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史诗般的小说。它忠实于史,又不拘泥于史。作者发挥了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塑造了渥巴锡大汗、达什汗、敦多克夫、丹京、苏珊、额海、阿思海、郭子重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了诸如俄罗斯官员、牧师、清朝使者……等生动的形象。犹如一部交响乐的四部曲。《梦》为渥巴锡大汗的诞生、成长做了铺垫。达什汗王是渥巴锡的父亲,他应该算作一个贤明的君主。着重描写了土尔扈特部落内部矛盾、与俄罗斯统治者—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斗争。这些矛盾错综复杂,盘根错节,揭示了为王之道:对内用人为贤,对外不向强敌低头。回归是土尔扈特部落人民延续了几代人之梦。此梦的实现,历史性的落在了新一代汗王——渥巴锡的肩上。《星》则写了以渥巴锡为首的一群东归英雄的事迹,他们的英勇、果敢和牺牲精神,是回归事业的保证。众星捧月非但不会削弱月亮的光辉,反而衬托出月亮的光彩。《日》则写了土尔扈特部落起义后,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义无反顾地前进。归途的艰险、环境的恶劣、俄军的凶残,不能阻挡住英雄们脚步。《月》是故乡明。英雄们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圣路四部曲第二部
星
东西方碰撞的火花,在渥巴锡和他的朋友们的心中潜移默化,他们成为热爱永恒与自由的灵魂。俄国侵略战争播下了黑暗的种子,土尔扈特部落收获了光明的星星,这种收获却是以八万子弟生命作为代价的。星星照亮了人民的心,他们打造了长枪和幌车,日寸刻准备着,为了爱,为了和平与自由,用灵与肉撞开地狱之门,朝太阳升起的故乡前进。
圣路四部曲第三部
日
渥巴锡和他的人民创造了最早历史记录以来,人类追求自由道路上伟大的长征。十六万多人离开了生活了将近一个半世纪的草原,他们用血与火战胜了风雪严寒、沙漠沼泽、芦荡狼坡;战胜了俄军围追堵截、民族离间、宗教挑拨。十万余人化作涅桨转世天国,他们经受了死亡与疾病的折磨,克服动摇和畏难情绪,走近了不朽的母性河流——伊犁河。
圣路四部曲第四部
月
土尔扈特部落人民生活在古老的国教国语之地,奠定了最后的灵原圣路,和故乡同胞共赏故乡月,故乡月真美。人民和祖国用情与酒欢迎史诗般的英雄;清政府却用防范备至来分而治之这些全世界最忠诚的公民;沙皇也妄图用特务拉拢、羞辱这群十八世纪最光荣的灵魂。渥巴锡为了人民的大我,牺牲了无数的小我,并化作了辉煌。
【第三十一章】
东归计
阿嘉库伦寺的钟声浩荡,传向远方。喇嘛们祈祷弘歌,腾起苍穹。嗖嗖的小北风整天都在伏尔加草原旋绕。还是中秋,冬天仿佛就走近了人们。达什汗新亡之后的汗王宫寒气袭人。
渥巴锡刚把身子坐在汗王宝座上,辛哥就大惊失色地报告:“渥巴锡大汗,奥兰和明兰两位老嬷嬷要上吊自杀,幸亏人们发现得早,及时救下来,总算倒出气来了。人们问她们为啥自杀?她们只是流泪,一言不发。额海老汗后直给她们说好话,表示一百个道歉,一千个对不起的。斯琴汗后要向她们下跪赔不是,问她们:‘有什么不周之处,为何自杀?’奥兰和明兰急得鬼打架似的,坚决不让斯琴汗后跪,说是她们别有原因要自杀,与汗后宫哪个人都没有关系,她们要叫你去,向你诉说密之又密的大事。额海老汗后吩咐:就是不管你有多忙,都要回汗后宫一趟。”
渥巴锡一听奥兰和明兰两位老妈妈要自杀,泪水差点儿流下来,渥巴锡从小到大,奥兰和明兰待他如亲儿子一般,一想到这儿,一股恋母之情油然而生,他不由得三步并作两步向汗后宫奔去。到了老嬷嬷房间,奥兰和明兰就说:“有万分机密要报警大汗。”渥巴锡手一抬,大家会意地依次退出。
