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既包含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威意见、专家学者的精辟见解和地方卫生厅局、医院、药械厂商的成功经验,也汇集了业内多家主流媒体的主要观点,对当前医疗卫生行业的“卫生改革与发展评价与检验”、“公立医院改制改造”、“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健康与医药保健的发展”、“健康与卫生服务筹资的公平性”、“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监管职责”、“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内涵建设”、“吸引外资发展我国医疗事业”、“中国民营医院艰难前行”等10个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前言
总 报 告
第一部分 我国医疗卫生发展总体评价和改革基本思路
第二部分 正确评价我国卫生改革的成就和失误
第三部分 医疗服务体系改造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第四部分 纠正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市场失灵倾向
第五部分 医疗费用的宏观总量结构分析和控制方法
第六部分 我国公立医院改制改造的基本思路
第七部分 大力吸引社会资源多渠道筹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第八部分 中国公共卫生投入及其绩效评价
分 报 告
分报告一 卫生改革与发展的评价与检验
一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形式和任务
二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三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盘点
四 朱庆生诠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思路
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医改新建议
六 “医改不成功”之辩
七 中国政府的责任和作用
分报告二 公立医院改制改造
一 近年中国医院改制九大进展
二 医院产权制度改什么?
三 医改需要理清的几个问题
四 改制为何难成主旋律
五 从国企改革反观医院改制
六 公立医院改制的经济学视角
分报告三 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
一 孙隆椿阐释看病难、看病贵
二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三 医疗费用增长趋势和对策研究
四 备受瞩目的天津模式
五 南京社区卫生服务“新三点”
六 福建思路
分报告四 健康与医药保健的发展
一 2005年我国医药产业形势发展概述
二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存在隐忧
三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衡点上的医疗设备
四 医疗装备维修的社会化趋势
五 医院器械部门处境尴尬
六 医院融资租赁多元化发展
分报告 五健康与卫生服务筹资的公平性
一 中国卫生规划财务的新思路
二 政府卫生公共支出的政策选择
分报告六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
一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和税收政策的演变与思考
二 点评医疗机构分类办法的“硬伤”
三 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存在问题
四 “营利”、“非营利”向何处去
五 为民营医院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分报告七 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监管职责
一 2005年卫生执法监督工作重点
二 医院管理年重点是加强行业监管
三 卫生监管体系建设的难点
四 医疗监管呼唤服务型政府
五 医法“缺位”反映政府卫生法规建设薄弱
六 南京:加强监管和引导
分报告八 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内涵建设
一 医院管理年活动与内涵建设
二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 构建公立医院管理模式
分报告九 吸引外资发展我国医疗事业
一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
二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形式及其影响
三 吸引外资发展医疗事业的政策法规
四 外资医疗机构生存现状
五 外资、内资的市场博弈
六 引进外资的可能途径和风险
七 案例
分报告十 中国民营医院艰难前行
一 中国民营医院的处境
二 中国民营医院的自我调整
三 中国民营医院继续前行
附 件
附件一 2004—2005年美国医疗卫生发展简况
附件二 国际医院联合会介绍
附件三 2005中国卫生统计提要(精选)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