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多年广涉中外史书,研究史料之心血。科学地运用现有的考古实物和文献资料,将历史与现实辨证地结合在一起,从农村、农民、农业三位一体的视角,清晰地再现了自上古时代起,我们的先祖们为了追求幸福生活所做的艰辛劳作和取得巨大成就的恢弘历史,揭示了“三农”与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渊源关系。
作者由古而今、从宏观到微观、集学术性与通俗性于一体、“述”必有据、“作”而新颖、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而又不拘泥于成说的思辨和表述方式,不仅使其新著给读者以深刻的哲学启迪,同时也具备了明显的可读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农民的传统生活 |
分类 | |
作者 | 国风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多年广涉中外史书,研究史料之心血。科学地运用现有的考古实物和文献资料,将历史与现实辨证地结合在一起,从农村、农民、农业三位一体的视角,清晰地再现了自上古时代起,我们的先祖们为了追求幸福生活所做的艰辛劳作和取得巨大成就的恢弘历史,揭示了“三农”与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渊源关系。 作者由古而今、从宏观到微观、集学术性与通俗性于一体、“述”必有据、“作”而新颖、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而又不拘泥于成说的思辨和表述方式,不仅使其新著给读者以深刻的哲学启迪,同时也具备了明显的可读性。 目录 1 中国传统的过农历大年 1 2 年节的起源和性质 4 3 人间苦乐与过年 6 4 驱傩迎腊 8 5 傩舞与腊祭 10 6 送灶与围炉 12 7 从桃符到春联 15 8 年饭与年酒 18 9 过年的禁忌与祭祀 20 10 民间的拜年与官家的典礼 22 11 过年七日 24 12 元宵节的来历 26 13 宋代闹元宵的极盛 28 14 元宵的灯与灯谜 30 15 中国的传统节日 33 16 回首故国话清明 36 17 清明节的祭祖扫墓 38 18 清明节扫墓的各种形式 40 19 扫墓习俗中的“纸钱”与插柳 43 20 清明节的娱乐游戏 45 21 五月五日话端午 48 22 端午节的其他象征意义 50 23 端午节的饰物及习俗 52 24 白蛇传与钟馗像 54 25 吃粽子与划龙舟 56 26 月到中秋分外明 58 27 月宫与《霓裳羽衣曲》 60 28 中秋节团圆拜月 62 29 赏月观潮 64 30 中秋望月吟诗 66 31 九九佳节重阳时 68 32 “落帽参军”与“白衣送酒”的佳话 71 33 佩茱萸与食供花糕 73 34 赏菊花与饮菊花酒 75 35 团圆节 77 36 礼法、秩序与亲情——中国传统家庭的长幼之伦 79 37 亲属称谓与避讳 8l 38 古今亲属称谓的转变 83 39 中国一般的亲属称谓图 85 40 中国特殊的风俗——“避讳” 87 41 伦理道德的教化与实际性 89 42 父子关系与伦序 92 43 倚门倚闾,出告反面 94 44 长幼关系中的礼与情 97 45 母子间的关系 99 46 兄弟关系与伦序 102 47 夫妻关系的衍生 105 48 夫妇关系与地位 107 49 乡里社会的长幼之伦 110 50 崇敬长者和尊师重道 112 51 长幼之伦施行的原因 115 52 琴瑟和鸣——历代的婚礼 119 53 婚姻的初态 120 54 礼制的产生 123 55 婚姻礼制发展的完善 128 56 历代的各种婚姻异象 131 57 婚仪与婚俗 133 58 婚龄 134 59 议婚 136 60 定婚 138 61 成婚 140 62 完婚 144 63 婚姻关系 146 64 夫妇之义 149 65 再嫁与守贞 151 66 离婚 154 67 传统婚制的演变 157 68 慎终追远——历代的丧礼 159 69 上古丧葬观念与丧葬习俗的形成 160 70 商周“尚鬼”与“尚文”的丧葬礼俗 164 71 “列鼎制度” 168 72 大传统——儒家丧礼的完成 171 73 儒家丧礼的服制与仪式由来 174 74 儒家丧礼的实施与修正 176 75 佛道对民间丧礼传统的影响 180 76 丧礼大小传统的融合 187 77 三教思想融合的表现 190 78 宋代以后的“火葬” 193 79 俎豆馨香——历代的祭祀 196 80 祭祖的起源 197 81 周人的崇拜祭祀之礼 199 82 两汉时期的祭祖 202 83 祭祖传统的沿袭 206 84 宗祠的出现 208 85 社祭 210 86 社祭的起源 212 87 民间社祭的出现 216 88 城隍神的产生 219 89 土地神的产生 221 90 祭天 225 91 祭天与王权的结合 22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