奥兰道:“我今天来汗后宫前,丈夫对我说,昨天有人非常奇怪地请他和明兰的丈夫吃酒席,酒足饭饱之后,却威胁他们一夜,立逼着我们的丈夫答应,让我和明兰,今天相机在你的茶中、饭中、酒中下毒,将你毒死。他们说,你一上台,就要向老百姓发难,一是向牧民加收牧业税,由现在的十抽一税,增为十抽二税;二是向人民每年征收十卢布的人头税;三是向学生征收学费,向家长征收教育费。你的目的是搜刮民脂民膏,以完成你荒唐的十梦大计。如果不毒死渥巴锡,土尔扈特将永远不得安宁,我们两个老女人也将碎尸万段,死无葬身之地。我们怎么能做这种事呢?我们亲你胜过我们的儿女,你是我们的心头肉,我们决不会相信你收税收费的那些假话,我们早得知你一上台就要减税减费。坏人这样造谣,是在用刀子扎我们的心窝子啊!我们的男人都是老实巴交的人,实在斗不过那些万恶不赦的强人。我们为了保护你,想了个万全之计,不如我们自杀而死。一可以保我们全家平安无事;二可以在我们死后,保你明日顺利登基。等你一上台,谣言不攻自破,就风平浪静了,他们下手也晚了;三是我们手中都攥着绝命书,我们相信你会来为我们扶灵的。你会弄清真伪,使你警觉起来,不至于受害。我们是想出这个下策来救你呀,以我们的死,换来你的登基,换来土尔扈特的安宁,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渥巴锡想叫人逼得都要自杀了,冤枉还顾不过来,还这样细心诚意地为我着想。何不早告诉我,或者告诉我母亲和斯琴,也能替你们宽心摆平了,我们也会日夜防备那些强人,也不至于这样差点儿把两条命都搭上。想着就对奥兰和明兰说:“两位妈妈,你们也不必想这个想那个。从小你们亲我疼我,我心中自当你们是我的亲妈妈,你们这样做,就是死一百次,那伙阴捣捣的人也不会放弃加害我的阴谋。幸亏人们救下了你们,使我备感宽心。当然你们自杀也是无奈的实情。搁在我身上说不定也会这样做。妈妈尽管养着,我让人日夜守护着你们和你们的家人,待我把那些强人收拾了就是。”
奥兰道:“大汗,我们两个没有多少文化,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遇事总是抹不开,想不到的。你这一说,我们心里都亮了,以后遇事往高里想,大里想,再也不做麻缠难烦你的事了。”
渥巴锡喊:“来人。”辛哥进来。
渥巴锡道:“立即派二十几人把两位妈妈和她们的家人重点监护,要是她们有半点儿闪失,我拿你们是问。叫巴木巴尔、恭格马上到汗王宫专议此事。此事要及早破案,给汗国人民一个满意的答复。两位妈妈自杀的事,只限于汗后宫的几个人知情,要严格保密,不得外泄,以免动摇民心、军心、佛心。”
渥巴锡刚处置完奥兰和明兰自杀事件。陶门河、巴伽、公明三位老臣,图斯拉其、郭子重两位老师,已在汗后宫等着议事。渥巴锡刚落座,洛桑丹增、额海也让陶门河派人叫来了。
陶门河道:“达什汗临终遗嘱,在他逝世之时和渥巴锡将登汗位之时,为防土尔扈特汗国不测之变,外部乘机入侵,要将汗国三大万户长和十二个千户长动一动,还要将管内务的头目换一换,达什汗委托我们七人帮渥巴锡办理此事。”
额海道:“我一个女人家,对国家内外大事知之甚少,而且我们土尔扈特自古有法典,土尔扈特女人一直是不干军、不干政、不干法的,陶门河你也是一位老臣,你说话得有凭证,方能服天下人心。”
陶门河拿出了达什汗临终遗诏,给大家看了。
公明道:“达什汗是土尔扈特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现在世界上女的都在当政、当师、当皇的。俄国伊丽莎白女沙皇一当政就是近二十年,现在又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沙皇当政。达什汗根据时势改革了土尔扈特陈腐的法典,我看改得好,而且额海汗后是人民公认的土尔扈特大智大勇汗后,达什汗让她问政、问军、问法,我们服。”
