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06-2007年中国就业报告--探索素质就业/就业蓝皮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游钧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2006—2007年:中国就业报告》,是关于中国就业问题的蓝皮书。报告以素质就业为主题,对我国素质就业的状况和高技能人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紧紧抓住当前我国就业领域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对宏观经济与就业、就业政策的变革、农民工等群体就业,以及劳动力市场运行等问题展开论述。报告提供了大量最新的一手资料和科研成果,有的已经对政府决策产生了影响。报告的发布,不仅对各地开展就业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对我国就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借鉴。

内容推荐

就业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重大社会和经济问题,是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小康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民生问题。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是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高质量的就业。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就业的必由之路和根本性举措。

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2006—2007年:中国就业报告》以素质就业为主题,对我国素质就业的状况和高技能人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宏观经济与就业、就业政策的变革、农民工等群体就业,以及劳动力市场运行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供了大量最新的一手资料和科研成果。

目录

总论2005—2006年总体就业形势和政策

 就业的宏观环境

 就业形势的特点

 政策环境日臻完善

 2007年总体就业形势展望

第1篇 宏观经济与就业

 1.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形势与就业形势

1.1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形势

1.2 2006年我国就业形势

 2.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

2.1 经济增长带动了就业的增长

2.2 我国有效就业岗位在增加

2.3 就业增长的成因分析

2.4 我国社会经济转轨对就业与经济协调增长的影响

2.5 建立我国就业增长的长效机制

 3.我国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

3.1 关于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

3.2 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要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

3.3 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要实行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政策

3.4 工作步骤

 4.外贸形势与就业

4.1 外贸形势与就业概述

4.2 人民币升值对就业的影响评估

4.3 欧盟制鞋业反倾销的就业影响

 5.服务业与就业

5.1 发展信息产业促进就业

5.2 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

5.3 发展美容业促进就业

5.4 发展物业管理业促进就业

第2篇 积极就业政策的发展

 1.积极就业政策发展与工作推进

1.1 积极就业政策的发展

1.2 国务院36号文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1.3 国务院36号文件的配套文件

1.4 2006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2.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2.1 “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内涵和特性

2.2 已有的就业促进机制

2.3 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市场化内容:普遍意义上的市场就业机制的完善

2.4 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宏观经济和社会内容:形成以促进就业为主要目标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5 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战略步骤和对策思路

 3.促进就业立法

3.1 制定《就业促进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2 《就业促进法》应当体现的原则

3.3 《就业促进法》的内容

3.4 《就业促进法》与相关立法、政策的关系

3.5 关于制定《就业促进法》几个具体问题的建议

 4.就业保障和就业投入

4.1 就业保障

4.2 国内外就业投入情况分析

 5.灵活就业政策

5.1 就业保护立法对就业灵活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5.2 劳动力市场制度对就业灵活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5.3 劳动力市场政策对就业灵活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5.4 劳动力市场制度、政策、立法调整的概括评价及政策建议

 6.统筹城乡就业试点

6.1 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的目标任务

6.2 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6.3 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进展

6.4 统筹城乡就业试点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3篇 素质就业与职业培训

 1.劳动力素质状况研究

1.1 劳动力素质状况

1.2 劳动力素质状况分析

1.3 从产出的角度看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2.素质就业

2.1 素质就业的含义

2.2 实现素质就业的意义

2.3 素质就业的实现途径

2.4 素质就业的政策及实施

 3.我国的职业培训及能力评价体系

3.1 我国的职业培训体系

3.2 我国的能力评价体系

3.3 我国的职业激励体系

 4.创业与创业培训

4.1 创业的意义和作用

4.2 能力促创业计划

4.3 “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中国项目

 5.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

5.1 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历史沿革和现状

5.2 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5.3 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的政策

