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归来》为一本马克思主义传播政治经济学论文集,由美国新闻学界知名学者福克斯和莫斯可主编,包括十几篇国际知名学者的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新阐释当代新闻报道、重大事件以及社会热点,深刻反思了媒体及大众传媒的各方面问题,对我们这个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之世界,毫无疑问,马克思是所有伟人中被曲解或误读最多的一位。这种曲解似乎不仅是“现在进行时”,还将是“未来进行时”,只要“资本”还支配着这个世界。
在今日之中国,谈论马克思归来,是一种修辞还是社会语境?是一种想象还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及其转向)?谈论马克思的归来对今天的青年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今天的学术青年又如何重新激发出作为历史遗产的马克思其本自具有的逻辑说服力与情感感召力?尤其关键的是,我们怎样在某种可能的历史转向中真正寻找和把握一个边缘性的思考位置?
福克斯、莫斯可主编的《马克思归来》由一批西方学者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重新思考和诠释马克思的学说,并将马克思主义概念运用到媒介与传播研究领域中,强有力地应答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媒介与传播领域所提出的尖锐问题和挑战。
《马克思归来》提醒我们:马克思从未离开我们,是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远离了他。事实上,马克思的思想遗产始终应该成为我们手中的“思想武器”之一,而不是一种装饰或修辞。
“传播驿站”:一个学术共同体的成长笔记(代序)(赵月枝)
导论:马克思归来
第一篇 马克思,媒介,商品与资本积累
作为斗争场所的文化工作:自由撰稿人与剥削
理解资本积累:马克思之原始积累理论在媒体与传播研究中的相关性
如何以更少的异化创造更多的剥削?
反商品化
“传播工具即生产工具”新论
资本的传播:数字媒体与加速逻辑
传播与符号资本主义:信息社会下的马克思传播理论再思考
网络的盲点:排斥、剥削与马克思过程关系本体论
关于还在进行的商品化过程笔记:从受众商品到社会工厂
因特网和“无摩擦的资本主义”
数字马克思:面向分布式传媒的政治经济学
第二篇 马克思与意识形态批判
批判转型中的马克思理论:阿根廷传媒民主化,新自由主义之后
失踪的马克思:马克思在当前传播研究中的位置及传播在马克思著作中的位置
迈向马克思主义的网络研究
谁在那里说新自由主义?
论今日资本主义之“酷”
辩证法与文化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
作为意识形态的女权主义
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交换的系统性宣传
第三篇 马克思与媒介使用
“工人调查表2.0”:社交媒介语境下生产性使用研究的民族志方法
技术的牧领权力:反思数字文化中的异化
第四篇 马克思,可替代社会主义媒介与社会斗争
社交媒体、中介性与阿拉伯革命
21世纪社会主义:打造国家,推进革命
马克思的“可替代性”概念之更新
马克思回来了!但是到底是哪个马克思?知识劳工抑或媒体实践?
学术出版的封闭与异化:学术工作者的训诫
资本主义隐私权问题与替代性社交网站Diaspora
马克思的记者生涯:重温言论自由的辩论
附录
对“马克思归来”的再思考——第一期“传播驿站”工作坊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