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死的幻觉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白玛格桑仁波切
出版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佐钦大活佛白玛格桑仁波切以通俗流畅的语言、以无尽的慈悲之心向我们阐明了佛法的深密要义,并依据佛理揭示了宇宙世界中的许多奥妙。其中包括生命的奥秘、灾病的起因、如何消除烦恼的方法等等,还探讨了有关死亡和死后的灵魂去向问题……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活佛藏传佛学著作!

目录

编者导读1

译者的话1

序 我和我生长的地方1

第一章 昨天和明天的尽头1

第二章 生命的奥秘16

第三章 无常的人生29

第四章 未来的神圣事业43

第五章 微妙正道的路径h 58

第六章 内在的寂静甘露72

第七章 迈向恒久快乐的步伐83

第八章 魔术游戏般的无常90

第九章 虚妄和欺骗100

第十章 三苦囹圄106

第十一章 永恒解脱的指路明灯115

第十二章 如意宝藏123

第十三章缘起因果的规律127

第十四章 西方极乐净土132

第十五章 正确永恒的微妙皈依137

第十六章 微妙心宝146

第十七章 清静的明月155

第十八章 无量福源160

第十九章 殊胜身供施166

第二十章 取得如意妙果的捷径--上师相应法169

第二十一章 临终的和合往生184

第二十二章 死亡征兆--时间明镜200

第二十三章 赎死与延年长生207

第二十四章 无常的死亡之路213

第二十五章 除灭二取迷妄顽症224

第二十六章 无念气轮229

第二十七章 修炼三门的要法233

第二十八章 根除轮回的污秽种子240

第二十九章 无动寂静的禅定244

第三十章 脉、气和明点的作用250

第三十一章 成熟灌顶的重要陛256

第三十二章 大圆满总纲260

第三十三章 面对新世纪的话265

试读章节

在这里,我要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同胞讨论与我们密切相关的重要大事--我们从哪里来?中途驻栖何地?最后会去到哪里?就在我说完上面几句话之后,"这里"二字已经成了过去,它将随着一瞬即逝的人生时光渐渐远离现在而去。

当我们追忆过去的时候,首先得回过头来看一看,让时光倒流一次,这时我们将会发现"时间"就像滚滚流动的河水,永不停止等待;"时间"又像吞食一切的大魔,对谁都不讲情面、不发慈悲。我们可以从今天早晨追溯到昨天,从昨天追溯到前天,从前天一直追溯到去年,再到前年……当我们把日子往后退到自己出生的那一天时,自己今生今世的昨天便到了尽头。但是,如果再继续往后,虽然不是自己今生的昨天,可是还有其他人的昨天,这样,要想把昨天的尽头找出来,谁都无法做到。

如果让时光倒流到很多亿年前,我们可以找到地球形成后开始有人类的那一天。可是再去追寻人类的来源,以及外器世界和内情众生的究竟源头的话,除了查找有无灵魂的存在之外,我们还需要找什么呢?如果有人要谈世间万物的成、坏变化的话,那么所有的物质都处在一刻不停的变化之中,所以这根本就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在这个地球还没有形成之前,从时间方面而言,"昨天"是一直存在的,可是昨天的尽头却总是没有着落,这个昨天也可以说是另外一个已经形成的星球的昨天。不过,除了地球之外,这个宇宙中还有多少星球呢?由四大--地、水、火、风四个元素构成的星球能不能统计出准确的数目呢?可以肯定的是,宇宙是无限的,无限宇宙中的星球数量也应该是无限的。容纳无数星球的宇宙空间,我们把它称为虚空。现在的科学技术虽然很发达,但要测量虚空的空间大小,目前还根本无从下手。同样,要想真正查明无数星球的成、住、坏、空过程和这个地球的最初形成与最后坏灭过程,我们也无从下手。

