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安妮日记》之后又一部反映“二战”人性美的奇书,尘封60年的书信与插图展示了作者的情爱与才华。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作者寄给妻子的上百封书信,漫画和素描,记录了日本投降前作者在中国乡村和城市生活的17个月,还有在上海与战争幸存者们度过的那段短暂的和平时期。在书中,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美国人和欧洲人,可以领略到中国军民表现出的令人惊骇的勇气和壮举,还可以体会到作者在当时情景下的伤痛与幽默,以及对妻子深厚的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最亲爱的洛蒂(一个美国大兵写自60年前的中国战区)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卢·格里斯特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继《安妮日记》之后又一部反映“二战”人性美的奇书,尘封60年的书信与插图展示了作者的情爱与才华。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作者寄给妻子的上百封书信,漫画和素描,记录了日本投降前作者在中国乡村和城市生活的17个月,还有在上海与战争幸存者们度过的那段短暂的和平时期。在书中,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美国人和欧洲人,可以领略到中国军民表现出的令人惊骇的勇气和壮举,还可以体会到作者在当时情景下的伤痛与幽默,以及对妻子深厚的爱! 目录 致谢 序 中文版序 一个战时新娘回忆60年前和丈夫往来中国的通信 前言 写自印度的邮件/1 登陆印度/3 写自中国的邮件/35 飞越“驼峰航线”来到中国/39 写自贵阳的邮件/63 嫁为中国人妇的美国同胞/65 写自马场坪与青溪的邮件/75 在中国作战指挥部的乡村生活/77 去昆明执行秘密任务/105 团结有力量/121 写自柳州的邮件/135 废墟中的柳州/137 日本投降了/161 奔波,奔波/171 写自东方明珠上海的邮件/195 过上了甜蜜生活/199 洋鬼子来了/211 犹太贫民区见闻/225 写自中国战区总部的邮件/237 不只是生存/239 农村狩猎记/253 邮件:出上海记/269 感谢时光飞逝/271 这么多美国大兵申请结婚/283 洛蒂的醉人唱片/293 更加熟悉中国文化/303 最后的中国记忆/317 后记 试读章节 我最亲爱的洛蒂: 今天收到你寄来的一个邮件,一看寄信人我就像中了奖一样高兴。但掂了掂包裹,有6盎司重哪!“洛蒂出事了?为什么要给我寄一封重达6盎司的信?”我急忙拆开,原来里面是我要的6盎司信纸。简直不敢相信,在有着悠久造纸历史的国家里,纸却如此缺乏。可如今这里除了人之外,什么不缺呢。 我还接到一封阿瑟·梅斯奎特写的信,告诉我第7中等修理公司已经被派往欧洲了。要是我一直待在那里,结果该有多么不同啊。我们可能得推迟结婚,想起来简直是太可怕了。感谢命运的力量。 回到有关纸的话题上来吧。我参观了本地村子里的一个小造纸厂,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中国人的创造性:他们把稻杆、木头和其他纤维磨成粉,放在一个大水盆里做成纸浆。工人把一个筛子放在略低于水面的位置,把滤出的纸浆尽可能平整地铺开。然后压上另一个筛子,将纸浆中多余的水挤出去,接着将脱水的纸浆放在晾晒架上晾干。我不相信这样的办法可以造出最好的纸,不过,上等水彩纸的生产过程确实与此类似。随信附上一些当地生产的纸,那上面的纤维和碎屑清晰可见。如果用它擦屁股,可能磨得有点痛。 士兵俱乐部也在画壁画装饰墙面,那边的艺术家今天过来看我。我很高兴我们能彼此沟通想法。我还应邀为军械团体的一份出版物画插图。这一切都告诉我,在中缅战区有很多美国大兵。 我的壁画工作已接近尾声,“康康舞女”系列已经完成了。我试图使它有些动感,在任何位置和角度观看,观看者的视线都会被带到角落里最后一个舞女那高高踢起的大腿上。这看上去具有动画效果,特别是当观看者喝醉的时候。 显然,我的帐篷是个私密的小空间,这引来了不少来访者到这里尽情交谈。有两个大兵常来这里,他们都是大好人,一个正设法回家,另一个想当官;一个要充分利用这段经历的价值,另一个只想离开这里。