5.4 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有关项目

第4篇 高技能人才培养

 1.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特征和成长规律

1.1 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特点

1.2 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若干规律

 2.我国高技能人才基本状况

2.1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

2.2 高技能人才存在的问题

2.3 原因分析

2.4 政策建议

 3.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

3.1 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情况和基本经验

3.2 国家高技能人才东部地区培训工程

3.3 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技能人才开发工作的经验

 4.高技能人才的劳动保障

4.1 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

4.2 高技能人才劳动保障现状与问题

4.3 高技能人才劳动保障的思路

4.4 政策建议

第5篇 农民工就业

 1.农民工就业的总体状况

1.1 农村外出务工就业的总量与结构特点

1.2 农民工的社会贡献

1.3 农民工流动就业存在的问题

1.4 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基本趋势

 2.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问题:基于典型调查的分析

2.1 农民工流动就业障碍的消除情况、针对农民工的收费情况和就业服务状况

2.2 农民工的就业状况

2.3 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状况

2.4 关于农民工实现稳定转移的问题

2.5 结论和政策建议

 3.从平等权利到社会融入:针对农民工的社会政策及其走向分析

3.1 农民工问题及相关社会政策的背景

3.2 2006年农民工社会政策的重要发展

3.3 当前农民工获得社会保障及社会服务基本状况

3.4 农民工获得医疗服务和子女教育的基本情况

3.5 针对农民工的社会政策现状分析

3.6 针对农民工的社会政策长期发展思路

 4.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政策

4.1 农民工社会保险政策及存在问题

4.2 农民工社会保险困境的原因分析

4.3 低标准逐步推进农民工的社会保险

 5.农民工艾滋病防治教育相关对策

5.1 艾滋病疫情基本状况

5.2 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就业人群易受艾滋病病毒侵袭

5.3 农民工艾滋病防治教育的相关对策

第6篇 群体就业

 1.青年就业

1.1 中国“从学校向工作过渡调查”调查报告

1.2 全球化与中国青年就业

 2.大学生就业

2.1 项目的研究设计和实施情况

2.2 大学生求职结果的统计分析

2.3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深度分析

2.4 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方法

 3.残疾人就业

3.1 残疾人就业总体状况

3.2 残疾人综合服务建设不断完善

3.3 促进残疾人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7篇 劳动关系

 1.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若干问题

1.1 劳动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协调劳动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意义

1.2 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特点

1.3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劳动关系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

1.4 若干建议

 2.加大公共财政对劳动关系调整的投入

2.1 公共财政对劳动关系调整工作投入的基本情况

2.2 加大财政对劳动关系调整投入的建议

 3.劳动合同立法

3.1 劳动合同立法一直是我国劳动立法和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劳动合同法(草案)》的起草、审议和讨论

3.3 《劳动合同法(草案)》中若干重要问题的讨论

 4.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4.1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现状

4.2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4.3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的价值目标

4.4 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分析、建议

 5.特殊群体劳动关系

5.1 正规就业的非正规化

5.2 劳务派遣业的劳动关系

5.3 出租车行业劳动关系问题

第8篇 劳动力市场

 1.2006年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分析

1.1 2006年我国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

1.2 缓解我国劳动力供给与需求总体矛盾的对策

 2.劳动力成本上升分析——以制造业为例

2.1 劳动力成本变化的经济学分析

2.2 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

2.3 对策

 3.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3.1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演变过程

3.2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状况

3.3 我国在立法、制度及政策方面顺应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变化

3.4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制度整合和劳动法改革的必要性

3.5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4.创新社区公共就业服务的尝试——合肥市街道劳务型服务公司的调查与思考

4.1 创办街道劳务型服务公司的背景及初步成效

4.2 街道劳务型服务公司的运作方式

4.3 街道劳务型服务公司与当年劳动服务公司的异同

4.4 关于街道劳务型服务公司的若干思考

2005—2006年劳动就业大事记

参考资料

后记

试读章节

2.2 已有的就业促进机制

“十五”时期,我国建立了市场导向就业机制,有近3000万国有企业职丁通过下岗转变了劳动关系,在各种积极就业政策扶持下,2000万人实现了再就业,但仍然遗留大量问题没有解决,待解决的人员数量仍然庞大,情况更加复杂。

解决好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过程,是建立新机制的重要政策准备和工作准备过程。与前期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相比,解决这部分历史遗留人员的市场就业问题有更好的条件。

2002年,国家及时出台政策,对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做出了部署,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积极的就业政策。这些政策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对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确实行之有效,是继续解决体制转轨遗留人员问题的有效机制。

2.2.1 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互动的机制

发展经济是企业改制、劳动力调整的目的,也是促进就业的根本。通过经济发展带动就业不是简单意义上的GDP与就业总量共同增长,而是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就业质量提高,社会保护增强,就业数量并不会大幅减少。

在解决并轨问题过程中,经济发展与就业互动的机制有所形成。以吉林省为例,2005年完成并轨130万人。并轨完成后,一大批国有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出售、租赁等形式,重新走向市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增速都居全国较高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也较高,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高,经济发展具有后劲,同时有35%的人员重新被原企业或其他单位招用。

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不断创新,创新的本质是生产要素的不断重组。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根据市场原则由企业自发进行的重组改革还应继续,只有这样才能为可持续地扩大就业提供保证。

