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厚德论
分类
作者 彭前桂
出版社 湖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厚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今我国已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承和弘扬这个历史文化传统,无疑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本书作者在胡锦涛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对中外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研读和总结,提出了一些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们具备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哪些是人们应自觉遵守和坚持的“厚德”行为,哪些是人们应当避免和遏制的“薄德”行为,这里包括个人行为、政治行为、经济行为、文化行为、法律行为、社会行为等。当人们在考虑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时,完全可以从这里找到某些颇有价值的思想资源、理论思考和实践导向。此外该书集人类历史上关于“厚德”的名言、格语和典句的大成,很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在对德的概念、观念、溯源、简史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德的境界、德的一统、德的重要、德的命运、德的行为、德的相系、德的中庸、德的和谐、德的未来作了具体阐述,详尽论述了德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和社会的关系。适于德育专业学生、德育研究者和广大德育爱好者使用。

目录

人论(代导论)

天论

第一章 德的概念

第二章 德的境界

第三章 德的一统

第四章 德的溯源

第五章 德的重要

第六章 德的力量

第七章 德的命运

第八章 德的简史

第九章 德的观念

第十章 德的永兴

第十一章 德的修炼

第十二章 德的和谐

第十三章 德的未来

地论

第十四章 德的行为

第十五章 德的政治

第十六章 德的经济

第十七章 德的文化

第十八章 德的法律

第十九章 德的社会

第二十章 德的相系

第二十一章 德的中庸

后记

附图

试读章节

如果说一个人的命运与天生有关,也只能说与一个人的遗传因素和母胎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基因组合、大脑结构和生物钟有关。一个人所形成的特定基因组合、大脑结构和生物钟,不仅能影响和作用一个人的身体好坏和寿命长短,也能影响和作用一个人最初的性格倾向、内心情绪、形态表现和反应能力。为什么有的孩子爱哭、有的孩子爱笑,有的孩子爱动、有的孩子爱静,有的孩子怕生、有的孩子好生,有的孩子木讷、有的孩子活泼,有的孩子迟钝、有的孩子灵敏,有的孩子飘逸、有的孩子专注,有的孩子浮躁、有的孩子沉稳,有的孩子任性、有的孩子听话,有的孩子好胜、有的孩子温和,有的孩子怯懦、有的孩子坚勇,这说明孩子由于先天遗传和母胎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基因组合、大脑结构和生物钟差异和不同。这种差异和不同,也造成孩子在生长过程中的脑子自然反应能力、心理自然承受能力、心态自然调节能力、情绪自然控制能力、意念自然导向能力、形态自然表现能力、环境自然适应能力和主观自然能动能力的差异和不同,从而也就因此带来一个人的处境、经历、效果的差异和不同。这种差异和不同,又会带来其个人和家庭命运的差异和不同。但这也是物质作用、人的作用,而并不是神的作用。因此也不是靠烧香拜佛、生辰八字、屋场风水、祖坟地气可以随心所欲的。

并且孩子这些天生差异和不同,也是可以在后天生长过程中改变和互相转化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人。这就是说活泼的孩子可以变成木讷,木讷的孩子可以变成活泼;灵敏的孩子可以变成迟钝,迟钝的孩子可以变成灵敏;专注的孩子可以变成飘逸,飘逸的孩子可以变成专注;沉稳的孩子可以变成浮躁,浮躁的孩子可以变成沉稳;听话的孩子可以变成任性,任性的孩子可以变成听话;温和的孩子可以变成好胜,好胜的孩子可以变成温和;坚勇的孩子可以变成怯懦,怯懦的孩子可以变成坚勇等等。只要我们长期注意观察一些孩子成长过程,就能看到这些改变和转化。有些本来天资较好的孩子却不能成才成器,有些本来天资不太好的孩子却成了才成了器;有些本来秉性较好的孩子却变成了德性很差的人,有些本来秉性不太好的孩子却变成了德性很好的人。当然也有秉性较好的孩子变成德性更好的人,有秉性不太好的孩子变成德性更差的人;有天资较好的孩子变得更聪明,有天资较差的孩子变得更愚蠢。这也就足以说明孩子在生长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而不是天生不变的。