大家都说达什汗这条改得十分英明,都同意额海问政、问军、问法。
陶门河道:“根据达什汗遗诏,‘为保渥巴锡登基万无一失,陶门河全权负责军队换防和内职调配。将以达什汗遗诏名义颁布下去,在这非常时期,有不听令的,格杀勿论。事关国家大政安全,要以铁的手腕临变处置’。”
大家宣誓:“遵守遗诏,坚决支持陶门河,请渥巴锡大汗登基。”
陶门河下令:
多尔济临时调往萨尔拉城担任万户长;
公明到伏尔加格勒担任万户长;
敏津在萨拉托夫担任万户长;
只准本人带百名随从赴任,不准带军队和兀鲁思前往。
恭格到卡梅申担任千户长;
默门图到赫巴图镇担任千户长;
舍楞到奇尔卡担任千户长;
巴木巴尔到蒙巴镇担任千户长;
其余八大千户都一一换防,只准带五十名随从赴任,不准带军队和兀鲁思前往。
P1-4
写这部史诗般的小说,是我少年时代的梦,三十来岁打腹稿,五十岁定稿,反复修改八年才出版。
一九六0年底,我十二岁,在焉耆邮局帮人写信挣点钱度年关。写一张信纸才五分钱。有个土尔扈特老人给北京的儿子历述了东归英雄的史迹,我只写了一张信纸,他却给了我一角钱。我高兴地亲了他一口,我既挣了钱,最重要的又听了民族历史,怎么不高兴万分呢!
一九六二年我参加工作,在库尔勒北山放羊,和我一起放羊的一位叫道尔加拉的少年,他详尽的给我讲述了他的土尔扈特先祖回归故乡的历程,我又一次被深深地感动了。
一九六六年因工伤和土尔扈特满楚克札布汗王,同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四医院,他在脑子稍微清醒时,断断续续地给我叙述了土尔扈特辉煌的圣路,使我感动得好几夜失眠。
一九八0年前后,我读到了《土尔扈特诸汗传》、《阿斯特拉罕卡尔梅克档案》、《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史稿》等一大批介绍土尔扈特东归祖国的中外史料。当时就给小说白天打腹稿,晚上写了撕、撕了写,或写了烧,烧了写,直到一九九八年初才写成这部小说,交新疆人民出版社审阅。先后历经多家出版社审读,二00二年五月交民族出版社审改。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大正先生、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晓明教授、人民文学出版社赵清波先生、长江文艺出版社周百川先生、河南文艺出版社王国钦先生、新疆人民出版社李玉新先生、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杜芳清先生、新疆大学出版社周轩先生、新疆作家刘渊先生,他们审议了一部或四部,并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在此深表谢意。
民族出版社欧光明、马非、忽斯乐、万喜、塔并、张宝锁、哈斯、王一之先生为提高本书的质量进行了认真的编辑审改,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土尔扈特后代、北京民族画院特邀画寥、和静历史博物馆馆长林岱先生为本书做了插图,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央民族歌舞团桑布拉先生、李慧淑女士;民族出版社禹宾熙社长、甘玉贵副社长、张德海先生、方小燕女士、罗焰女士、浏兰女士为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热情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中 子
2005.11.18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