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以红军四渡赤水为题材的长篇纪实小说,共18章20万字。作者采用了近年来新发掘的若干珍贵史料,用写实的笔法,艺术的再现了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堪称“千古绝唱”的“四渡赤水”之战,让读者去感知距今已70载的那场战争的可歌可泣以及波谲云诡。该作集中表现了红军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及领袖们的大智大勇,是红军战争史中一部难得的军事体裁小说,是一部生动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书,还可供学生作研究性学习参考之用。该作是继“长征三部曲”即《命运》、《危亡》、《曙光》之后,石永言先生的又一部力作,值得一读。
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精彩活剧,得意之笔,这是一部以红军四渡赤水为题材的长篇纪实小说,共18章20万字。作者采用了近年来新发掘的若干珍贵史料,用写实的笔法,艺术的再现了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堪称“千古绝唱”的“四渡赤水”之战,让读者去感知距今已70载的那场战争的可歌可泣以及波谲云诡。
当晚,毛泽东在沾益县境得知军委前梯队通讯连截获敌人这如许的宝贝,即赴周恩来住的地方拜访周恩来,毛泽东关心的是那十万分之一的云南地图。
毛泽东一见周恩来,便哈哈大笑:
“恩来呀!我们已经到了云南,可是敌人的东西还在朝贵州运,反其道而行之,背道而驰,有意思!有意思!”
“老毛,车上的东西可多呀!薛岳享受不到,却让我们享受了!”
“我们正在滇境活动,这云南地图可送来及时喽。”
“这地图薛岳说什么也看不到了,让我们替他看。”
“恩来呀!过去三国时刘备入蜀,系由张松献地图;此番我们入滇,则有龙云献地图!”毛泽东讲完嘿嘿笑了起来。
1935年4月底,红军主力胜利人滇后,分向沾益、马龙、寻甸、嵩明等地前进。龙云因滇军仅有的六个旅主力早已东调入黔,可以说只身坐守昆明空城,只有卢汉指挥的一些团防警卫部队担任守备,十分恐慌。急得蒋介石只得调薛岳兼程驰援。也真有趣,不久前,当红军扬言要袭取贵阳时,蒋介石急调滇军孙渡部队驰援保驾贵阳;此时,当红军兵临昆明城下,蒋介石又急调贵阳的薛岳星夜兼程,驰援滇军,保住这大西南的边城。蒋介石的部队,一会儿忙着东调,一会儿又急着西调,仿佛在接受红军的指挥。不料红军甫抵昆明附近,遥遥地向昆明挥挥手,未及说一声再见,又转身向昆明西北疾进。弄得蒋介石云里雾里,真不知红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根据红军去向窥探,这时的蒋介石如梦方醒,方知红军真正的企图是强渡金沙江无疑。于是便急令薛岳率各纵队跟踪北追,可是却也大大掉队,只得在红军的屁股后面捡烂草鞋。蒋介石向追剿各部下达命令,妄想将红军消灭于金沙江以南地区,不让红军过江。他以李韫珩部经会泽向巧家北追外,其余主力经寻甸、禄劝、武定向元谋尾追。此外他又分电西康的二十四军军长兼川康边防总指挥刘文辉,派兵扼守金沙江各渡口进行阻截。将渡口船只,统统送往北岸,以严加控制。他还命令空军每天在巧家渡口、洪门渡口、皎平渡口、龙街渡口进行侦察,防止红军渡江北上。
当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嵩明、寻甸等县城后,即利用有利时机,在金沙江沿岸国民党军兵力空虚之际,乘隙向金沙江挺进。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军委及时致电各军团首长,作出《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完成三个月前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渡江北上之未竟计划。通过三个月以来的迂回苦斗,通过三个月以来的运筹帷幄,转了一个大圈,红军终于要去完成渡长江北上之战略方针。
