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文学是反叛与开拓的艺术实践,是对未来文学发展路途的积极探寻,是人类艺术精神的超前性体现与表达,本书作者在研究先锋文学上具有鲜明的个性锋芒。本书是他多年来研究先锋文学的一部最具系统性和代表性的专著,也是一部研究先锋文学的“理论指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守望先锋--兼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发展/南方批评书系 |
分类 | |
作者 | 洪治纲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先锋文学是反叛与开拓的艺术实践,是对未来文学发展路途的积极探寻,是人类艺术精神的超前性体现与表达,本书作者在研究先锋文学上具有鲜明的个性锋芒。本书是他多年来研究先锋文学的一部最具系统性和代表性的专著,也是一部研究先锋文学的“理论指南”。 内容推荐 洪治纲是当下十分活跃的青年批评家。敏锐的眼光、缜密的思维,准确的判断,坦诚的胸怀,一直使他的文学批评保持鲜明的个性锋芒。本书是他多年来研究先锋文学的一部最具系统性和代表性的专著,也是一部研究先锋文学的“理论指南”。 目录 绪论 从先锋派到先锋文学 1 第一节 先锋概念的缘起 2 第二节 先锋派的诞生及其意义 6 第三节 从先锋派到先锋文学 10 第四节 先锋文学的诸种特质 13 第一章 先锋的历史境域 20 第一节 在历史的选择中选择 22 第二节 启蒙的另一种承诺 29 第三节 先锋与现代性 37 第四节 先锋与后现代主义 45 第二章 先锋的主体向度 55 第一节 先锋的精神高度 56 第二节 先锋的警惕姿态 63 第三节 先锋的民问立场 71 第四节 先锋的“怪异原理” 82 第五节 先锋的“苦难原理” 9l 第三章 先锋的艺术实践 100 第一节 强劲的想像 101 第二节 超验的极致 111 第三节 跨越修辞的隐喻 120 第四节 轻逸的力量 130 第四章 先锋的文本动向 142 第一节 时间:自由的迷津 142 第二节 人物:符号与代码 154 第三节 丰饶的碎片 164 第四节 隐蔽的张力 172 第五节 互文性的表达 183 第五章 中国当代先锋文学发展主潮 192 第一节 人性的归复与激扬 193 第二节 现代寻根与形式实验的双重变奏 200 第三节 救赎的消解与自由的重构 211 第四节 个人化的生命之舞 221 第六章 世纪之交的先锋:危机与障碍 232 第一节 虚弱的思想根基与独立意识 234 第二节 激情的匮乏:从想像到形式 239 第三节 实利化的物质屏障 246 第四节 先锋批评的滞后 250 结语 永远的先锋 254 附录一 悲悯的力量 ——论《在细雨中呼喊》 265 附录二 刑场背后的历史 ——论《檀香刑》 280 附录三 具象交流或永恒的悖论 ——论《暗示》 300 主要参考文献 317 后记 325 试读章节 1999年,瑞典文学院将20世纪最后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并在授奖辞中盛赞他“以辛辣和荒诞的寓言描述了被遗忘的历史。他在1959年发表的《铁皮鼓》似乎使德国文学界在经过几十年的破坏以后有了一个新的开端。……他是寓言家和学问渊博的学者,他是各种声音的录音师,也是倨傲的独自者,既是文学的集大成者,也是讽刺语言的创造者。”①这里,诺奖的评委非常精妙地选择了两个总结性的语汇——“集大成者”和“创造者”。这两个语汇实际上表明了格拉斯面对历史和未来的双重态度,既不忽视对以往文学传统中各种有效的叙事手段进行高度整合和继承,又不放弃对新的审美方式和精神潜能的开创性探索。我们不能不看到,在《铁皮鼓》、《比目鱼》、《狗年月》以及《猫与鼠》等作品中,格拉斯始终保持着一个先锋作家独有的探索热情,他总是将一些纯粹个人化的东西潜植在人类文化的深处,并以一种强大的隐喻功能再现出自己对历史、文化以及人类存在的诸多体察。 作为一个具有明确的先锋意识的作家,格拉斯几乎从不轻信任何历史的既定观念和人类惯常的生存经验,他以反思的方式进入历史,又以体恤的方式进入生命,所以他在保持自身精神前瞻陛的同时,又能够在寓言化的基础上为自己的叙事话语提供审美接受的共性。而在艺术形式上,他则不断地将绘画、诗歌、戏剧等艺术表现手段融入小说叙事中,从而探索出一种非常独特的叙事风格,怪诞、含蓄、反讽而又具有巨大的阐释空间。但是,具有强烈反叛意识的他,却从来没有否认自己对欧洲文学传统的继承。他曾说:“我想做的是要扩大现实主义这一概念,使之包括潜意识、幻想、梦想、想像等这些因为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便通常被斥为非现实的东西,在这一点上我是继承了文学和艺术的传统……它最初起源于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随着非沙尔特翻译拉拍雷的作品《痴儿历险记》的问世才渐渐在德国兴起,继而又受到18世纪来自斯泰恩的影响,最后直到让·保尔才清晰地显露出来。我继承的就是这样的传统,当然还有其他的传统。”