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白桦林译丛”之一,是一部少年科普读物,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少年朋友们讲述了动物歌手们是怎样唱出优美动听的歌的,鸟类中谁的嘴顶好使,雄壮的大象为什么害怕小老鼠,傻头傻脑的狗熊又是怎样捉鱼的,它捉鱼的憨态和它掰棒子一样可笑吗?小蚂蚁又是怎乘坐一片树叶飞过森林、河流和村庄。本书还告诫少年朋友们,不要调皮、随意去捅马蜂窝,若恼了它们,会蜇得你疼痛难忍,后悔一辈子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捅了马蜂窝/白桦林译丛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苏)维·比安基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为“白桦林译丛”之一,是一部少年科普读物,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少年朋友们讲述了动物歌手们是怎样唱出优美动听的歌的,鸟类中谁的嘴顶好使,雄壮的大象为什么害怕小老鼠,傻头傻脑的狗熊又是怎样捉鱼的,它捉鱼的憨态和它掰棒子一样可笑吗?小蚂蚁又是怎乘坐一片树叶飞过森林、河流和村庄。本书还告诫少年朋友们,不要调皮、随意去捅马蜂窝,若恼了它们,会蜇得你疼痛难忍,后悔一辈子的。 内容推荐 “白桦林译丛”是从王汶几十年来翻译发表的有关自然生态、揭示飞禽走兽心理和习性以及普及环保知识的大量篇幅中精选出来的,其中包括《山雀的日历》《小猫瓦西卡》《天鹅列车》《捅了马蜂窝》《树林的回声》,其原著作者大都是前苏联杰出的散文作家、著名科学家和科普作家,他们中的不少人从青年时代起就生活在原始森林里,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并以其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和体验,构筑着人类的“绿色思想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读者。 目录 动物歌手 谁的嘴顶好 问云雀 小布谷鸟 猫头鹰 树林里的水龟虫 一千零一天 阿姐特卡的鸭子 追踪 大象演员 第一次打猎 小房子 一冬欠下的情 等待春天 用不同的眼睛看 小沙燕回家 小蚂蚁历险记 尾巴 虾在哪儿过冬 狗熊捉鱼 天鹅嘉嘉 鹅的一家子 捅了马蜂窝 这样的客人 试读章节 动物歌手 你听见树林里奏起了什么样的音乐吗? 听了那个音乐,你会以为所有的飞禽走兽和所有的昆虫,生来都是歌手和音乐家吗? 也许当真那样,因为谁都喜欢音乐,谁都想唱歌,不过并不是谁都会有个好嗓子。 那么现在你就听听,没有好嗓子的飞禽走兽和昆虫是怎样唱歌的。 湖边的蛙半夜三更就开始唱歌了。它们鼓起耳朵后面的气泡,把头从水里伸出,略微张开嘴……“呱呱呱——啊!”一口气唱了出来。 鹳在村庄里听见了,大喜说:“简直是大合唱,够我享受啦!” 于是,它飞到湖边去吃早饭,落在岸边,它心里想:难道说我连蛙也不如吗?它们没有好嗓子照样唱歌,那也让我也试试看。 鹳举起长长的喙,用上半拉嘴敲起下半拉嘴,敲得“哒哒”地响。一会儿敲得轻一些,一会儿敲得重一些,一会儿敲得疏一阵,一会儿敲得紧一阵,活脱脱像是在敲木制响板。它越敲越来劲,把吃早饭的事情都忘了。 鹭鸶正用一条腿站在芦苇丛里,它听见了心想:我是没有一副好嗓子,不过鹳也不是会唱歌的鸟,可是听听,它奏出了多么动听的曲子。 它想出了一招,“我用水来奏乐吧!” 它把喙伸进湖水,把水灌了满满的一嘴,然后使劲一吹,一阵很响的轰鸣在湖面上传开,“普鲁姆伯……布……布……嘣!……”活像是一头公牛在吼叫。 “这支歌还真不难听!”啄木鸟从树林里听见鹭鸶的歌声,心里在说,“我也能找到乐器,树干什么地方不如鼓?我的嘴什么地方不如鼓槌?” 它把背往后一靠,前胸向后一仰,脑袋一晃,就用嘴敲起树干来了!一点不差,完全像是一阵阵的鼓声! 一只生有很长触须的甲虫,从树皮下爬了出来。它把脑袋转呀转,转呀转,那坚硬的脖子发出一种非常尖细的声音,“吱扭吱扭”地响着。 长触须甲虫尖叫了半天,简直白费劲谁也听不见。它的脖子累得够呛,不过它对自己的歌声很满意。 丸花蜂从树底下的巢里钻了出来,飞到草地上去唱歌。它扇动着带纹理的小硬翅膀,围绕着草场上的一朵花旋转,发出“嗡嗡”的声音,活像一根弦在鸣响。 丸花蜂的歌声吵醒了睡在草丛里的纺织娘。 纺织娘赶快调它那极小的小提琴。它的小提琴在小翅膀上。膝盖朝后的长长的后腿就是弓子。翅膀上有小豁口,脚爪上有小钩子。纺织娘用小脚爪摩擦自己的腰部,翅膀上的小豁口,被脚爪上的小钩子挂住,发出“唧唧”的声音。 草地上的纺织娘很多,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弦乐队。 “哎!”站在草墩下的长嘴的扇尾沙雉也在想,“我也应该唱歌,不过我用什么唱呢?我的嗓子不行,嘴不顶用,脖子不好使,翅膀不会发声,脚爪也使不上劲……哎,管它三七二十一飞上去,只要能发出点声响,随便用什么东西唱几句!” 