2.2.2 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机制

并轨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各项措施有专人落实,各种问题有专人解决。

(1)部门联动机制。

在国家层面,2003年国务院成立了由14个部门参加的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全国总工会组成,国务院办公厅参加。联席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主要任务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再就业工作的指示和有关会议精神,各部门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讨论确定年度再就业工作计划、任务指标和有关工作安排,分析研究再就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政策措施和建议。2003年国务院还派出了13个督查组,对26个省、市、自治区再就业政策和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2)财政投入机制。

在成立机构的同时,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将促进再就业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在《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中增设“就业补助”款级科目,以反映各级财政用于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再就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等项支出。各级财政还安排资金,用于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经费与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对于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中央财政还增加再就业补助资金,支持地方促进再就业工作,主要用于补助小额贷款贴息的部分资金、社会保险补贴的部分资金、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补贴的部分资金。

(3)组织机制。

形成了从上到下层层促进就业的组织机制。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结构为“四级政府、四级管理、五级网络”,不但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县)各级党委、政府都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还通过在街道、社区、乡镇等基层组织建立社会保障平台,把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并以此来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

2.2.3 以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就业的机制

以2002年国家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又陆续制定的八个方面的配套文件为标志,中国政府引入了旨在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能力的积极就业政策。2003年以来,劳动力市场政策进一步降低了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的条件,扩大了享受优惠政策的人员范围。2005年,政府又出台了36号文,对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进行了扩展、延伸、调整和充实,进而形成了以积极的就业政策来促进就业的机制。概括起来,这套机制的核心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税费免除和小额贷款政策鼓励创业,二是通过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三是公共就业服务机制,四是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机制。

2.2.4 以创造公益性岗位为主的就业援助机制

就业援助实际上是就业扶贫,即通过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提供公益性岗位、建立再就业基地等措施,解决好大龄就业困难对象(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男性50周岁以上、女性40周岁以上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均可享受“4050”人员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子女可享受免费技能培训政策,保证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个人就业;对“4555”人员实行社会保险援助政策,给予这些从事灵活就业的离岗失业人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大病统筹补贴,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稳定性。

2.2.5 东北社会保障改革试点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

为了解决转轨问题,我国从2001年开始对东北地区进行并轨试点工作,希望在东北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在“十一五”期间推广到全国。在政策和资金扶持下,东北并轨工作又在12号文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一些新的就业促进机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促进稳定就业的机制,对实现灵活就业的“4050”人员发放就业补贴;二是失业保险及其他保险与促进就业相协调的机制,按照当年实际征缴失业保险费总额的15%提取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并及时拨付到位,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功能;三是构建失业预测预警和应急调控机制。

2.2.6 有关促进就业的新机制

2002年制定的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三年以来,取得了积极的效果。面对依然严峻的体制转轨的历史遗留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于2005年11月再次召开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将促进就业机制向长效化方面推进。主要改进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策有效期将延长到2011年;二是政策对象和覆盖面进一步扩展,“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就业困难、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的对象分别扩展到城镇其他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长期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以及复员转业军人、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村劳动力;三是结合政策执行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对政策办法进行适当调整;四是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弥补现行政策不足,使政策内容进一步充实。P130-133

序言

就业,对每一个劳动者来说,都是赖以生存、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我国是人口大国,又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关键时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就业将始终面临总量压力巨大与结构性矛盾突出并存、转轨型就业未了与转移型就业加重两难的基本格局。就业问题可以说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重大社会和经济问题,是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小康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民生问题。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将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措施,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实现培训与就业在市场需求上的结合,有效促进了就业质量和就业数量的同步增长。但总体上,我国劳动者素质不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依然严重。在全国就业人口中,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口超过80%,劳动人口的整体素质不高。技能劳动者在数量、结构和分布上不合理的问题突出,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不足20%,与发达国家50%的状况有较大差距。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在总体数量上仍然存在严重短缺,尤其是制造、加工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劳动力素质在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影响劳动力整体素质,导致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当前出现的技术工人短缺、大学生就业难等现象,正好折射出了我国劳动力素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因此,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劳动者素质已成为我国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瓶颈”。

实现素质就业,是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内在要求之一。

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截止到2020年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把它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标志。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九大目标之一。为此,确定了七个方面的重要举措,其中“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的要求,对实现较为充分的就业来讲,既是根本性举措,因为加强培训是实现就业的必由之路;又是基本内容,因为充分就业是高质量的就业,是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境界。为我们认识和推动素质就业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实现素质就业,要以提高能力为重点。

