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学导读/国学基础文库
分类
作者 刘兆祐//江弘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论述国学的内涵以及国学研究的方法,获取资料的方式与研修国学的基本常识,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每部分对相关的国学名著与典籍做相当细致的介绍与梳理,并对国学的基本论著、基本流派与学术观点作出点评,对于初涉与学术观点作出点评,对于初涉国学的读者来说,可谓“曲径通幽”,而对于国学研究者,本书亦有纵深性的解读与提高,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经”是“常”的意思,经书就是指记述天道、人事、常理的书,如《论语》、《孟子》等;

“史,记事者也”,是记载有关史料的事,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

“子”是记载各家思想、义理、考证、艺术等,如《老子》、《庄子》等;

“集”专指文学之部,以辞章为名,包括散文、诗、词、戏曲等;

借由“经”、“史”、“子”、“集”四部的研究,获取丰富的研究资料及精确使用资料之方法。

目录

第一篇 概 说

第一章 国学的名义及其内涵

第二章 研治国学的方法

第一节 熟读基本要籍

第二节 明了学术发展的途径

第三节 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

第四节 善用工具书

第三章 研治国学的资料

第一节 图书资料

第二节 非图书资料

第四章 研治国学所需修读的基本学科

第一节 目录学

第二节 版本学

第三节 校雠学

第二篇 经部

第一章 概说

第二章 《易经》

第三章 《尚书》

第四章 《诗经》

第五章 “三礼”

第六章 《春秋》三传

第七章 《论语》

第八章 《孟子》

第九章 《孝经》

第十章 《尔雅》

第三篇 史部

第一章 概说

第一节 史的意义

第二节 史的分类

第三节 史家的“四长”

第二章 纪传

第一节 纪传的由来

第二节 纪传的体例

第三节 纪传体的史书

第三章 编年

第一节 编年的由来

第二节 编年体的史书

第四章 纪事本末

第一节 纪事本末的由来

第二节 纪事本末体的重要史书

第五章 政书

第一节 政书的由来

第二节 政书的史书

第六章 国别体史书

第七章 史评与史论

第一节 史评、史论的由来

第二节 史评、史论的史书

第八章 目 录

第四篇 子部

第一章 概说

第一节 “子学”的定义

第二节 诸子的渊源

第三节 诸子的派别

第四节 “子学”中(中国哲学)的特质

第二章 儒家

第一节 孔子

第二节 孟子

第三节 荀子

第三章 墨家

第一节 墨子

第四章 法家

第一节 法家先驱

第二节 韩非子

第五章 名家

第一节 邓析子

第二节 惠子

第三节 公孙龙子

第六章 道家

第一节 老子思想

第二节 庄子

第五篇 集部

第一章 《楚辞》导读

第二章 别集

第三章 总集

第四章 诗文评论

第五章 诗学导读

第一节 乐府

第二节 古体诗

第三节 近体诗

第六章 词学导读

第七章 曲学导读

试读章节

五、要注意工具书的错误

工具书固然提供学者方便检索资料之用,但是,工具书也难免错误。因此,当我们用工具书检索资料时,还要与原始数据检验,或者要再加考证,以免为工具所欺。这里举些例子,提供参考。

例如《中文大辞典》“龙门点头”条的说解:

谓进士及第也。……《水经·河水》:“河水又南得鲤鱼。”《注》:“《尔雅》曰:‘嬗,鲔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

这条说解的错误有三处:

(一)“龙门点头”,应该是“谓进士落第也”。因为“点额而还”,表示跃龙门失败,用以比喻考试失败。

(二)《中文大辞典》把《水经注》中的“经”和“注”分别列出,但是,所引的“经”,事实上也是“注”。也就是说,它把“注”文误分为“经”、“注”两部分了。

(三)《中文大辞典》所引的《水经注》,不仅多所删节,而且有夺字。

另外,《水经注》引的《尔雅》,与现行的《尔雅》也有不同。

“龙门点头”的说解不及50字,居然有那么多的错误与问题,不能不注意。

又如在宋代苏轼《东坡续集》(卷十二)载有六篇传记:《僧圆泽传》、《杜处士传》、《江瑶柱传》、《黄甘陆吉传》、《叶嘉传》、《温陶君传》。其中《江瑶柱传》是这样的:

生姓江,名瑶柱,字子美,其先南海人,十四代祖媚川,避合浦之乱,徙家闽越。闯越素多士人,闻媚川之来,甚喜,朝夕相与探讨,又从而镌琢,媚川深自晦匿。尝喟然谓其孙子日:“匹夫怀宝,吾知其罪矣。尚子平何人哉。”遂弃其孥,浪迹泥涂中,潜德不耀,莫知其所终。媚川生二子,长日添丁,次日马颊。始来鄞江,今为明州奉化人,瑶柱,世孙也。性温平,外懿而内淳,稍长,去?类,颀长而白,圆直如柱,无丝发附丽态。父友庖公异之,且日:“吾阅人多矣,昔人梦资质之美,有如玉川者,是儿亦可谓瑶柱矣。”因以名之。生寡欲,然极好滋味合口,不论人是非,人亦甘心焉。独与峨嵋洞车公、清溪遐丘子、望湖门章举先生善,出处大略相似。所至,一坐尽倾,然三人者,亦自下之,以谓不可及也。生亦自养,名声动天下,乡闾尤爱重之。凡岁时节序、冠婚庆贺,合亲戚,燕朋友,必延为上客,一不至,则慊然皆云:“无江生不乐。”生颇厌苦之,间或逃避于寂寞之滨,好事者虽解衣求之,不惮也。至于中朝,达官名人游宦东南者,往往指四明为善地,亦屡属意于江生。惟扶风马太守,不甚礼之,生浸不悦,跳身武林。道感温风,得中干疾,为亲友强起,置酒高会。座中有合氏子,亦江淮间名士也,辄坐生上,众口叹美之,曰:“闻客名旧矣,盖乡曲之誉,不可尽信,韩子所谓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非客耶?客第归人且不爱客,而弃之海上,遇逐臭之夫,则客归矣,尚可与合氏子争乎?”生不能对,大惭而归,语其友人曰:“吾弃先祖之戒,不能深藏海上,而薄游樽俎间,又无馨德,发闻惟腥,宜见摈于合氏子。而府公贬我,固当从吾子游于水下,苟不得志,虽粉身亦何憾。吾去子矣。”已而,果然其后族人复盛于四明,然声誉稍减云。太史公日:里谚有云:果?失地则不荣,鱼龙失水则不神。物固且然,人亦有之。嗟乎:瑶柱诚美士乎!方其为席上之珍,风味蔼然,虽龙肝凤髓,有不及者。一旦出非其时,而丧其真,众人且掩鼻而过之。士大夫有识者,亦为品藻而置之下,士之出处,不可不慎也,悲夫!

细读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假借江瑶柱的遭遇,以劝讽读书人出处要谨慎。江瑶柱,又称江珧,是一种生存在海边泥沙中的贝类,其肉柱可以食用,俗称干贝。篇中洞车公、遐丘子、门章举、合氏子等,都是水产动物的虚拟,非真有其人也。由于这篇文章和其他的传记放在一起,所以一部分检索宋人传记的工具书,误以江瑶柱为人物而把此文收录进去。

P50-5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