在这里,人们有必要思考和研究一下佛经中阐述的"一粒微尘中含有诸佛刹土"等不可思议的理论,博大精深的佛家论说的确能够帮助我们解答不少难题,佛教祖师释迦牟尼明确地告诉我们一句真理圣言:"无间流转的轮回没有开始"。无论我们人类怎样顽固,怎样坚持己见,如果不去想想这句话的深刻意义,那么谁都无法避免犯一次大错误,因为事实就是--轮回的确没有开始。

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明天"。要想找出明天的尽头,首先要从明天的明天"后天"找起,当我们找到自己死亡的那一天时,自己今生今世的明天便到了尽头。但是,再往后还有其他人的明天、地球的明天和整个宇宙的明天……这样不停地找下去,结果就是--明天也没有尽头,从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轮回无终末"这个真理。P1-2

序言

感谢您选择了西藏人民出版社奉献给您的产品!

在藏传佛教著作史上,历史地留下过许多大师们的光辉著作,形成了属于藏传佛教大师们代代相承的写作风骨,信、雅而且平和、慈悲。往往让人回肠百结,大师们的眼界往往是人类的,而非狭隘的和攻讦的。但是在近来的著作史现实中,在一些所谓活佛、教授的笔锋下,出现的情形更多的恰恰是狭隘的和攻讦的,执缚自不必说,而且在损益着那种来自历史的高雅和平和,堪任藏传佛教今天的精神实质?当然不会的。

《生死的幻觉》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时,我们又看到了藏传佛教对于人类的基本眼光和深切慈悲,无论您处于崇信,抑或审视,亦或浏览,甚或了解,在《生死的幻觉》中您可以看到来自藏传佛教著作史上的大师们的风骨余韵在今天的展示,没有紧张和生涩,像《米拉日巴道歌》那样流畅,像布敦大师的《佛教大宝藏论》那样亲切,还像五世达赖喇嘛的《西藏王臣记》那样属于浪漫主义的胸怀,最为可贵的是,像宗喀巴大师的著作那样充满着理性的理信元素,这一切美好都可以在声称自己脱却活佛的衣钵仍然是一位极普通的人的活佛白玛格桑仁波切所著的《生死的幻觉》中得到了极细微而且深远的体现,如果说在今天的出版界,什么样的书籍可以正本清源地能够给出藏传佛教著作史上的人类关怀和慈悲态度的话,只有这部《生死的幻觉》能够更准确地把源自历史和经典的美好以现代佛学著作文本的方式让细致的心灵感觉得到。难能可贵!

最为可贵的是涌溢于作者笔锋下的对于故乡的热爱、对于母亲的敬爱、对于佛学的纯净热忱是近来的佛学著作中更为少见的,也就是说,在作为活佛的佛学著作中,我们看到了深刻的人本主义的精神内蕴和同样深刻的只有在佛陀在世时所演佛法本母中才可以看到的对于人的真诚关注,这也是佛教在法流的源头和今天形成的关于现实的人的真正精神关怀。阅读《生死的幻觉》,这是您看到其意义所在必须的支点。仅此附赞!  面对《生死的幻觉》,无论您是唯物抑或唯心地阅读或闻习这部佛学著作,您感觉着这样那样的生活和德行之美时,您还需要一个支点,宗教从我们的阅读体验来说,它实际上是人们对自己的感性情绪的异常冷峻的表达,当其以体验主义宗旨言说着人时,其实它并没有离开我们很远,只是方式无论是教义的抑或人文的,对我们来说有些儿遥远。她也在努力地接近着人和人类本身,这时,您看到的是人类关于自己的历史经验,这个唯物的支点与世俗和宗教无关,而是从人类角度欣赏宗教时,您所必须的人类支点。因为我们和活佛仁波切一样在真切地活着。

《生死的幻觉》带着扑面而来的清新雅致来到您面前时,那是我们努力地为您献上的文化精餐,愿闻喜乐!

附:对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热忱付出劳动的诸位表示感谢,尤其是微机室的丹增先生为版式整合而作出的努力!

编者

2005年4月4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