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先锋作家,也无法彻底摆脱传统文学的影响,无法完全割裂自身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先锋在本质上意味着独一无二,是对既定文学传统的有效反叛,但这种反叛并非是彻头彻尾的颠覆和目空一切的拒绝,而是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一种蜕变,是深入传统之中然后再超越于传统之上的创新。 P22-23 后记 只要文学活着,先锋就不会消亡。只要文学还在发展,先锋的探索就永远不会停止。当我写完这本书稿时,曾在结语中出现的这些话语,仿佛也是对我自己这次写作经历的一次隐喻。是的,先锋文学作为反叛与开拓的艺术实践,作为对未来文学发展路途的积极探寻,作为人类艺术精神的超前性体现与表达,注定了自身将永远“在路上”,没有歇息的驿站,也没有辉煌的终点——先锋如果成功,如果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模式,那么它就成了“后锋”,成了新的传统,替代它的将是新的先锋。因此,它永远是一种孤独的写作,无人呼应,远离掌声,只为人类内心的深度和灵魂的质量而负责。它与我自己这些年来的学习心境如出一辙——当我选择这种没有历史终点的动态性的先锋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时,我知道自己将注定无法摆脱这份孤独,无法舍弃这份远离尘嚣的寂寞,也无法守望某种最后的辉煌。 毋庸讳言,大多数人对先锋文学一直持以某种复杂的态度:一方面,他们对先锋作家的探索精神常常保持着敬畏的姿态,对先锋文学的反叛与变革的激情保持着内心的赞许,但另一方面,他们在各种先锋作品面前又常常不自觉地选择绕道而行——尤其是当那些先锋文本颠覆了人们惯常的阅读经验,破坏了人们既定的审美思维,否定了人们内心的价值期许,他们总会以“怪异”、“荒诞”或“读不懂”为理由,对先锋文学作出了某种终极性的宣判。但是,先锋文学存在的重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 面对这一尴尬的情形,很多中外的文学研究都曾积极地参与到先锋文学的研究之中。国外的研究我们暂且不谈,仅就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种现状:大多数学者也是将研究目光投注在各种实验性的具体创作上,对先锋文学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归纳性的论述较多,系统性、理论性地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少;就先锋文学的某些方面、某些现象进行研究的单篇论文多,整体性、科学性的研究专著少。正因如此,十多年来,我一直没有放弃对先锋文学的跟踪和思考,也是希望在解开一些先锋文学中的艺术谜团的同时,能够为建构中国先锋文学的理论谱系提供一些思路。从2000年开始,受《小说评论》主编李星老师和副主编李国平先生的诚挚邀请,我在该刊开设了长达三年的《先锋聚焦》专栏,累计发表了关于先锋文学的探讨性文章18篇,共20万字左右。随后,我又在这个专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某些章节,尤其是对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思考,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现在的这部书稿,事实上就是我的《先锋聚焦》专栏和博士论文的再次综合和完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我长达十余年的先锋文学思考的一次总结,一次盘点,一次相对系统的自我归纳——尽管我知道,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尤其是我自身研究能力的限制,它可能还存在着某些缺憾,但是我想先锋文学还在发展,我的追踪眼光也没有中止,更进一步地完善它,还有着许多的机会。 在此书即将付梓之际,我要衷心地感谢我的硕士导师金汉先生、博士导师吴秀明先生的悉心指导,感谢《小说评论》主编李星先生和副主编李国平先生的不断鼓励,更要感谢《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女士为此书的出版所付出的心血,在此我向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和不尽的感激!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那些文学界的远方朋友,他们为我不辞辛苦地查购书籍、传递资料、提供思路,这份诚挚的友情,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洪治纲 二00五年二月于杭州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