这都合情合理,无可非议。我无意干预他们的私事,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说出了各自的家庭问题。我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也没人能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没必要假扮心理医生。 看着人们如何为各自的理想而奋斗,真是很有意思。那个快升二级准尉的大兵有段时间牙没了!他一定是在带假牙套时把它们弄断了。大约一个星期前,他来借我的美国候补军官学校的笔记学习,他开口说话时,用手捂着嘴,没有牙齿让他感到自卑。但今天,他蹦蹦跳跳地进来,兴高采烈,手舞足蹈。 “你好,中尉!”他冲我龇牙咧嘴地笑,仿佛变了个人,面容、心灵和精神都绽放出光芒。接着,他说:“打扰一下,我得让你看看我的牙。” 这让我想起我在印第安隔离村的最后几天,当时我与牙医官商量,请他把我的两颗下门牙补平。起初,他说军队有政策不让做牙齿美容。但在我的反复请求之下,他同意帮我补好牙,这样,向海外派出的是一个没有缺陷的、能大大方方笑的大兵。为此,我非常理解这位二级准尉朋友的心情。 我看了一部由爵尔·马克利和何伯特·马歇尔主演的电影《别看》。这部片子除开最后的“剧终”之外,真的是最好“别看”。明天再跟你聊。爱你。 P114-P115 序言 燃烧在爱情和战火中的文字 赵启正 结识格里斯特先生是在2002年10月。那年为举办“历史的记忆”系列活动,我去美国访问。随行的有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休斯顿总领馆发言人的徐英同志。他把格里斯特先生的书介绍给我,我便成了出版此书中译本的推荐者之一。 格里斯特先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是一位年轻的美国军械师。1944年圣诞节前夕,他告别新婚仅4个月的爱妻,先乘船登陆印度,再飞越危险的“驼峰航线”,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为了排解远方爱妻的孤寂和担忧,在17个月里,他写下并设法寄出大量信件,包括大量根据所见所闻创作的漫画和速写。这些图文并茂的记述令人感慨良多。 本书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场场历史活剧。读者会感受到扑鼻的战争硝烟,亦会领略到中美军民并肩战斗的友谊与合作,勇气和幽默。他看到农民的艰辛、妇女的痛苦、耕地的水牛、尘土飞扬间上演的戏剧、路边卖糖人的小贩、来来往往的黄包车、令人应接不暇的通货膨胀,还有那碾出机场的石碾子。他发现国民党对“剿共”比对抗日更有兴趣,他目睹“抓壮丁”,他还看到国民党的“饿兵”如何乞讨。他记载了自己夜访一位嫁到中国贵阳小镇的美国才女的经历,也谈到罗斯福总统一家从祖辈起就与中国有交情。 通读译稿,觉得本书视角独特,图文并茂,情感丰富,内容厚重。我以为,此书对读者尤其对年轻读者会有吸引力。旧时中国的情景早已烟消云散,而格里斯特先生的文字和图画让人们得看过往烟云,记取历史沧桑。60年前由于空间距离,格里斯特先生对中国之种种颇有感触;60年后的今天,读者也许会因为时间距离而同样感到一种冲击力。 过几天,格里斯特先生和夫人洛蒂就要来华参加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活动了。我期待着再次见到他们。 2005年8月24日 后记 1984年,洛蒂和我来到中国,想看看我1945~1946年在信中跟她提到过的那些地方。我们从香港飞到云南,想先看看中国的西南部。当飞机在机场降落时,我们看到机窗外的层层稻田,似乎从1945年以来就一直未改变过。机场上有许多条跑道,我相信我们坐的飞机降落的跑道就是39年前我亲眼目睹正在修建的那条。后来我才得知,当年修建的跑道只有一条保留了下来,因为它们太窄太短,无法承受今天这么大的飞机。 我们住的饭店离城市广场很近,步行就可以到。城市广场是当年士兵练正步走的地方。如今,那里有上百人在晨练,打太极拳。整个城市很干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孩子们衣着整齐,服装色彩各异,不再像过去只有蓝黑这两种单调颜色。食物丰富,找对了饭馆,就能吃到制作精美有艺术情调的菜肴。 滇缅公路从昆明到贵阳的路段由一个色彩绚丽的路牌标示。