扇尾沙雉从草墩后面跳了起来,盘旋着飞向云霄。它将尾羽张成扇形,伸直翅膀,把喙对着地面,一直冲了下来。身子忽左忽右活像一块从高空抛下的木板。它用头划开空气,又窄又薄的尾羽兜着风。从地面上听起来,好像高空里有一只小绵羊在“咩咩”地呜叫,那就是扇尾沙雉在唱歌。 你猜猜,它用什么唱歌? 它准是用尾巴在歌唱。 P1-3 序言 致读者(代序言) 聪明的小草彼此会讲述自己绿色的童话,大诗人海涅曾经这样讲过,可惜当代人已经没有这样的聪慧和福份了。《诗经·小雅·伐木》篇中,所描写的“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的原始家园,正一天天被酸雨、化学药物和搅拌机所倾倒的混凝土所吞没。或许真的有一天,人类将身陷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里所描述的劫难之中?恰如一首令人心动的小诗所言:“五月的天空/没有一只鸟/只有鸟状的风筝/在扶摇……没有一只鸟/天空不再浩渺。” 森林是人类永远的故乡,动物是人类永远的朋友。这个道理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所接受。重返大自然,我们自己仿佛也会变成一片翔舞的绿叶。森林里澄清的空气,会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升腾。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当代,全球性的环保意识和生存危机的忧患意识,普遍觉醒。愿这套“白桦林译丛”能在少年儿童——纯真的孩子面前,铺展开幅员广袤的绿色视野,那是我们的期盼和心愿。 “白桦林译丛”是从翻译家王汶几十年来发表的科学文艺译著中,有关自然生态、揭示飞禽走兽的心理和习性、向少年儿童普及环保知识的篇章中,精选出来的。 原著作者大都是前苏联杰出的散文作家、著名科学家和科普作家。他们中的不少人从青年时代起就携带猎枪、望远镜和笔记本,长期深入原始森林和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和科学研究。他们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保护大自然的事业。以其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和体验,执著地遵循并实践着一个共同的信念——构筑人类的“绿色思想库”。他们不避艰验,不辞劳苦,不屈不挠地追求精神上的财富,并以这种品质去陶冶人们的情操,弘扬科学的精神。他们的著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读者。 王汶在一篇谈自己译著心得的文章中曾说过,“我欣赏这样的少儿科普读物:让小读者通过美的享受,不知不觉地获得一点科学知识。” 科学文艺是少儿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向少年儿童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的生动教材。而为少年儿童写作又是有难度的,仅凭热心难以奏效,因此作家必须了解孩子们的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那些理性的概念化的知识和科学的思想哲理,只有借助故事、童话、散文等文艺形式,化解为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才能被少年儿童所接受,才能既满足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又能给他们以艺术的美感享受。 “白桦林译丛”的选编标准,就遵循了这样一个原则。凡入选作品不仅是作家长期对自然观察和思考的结晶,闪耀着非凡的理性光辉,而且仰仗了作家的生花妙笔,字里行间就像有溪水潺潺流淌,山鸟啾啾啼鸣,甚至连大自然里最不起眼儿的一片小小的山杨树叶,也有了它们自己有趣的生活内容。 译丛取名“白桦林”,不仅表达了我们对这些作家们的敬意,而且会启动我们对养育这些大师的俄罗斯沃土的崇仰和赞美。白桦林,俄罗斯的白桦林,那是关于大自然、关于森林的一首抒情诗。人和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共同命运,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也永远是少儿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描写大自然的作品,不仅可以教会孩子们认识自然界万物。而且可以教会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愿少年朋友们都能读出一个“绿色精神”! 编者 2006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