毛泽东随军委纵队来到金沙江畔的皎平渡渡口边,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很有几分感慨。金沙江为长江上游,在四川、云南境内,均称金沙江,至四川宜宾而称长江,亦称扬子江。毛泽东站在江边看着部队忙着作渡江的准备,虽很忙碌,却井井有条。他瞩目江之两岸,尽是高山峻岭,悬崖绝壁。群峰嵯峨,千奇百怪,状甚可怖。正是夕阳西下时分,残照映壁,峰峰如金。江水在高岩之下奔流,涛卷怒浪,飞流直下。时值初夏,云南的气候已经有几分热了,而身居河谷,毛泽东更感到似乎有点炎热难当。毛泽东浑身有一种告别寒冬暖洋洋的感觉,特别是在此时后无追兵的“悠闲”情致下,目击澎湃的江水拍击着高岸,便在他如海的心胸中回荡起一种“金沙水拍云崖暖”的诗情画意来。这时的毛泽东,真想写一首关于西征的诗哩,连同他自去年秋天突围出来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他所跋涉过的万水与千山。他的胸中立刻涌动起一种万死千难也难不倒英勇的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来,他决心要与身边的战友,领导这支铁流,排除千难万险,继续战斗下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P302-304
中国革命战争的千古绝唱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途中,于云贵川接壤处进行的四渡赤水之战,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树起了一座以弱军战胜强敌的丰碑。红军将领萧华作词的长征组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早已唱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但在已经过去了的岁月里,或因历史资料的挖掘所限,或因研究的不力,或因政治方面的原因,便或多或少对此战役有所神化,在一定程度上对这场既是威武雄壮也是惨淡经营的活剧,有意或无意地简单化了。似乎生死攸关的遵义会议一开,毛泽东上台为中共领袖,红军从此便牵着敌人鼻子走,处处主动,来去自由。3万左右贫弱的红军,面对强大的40万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仿佛“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难道残酷的历史,真如此乎?
冒死犯难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惨遭重创的红军,濒于绝境中冲出十多倍强敌的重围,如果没有正确领袖的指引,没有一群对中国革命以身相许的志士仁人的精诚团结所释放出来的聪明才智,没有全体红军战士对中国革命事业的一腔热血肝胆,是难以想象的。然而,在这万分险恶的厄境中,历尽艰辛,红军终于杀出敌人重围,杀开一条生路,按自己的意志胜利北上!在中国革命战争斑斓的画卷上,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十分精彩的一笔,被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誉为“得意之笔”。
应该说,这“得意之笔”,来之不易!并非唾手可得!
过去一些文学、影视作品,由于对此缺乏很好的审视,故多在“得意之笔”的“得意”上大做文章。而对这“得意之笔”如何得来、如何造就,往往挖掘不够。于是便深感广大读者、观众读到抑或看到的四渡赤水,并非一段真实而鲜活的历史回顾,人为地制造了一些所谓神奇,故弄玄虚地拔高了其中的某些情节。
举个例子,红军三渡赤水,被说成是有意调动敌人而来此招,好像事先设计好了似的。于是,敌人便乖乖地听候调遣,腾出大道,让开两厢,让红军前进。这样,既把敌人脸谱化了,也没有真实地反映出红军统帅的高明与红军艰苦奋斗的本质。这又如何体现人们常说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呢?
事实上,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为了杀出敌人重围,毛泽东与他的战友们,真是披肝沥胆,殚精竭虑。而国民党的主帅蒋介石,也并非一个笨蛋。他为了剿灭红军,同样煞费苦心,绞尽脑汁。但由于这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之战,正义战争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赢得了胜利。其间的艰难曲折,流血牺牲,斗智斗勇,大智大勇,不深入其中,真难以道个明白。盖于此,笔者将近十年来对这场战争的研究、思考与认识,形诸笔墨。目的是想再现这段珍贵的历史,让其中的若干甘苦,不因已经出版过的某些作品或已经上演过的某些影视的不足而有所湮没。
2005年11月于遵义杨柳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