我想那就是我曾走过无数次的地方。 我们来到郊外的农村,发现田里依然使用人粪作为肥料,这证明放弃一件好东西可不容易。我们参观当地的市场,那里出售的都是用这种传统方法生产出来的产品。许多年龄大的人依然裹着脚,尽管这种习俗几代人之前就已经被废除了。扁担依然沉甸甸,满载货物的手推车依旧靠人力缓缓前行。 接着我们去桂林,它就在柳州的北面90英里处,这使我们有机会看到喀斯特地貌,看那些奇形怪状的山。这些山位于城市的东边,就在漓江边上。在那里你才领略到为什么几个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激发着中国诗人和画家的创作热情。在漓江上游的一个小村庄里,洛蒂找机会试着用扁担挑起两个粪桶。这比我当年所做更具困难性和争议性,倒不是因为那动作不好看,而是因为那气味太冲了。反正面子还是保住了,为了让她感到好受些,村里的人都冲她友好地笑。进入桂林的一个山洞时,我想起我在柳州参观过的要塞山。与柳州的做法相同,当年的难民把这些溶洞当成避难所、印刷厂和医院来使用。 我们一到上海,就被接到位于西郊的国宾馆下榻。我们有幸住在1975年基辛格陪尼克松总统来华访问时住过的那个套房,享受宽敞套房、超大浴缸。服务员为我们准备了美式晚餐——汉堡包和炸薯条,作为我们每天都吃当地菜肴的调剂。 逛上海闹市区要沿街而行,那些街的名字早巳从洋名改为中国名了。南京路,这条横穿这个城市的主街,还保留着原貌。在南京路与外滩交叉的十字路口处,导游让我和洛蒂用20分钟找到我原来的住所汉密尔顿公寓。我记得它就紧挨着外滩,我们步行没多久就找到了。风尘岁月已使其楼面变得发黑,跟我那些愉快的记忆对不上了。如今它变成了一座商业大楼,楼内几个员工好奇地向外看,就像39年前的我看着外面许多游行示威的人一样。 一辆旅游大巴很快把我们带到苏州河,让我们再看看我当年的另一处住所百老汇大厦。如今它已经是一个政府办公大楼。今天。苏州河岸边停靠着的不再是“水上生活之家”小舢板,虽然小舢板依然可见,但它们变成了商船。我们看到它们被一个动力驳船拖着向上游行驶。原来的英国领事馆,如今是一家友谊商店。这是中国人发明的将外国人带到那里让他们花钱消费的地方。 我们参观杭州时,发现这个城市没有什么变化,西湖依旧占据着它的市郊。但还是能看出1979年结束了的那场文化大革命的影子。我拿出1946年拍的一些庙宇和碑石的照片给导游看,并提出若有机会想再看看这些地方。他告诉我,有好些已无法看到了。开始,我以为那是他们的旅游政策,只让我们看他们想让我们看的东西。但接下来他就向我解释其中的原因:文化大革命破坏了许多这样的碑石,有些地方正在修复之中。他还为此向我道歉。后来。我们看到了这一事实。 我和洛蒂后来去参观了北京、西安、洛阳和苏州,结束了这趟令人愉快的旅行。当兵时,我没有去过这些地方。因为没有时间,而且当时对飞行的恐惧感大于想看这些地方的兴趣。不管怎样,与洛蒂一起,履行我39年前的承诺让我感到极为快乐。 由于我们对中国深深迷恋。并且不断在新闻中听到有关中国的消息,我们选择在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的30天前,带着我们十几岁的外孙女希瑟重返中国。我们重新参观了几个在1984年去过的地方。其中包括北京、苏州、西安、桂林、上海,还去看了长江,但是没有去中国的西南部,我们想把在1984年所见的中国西南作为永久的记忆珍藏起来。从这次的旅程能明显看出中国正在成为现代化强国,目前的政府决心通过规划设计保留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古老文化。从现在的中国依然能看到它的过去。 在保留古老文化的同时,未来正通过现代化的楼房、公路、桥梁、大坝和其他基础设施展现出来,所有这些都成为中国织锦上的一部分。在全国各地,大吊车在忙着拆除破旧建筑。取而代之的是拥有更多功能的现代化建筑设施。人们比我们1984年看到的还要富裕。与战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令人震惊。 想要记录我1946年的上海住所百老汇大厦,从外滩给它拍张照片。可不容易了,因为它周围出现了许多更新的建筑。今天没有人愿意住在那里,世界级的饭店经营者们为客人提供了更好的住宿和膳食。 我们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相信它应该是每个游客的必来胜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