要把就业的实现由主要依靠开发岗位安置人员,转到更加注重提高人员素质、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能力上来。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就业增长也较快,目前的关键是解决就业人员的素质问题,解决就业市场的结构性供求平衡问题,解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要走讲究质量,讲究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业也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走提高就业质量实现素质就业的道路。通过全面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开辟一条素质就业的道路,探索推进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不仅对解决发达地区就业问题具有直接意义,而且可以为全国就业工作积累经验,这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不同的就业群体,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和要解决的就业问题各有不同,但实现就业的途径却是相同的,就是要通过能力提高来实现素质就业。对于城镇新成长劳动力,要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见习培训、职业资格培训、技能培训,帮助青年劳动者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要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提供有效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水平评价服务,着力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对于失业人员,要通过组织实施技能再就业计划,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劳动者技能,促进他们更多更好地实现再就业。对于自主创业人员,要组织实施能力促创业计划,广泛发动社会,开展创业培训,实现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提高开业和运营的能力。对于在职劳动者,要通过普遍开展岗位培训、推动校企合作、加强企业培养、评价与使用,把企业在职培训和高技能人才两项工作结合推动,促进企业在职人员的技能提升。

实现素质就业,要落实到制度上。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通过制度性安排,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环境和条件。“十一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组织实施职业培训“5+1”计划行动,即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城镇技能再就业计划、能力促创业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五项计划以及技能岗位对接一个行动,这些就是一系列实现素质就业的制度性安排。

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主要面向企业在职人员和后备技能劳动者。城镇技能再就业计划,主要面向需要转换职业的失业人员。能力促创业计划,主要面向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主要面向农村劳动者。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主要为各类培训群体提供评价服务。全面落实“5+1”计划行动,逐步完善劳动预备制度、企业在职培训制度、失业人员转业培训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制度,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通过建立政府公共财政支持职业培训的经费补贴机制、公共实训机制等手段,保证各项培训制度的全面实施。要通过实施这“一揽子”职业培训计划,实现如下两个目标:一是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帮助各类就业群体都能获得相应的培训支持。二是建立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帮助劳动者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在竞争就业、在职工作、转换岗位、自我创业等人生关键点,实现凭素质技能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

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2006—2007年:中国就业报告》,是关于中国就业问题的蓝皮书。报告以素质就业为主题,对我国素质就业的状况和高技能人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紧紧抓住当前我国就业领域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对宏观经济与就业、就业政策的变革、农民工等群体就业,以及劳动力市场运行等问题展开论述。报告提供了大量最新的一手资料和科研成果,有的已经对政府决策产生了影响。报告的发布,不仅对各地开展就业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对我国就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借鉴。希望劳动科学研究所再接再厉,不断推出新的成果,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张小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2007年6月6日

后记

本报告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编辑出版的第四本就业方面的蓝皮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百忙中为报告做了序。报告得到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的帮助,也得到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出版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培训就业司、社会保险研究所、信息中心,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的专家参与了报告的写作。各部分作者名单如下:

总论:张丽宾;第1篇:廖骏(第1、4.3部分),张丽宾(第2、3部分),游钧(第3、4.2部分),汪连海、张自如(第4.1部分),郭悦(第4.2部分),李天国(第5.1部分),贾红梅(第5.2部分),李宏(第5.3部分),刘美芝(第5.4部分);第2篇:王文铎(第1部分),张丽宾(第2、4.1、5部分),王文珍、丁华(第3部分),刘燕斌、马永堂(第4.2部分),柴海山、贾红梅(第6部分);第3篇:赵立卫(第1、2、3部分),莫荣(第2部分),王晓君(第3部分),冯政(第4部分),柴海山、郑弦波(第5部分);第4篇:刘军(第1部分),韩永江(第2、4部分),冯政(第3.1部分),赵立卫(第3.2、3.3部分),华迎放(第4部分);第5篇:陈兰(第1部分),游钧、郭悦、李宏(第2部分),关信平(第3部分),何平、华迎放(第4部分),游钧、郑东亮、哈晓斯(第5部分);第6篇:张丽宾(第1部分),王丽萍、宁骚、孔祥利、张学艺(第2部分),王菊、付红专(第3部分);第7篇:郑东亮(第1部分),袁晓辉、黄霞(第2部分),王全兴(第3部分),许杏彬(第4、5.2部分),王文珍(第4部分),刘畅(第5.1部分),李天国(第5.3部分);第8篇:陈大红(第1部分),廖骏(第1、2部分),张丽宾、袁晓辉(第3部分),哈晓斯(第4部分);2005—2006年就业工作大事记:侯元瑞。

全书由郑东亮、莫荣、张丽宾统稿,游钧定稿,赵立卫、韩永江、许杏斌、廖骏、陈兰、贾红梅参加了编辑组织王作。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

2007年5月1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7: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