医疗、教育、养老,所有这些问题,有企业和国家替我们担着呢!所以那个时候的人们不用操心和劳神钱的问题。虽然一个月只是几十元的工资,但是需要花钱的地方也是有限的。而现在却完全不同了,家家户户,手上没个几万元,是无法开门过日子的,因为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了,明的、暗的、立马就得花的,将来少不了要花的,说不准什么时候不得不花的,方方面面,都在向我们的荷包伸手,所以现今的大多数人,对待金钱的问题是越来越谨慎了。在这种形势下,科学的理财规划便成为现代人的一堂必修课,现代人必须从这堂课上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并作出安排,为自己的将来做好预算。理财,是看护好自己的金钱 有人说,二十几岁是开始赚钱,但同时也是最没有地方花钱的时期。乍一看,这句话与实际相去甚远,实际的情况往往是:80后人在刚挣工资时,常常觉得钱是不够花的,总有很多想买而买不了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就成了“月光族”,甚至“啃老族”。但走过了那段年少轻狂的岁月,开始养家糊口,抚养下一代,同时又开始赡养父母时,当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压力压下来的时候,才开始了解什么叫作真正的“钱不够花”。 有了这样的比较,二十几岁确实算得上是最没处花钱的时期,自然而然就成了开始理财的最佳时期。事实上,年轻时趁早开始理财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理出更多的钱,而是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理财意识。最近有一篇文章报道,说美国的富豪为了避免自己的子女不善理财而把家产都败光,纷纷送孩子去参加理财培训,否则他们将无法打理巨额遗产。有着金山、银山的美国富豪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 有句俗话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它的意思很直白:我们辛苦工作得来的钱,如果没有好好地规划和打算。金钱就会像沙子一样从指缝溜走,无法积累起真正的财富。这句话同时也道出了“理财”二字的真正含义,这个含义可以概括为:理财,虽然不能使你一夜暴富,身价陡增,但是,它可以使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劳动所得,在支付了必要的生活开销之后,余下的部分通过有计划的投资或者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让我们的财富得到最大限度的增长,而不是任其随着光阴的流逝自生自灭。 要知道,金钱是有时间价值的。何谓时间价值?通俗一点讲,现在握在你手中的10000元钱,在明年的今天可能会因为通货膨胀而贬值为5000元,也可能因为你理财得当,而增值为20000元,而这一切,完全取决于你有多强的理财意识,和多高的理财智慧,算笔账来看看,你也许会更清楚。 如果你现在手上有了1万元存在银行。假定定存利率是2.6%,而通货膨胀是3%,那么这1万钱的实际利息是-0.4%。想想看,假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都不变,你在一年之后把这笔钱取出来的时候,会怎样?实际上这1万元已经贬值为9960元!可怕的通货膨胀从中吞吃了40多元你的辛苦所得!再往下算的话,如果你存的是10万,是100万,会怎样?!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但是你如果把钱用于更高回报的投资理财,那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只是一念之差,可能就会让你过上判若云泥的生活!理财,帮你安全地“过冬" 人在旅途,我们随时都有可能遇到不期而至的各种风险。比如生病,比如意外伤害等等,那么,当人生的严冬来临的时候,你准备好过冬的粮食了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东山和西山各有一座庙,庙里分别住着一个和尚,两个和尚在山下打水时遇到了并成了好朋友。这一年天大旱,人们要跑很远的路,到水源的上游才能打到水。西山的和尚很勤快,每天都跑很远挑满满两桶水回庙。他发现很久没有见到东山的和尚来挑水了,以为他病了,就挑了一桶水上山去看这个朋友。当他汗流浃背地跑到东山顶上时,却发现他的朋友正闲坐在庙前读书!原来,他的朋友这几年来在打水的同时,只要一有空就挖井,每天挖一点。天大旱的时候,他的井刚好也挖成了,所以他现在能够如此悠闲…… 未雨绸缪的和尚有足够的甘泉喝,更有悠闲的日子过,如果把挖井换成理财的话,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一学东山的和尚呢? 同样是几十年的人生路,因为个人的风险意识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生活质量。是主动地防御风险,还是被动地承受风险,往往都是人们自我选择的结果。如果我们被金钱所主宰和支配,那我们就有可能在人生的冬天来临的时候,像寒号鸟一样可怜;相反,如果我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掌控金钱,那我们就会像东山的和尚,不慌不忙,从容富足地过一生。 理财,无疑可以帮我们拿到这种主动权。不要输在起跑点 关于投资理财,香港富豪李嘉诚有句名言:30岁以前要靠体力和智力挣钱,30岁以后要靠“钱”赚钱。也就是说,20至30岁之间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大部分人的钱都是靠双手辛勤劳动换来的,30岁以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到中年时,赚钱多少基本上已成定局,这时候反而是如何管钱和理财比较重要。 刚出校门的80后人,无论事业还是经济状况,都处在打基础的阶段。可以说在起跑线上,和自己的同龄人都是一样的,但是,除了赚钱能力之外,能否养成一种很好的理财意识和习惯却是决定谁能成为最后赢家的关键。因此,关于理财,我们还是越早打算越好,为什么这样说呢?还是用数字来说话吧。 一个20岁的人如果每个月投资67元的话,假设年平均收益率为11%,那么在他65岁的时候可以得到100万元的资产。换言之,为了获得一笔100万元的资产,一个20岁的人在这45年中每月投资区区67元,总投入不过36180元。 如果这个20岁的人等到30岁时才开始投资,那么他为了在65岁时得到七位数的资产,他每个月就得投资202元,而总投入将增至84 840元。 要是一直等到40岁时才开始投资,那么一个人为了在65岁时得到100万元的资产,他每个月就需要投资629元,总投入随之变成了188700元。 如果一直等到50岁才开始投资。要想在65岁时获得100万元的资产,每个月就得投资2180元,而总投入将高达:392400元。 所以,要想致富,现在就开始行动吧。越早理财,就越早给自己的财富加一层保险。归纳起来就是: (1)越早开始投资,就越容易创造出你预期的财富; (2)如果你50岁的时候开始投资,虽然仍有希望达到目标。但相对于从20岁开始,就要难很多。 而且,中国的经济环境正在渐渐融入世界大环境之中,中国老百姓的理财意识正在觉醒并迅速高涨,而国内个人理财产品、理财渠道的日渐成熟,也为我们的个人理财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普通百姓即将迎来一个空前高涨的理财热潮。谁能先知先觉地抓准机会,搭上这趟“理财”快车,谁就会成为财富的宠儿,并更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 那么,80后,作为勇于尝试新生事物的急先锋,你还在等什么呢? 尽早确立起点,勇往直前吧。祝你一路顺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