能促使孩子发生这种变化的是什么呢?当然也不是靠烧香拜佛、生辰八字、屋场风水、祖坟地气,而是靠家庭教育这本教科书,靠家庭教育这本教科书的好坏和深浅。家庭教育这本教科书好而又深刻,即使秉性不太好的孩子也能使之变成德性很好的人,即使天资较差的孩子也能使之成才成器;家庭教育这本教科书坏而浅薄,即使秉性较好的孩子也能使之变成德性很差的人,即使天资较好的孩子也很难使之成才成器。所以与神无关。

          P63-P65

序言

    序一

前些日子,我的老师谭双泉教授给我送来一本《厚德论》书稿。我翻阅书稿以后,深感该书是一本内容丰富、论述妥贴、语言流畅的应时之作,很值得一读,很值得推介。

“厚德”,是对人类社会优秀文化传统的不断继承和发展。“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儒家的“有国有家者,不患穷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直至近代仁人志士提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社会。西方历史上也有过类似的传统文化。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等书中认定公平就是公正、平等,强调公平是一切德性的总汇,以及近代以来的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等都是对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首先追求。所有这些,由于当时历史的局限,虽然往往成了空想,但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却不无一定的启迪意义。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呢?胡锦涛同志说得好:“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和现实所给我们的证明和信息,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

《厚德论》一书的作者,正是在胡锦涛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对中外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研读和总结,提出了一些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们具备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哪些是人们应自觉遵守和坚持的“厚德”行为,哪些是人们应当避免和遏制的“薄德”行为,这里包括个人行为、政治行为、经济行为、文化行为、法律行为、社会行为等。当人们在考虑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时,完全可以从这里找到某些颇有价值的思想资源、理论思考和实践导向。因而《厚德论》虽然也有可能有些观点还需进一步研讨,或在论述过程中显得实证不足,但从总体来说仍不失为一本好书,一本有益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好读物。

应作者之邀,信笔数言,是以为序,热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焉。

           文选德

          2005年12月于长沙书石斋

后记

我这本虽仅18万字的只能算小册子的书,但也是经过几年的艰辛,多人的指导帮助,多次的修改,几易其稿才完成的。当读者看完这本书后,我希望也会感觉这本书是“十年磨一俞”。

这本书,我是在看原省民政厅厅长许岳松同志以书法方式抄录一些厚德名言名句为内容的《厚德录》中得到进一步鼓舞和鼓励后,才决定提笔写的。尤其这也是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经历、学习的感悟,是自己几十年来的认识和思想总结,以致今天深感时代要求和呼唤之迫切而不得不写的。我想读者会从书中看到作者所倾注的这种情感。

为了写好这本书,我首先用了一年多时间,夜以继日地翻阅了古今中外大量有关这方面的书籍、资料和国际性文件,摘录了2000多条厚德名言名句,不仅从中得到很多乐趣和受到很大鼓舞,还加深了对德的认识和理解。在这基础上,又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整理、归纳和编排,并在每条语录后面,加上自己的感悟,形成了这本书的近50万字的第一稿。

但为了慎重和书的质量,我并没有急于出版,而是去多方求证、请教。首先我主要求教于具有学者之誉的原湖南省电力工业局局长周绍文同志。其后在他的建议下,我又主要求教于我国著名社会科学专家谭双泉教授。在他们的帮助指导下,先后进行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第四稿的修改。直至第五稿,得到他们和原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文选德同志、湖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李维建同志、湖南省司法厅副厅长王亲生同志的肯定、关心和支持后,我才对这本书出版和大家见面有了信心。

我对这本书有信心出版和大家见面,除了有上述既是领导又是老师、朋友的关心、指导、帮助和鼓励外,还得到了电力、司法系统的副总经济师邹彦余、叶卫星、王路和陈辉华主任、郭大辉厂长、晏鹏飞处长、周建时处长、谭荣礼处长、沈道岳处长、刘建军院长、唐樱秘书长、尹跃鸣主任、喻长华主编及赵向明、吴德松、肖三红、吴筱筠、方冬庆等领导、老师、朋友的关心、支持、帮助和鼓励。并且我女儿彭红波、儿子彭峰华也为这本书付出了不少劳动和帮助。

因此,我这本书有信心出版和大家见面,完全是上述领导、老师、朋友关心、指导、帮助和鼓励的结果。在此,我对上述领导、老师、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的同时,还表示衷心的感激!并感谢文选德副主席、谭双泉教授亲自为这本书作序!感谢周绍文局长对本书的不厌其烦地多次提出修改指导!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这本书及其出版、发行的其他同志们!

               彭前桂

             2006年6月于长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