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直逼底蕴,还原历史本真的文史巨著,一部透视精深,再现人物群像的文学鸿篇。史诗般的恢弘、沉劲、深邃、恣肆,前所未有地尽展远东大战全景。原质、原色、原义,直逼形形色色而又万劫不覆的大难,大恸、大荒和大真,精微剔透,酣畅淋漓!本书为第一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远东大战纪事(第1卷)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罗先明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部直逼底蕴,还原历史本真的文史巨著,一部透视精深,再现人物群像的文学鸿篇。史诗般的恢弘、沉劲、深邃、恣肆,前所未有地尽展远东大战全景。原质、原色、原义,直逼形形色色而又万劫不覆的大难,大恸、大荒和大真,精微剔透,酣畅淋漓!本书为第一卷。 内容推荐 本真的历史。是需要人类的精神品性支撑的。 作者以胆以识以自然、深邃、犀利、峻拔的诚实和突入远东大战原生状态最动荡、最悲烈、最深隐领域的自然力、洞察力、结构力,直抵1927年6月至1945年9月的反人类反人性血腥风暴;直抵中、美、苏、英、朝、菲、马、澳、缅、印尼、印、泰、越等国抗日惊天动地的律动和汪洋恣肆的原质、原色、原义;直抵日本军国主义发生、发展与灭亡全部历史的猩红:直抵形形色色而又万劫不复的大难、大恸、大荒和大真:十年劳志,十年苦索。自浩如烟海、沉积历久的史料中披沙拣金,砥砺垂成。该作摈除一切国家、民族、政党、宗教、人种、文化之已见,唯不舍终极真相与悲悯情怀。读者将一览远东大战各方最高统帅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各级官兵怎样野战多伤死,白骨蔽旷野;将洞见国家政要何以被战争风云裹挟。自称雄压远东的战争集团由什么人供养、供奉和支持。数千万黎民何以被冤杀、虐杀、滥杀。一百多位历史人物皆以强烈的真实跃然纸上。既有毛泽东、周恩来、斯大林、罗斯福、蒋介石、尼米兹、麦克阿瑟、史迪威、宋美龄、东条英机、山本五十六、杉山元、山下奉文、冈村宁次等远东战场的高层决策者,也有普通抗战官兵,如第一个牺牲在中国战场的美军飞行员罗伯特·肖特、至死不与日本人合作的菲律宾大法官何塞·桑托斯、马来亚抗日义士卡蒂素母女、印度尼西亚抗日义士苏比里耶迪、战死在日本冲绳登陆战场的美军中将西蒙·巴克纳尔、义无反顾的朝鲜抗日志士尹奉吉、智勇双全的“136部队”义士林谋盛等。该作对中国国共两党诸多将士的描写酣畅淋漓。如彭德怀、左权、杨靖字、陈若克、赵崇德、赵一曼、张自忠、李家钰、齐学启、李宗仁、薛岳、姚子青……该作对日本上至天皇裕仁下至平民的剖析,亦举重若轻,精微剔透。全书融文史于一体,以史诗般的恢弘、沉劲、深邃、恣肆,前所未见地尽展远东大战全景,使还真实以真实的历史从此具有了化石与浮雕般的品质和意义,读来令人激赏不已。百感交集。 目录 序编 (1927年4月13日至1931年9月18日) 第一章 从“东方会议”到“济南惨案”(1927年4月13日至1928年5月11日) 第一节 枢密院“地震”与“东方会议” 第二节 “南昌起义”与蒋介石访日 第三节 “济南惨案”与井冈山斗争 第二章 裕仁天皇即位与滨口雄幸首相遇刺(1928年11月10日至1930年11月14日) 第一节 天皇裕仁即位与“东北易帜” 第二节 “北满参谋旅行”与东北军主力入关 第三节 伦敦海军裁军会议与滨口雄幸首相遇刺 第三章 江西“剿匪”与“九一八”事变(1930年12月9日至1931年9月18日) 第一节 “剿匪”出师不利与日军“五课长会议” 第二节 本庄繁到职与“九一八”事变 第一部 (1931年9月19日至1933年8月14日) 第一章 从天皇御批到上海之危(1931年9月19日至1932年1月23日) 第一节 “不抵抗”政策与东三省沦陷 第二节 国联调停与马占山抵抗 第三节 溥仪之喜与蒋介石之恼 第四节 李顿之行与上海之危 第二章 十九路军抗战与《淞沪停战协定》(1932年1月28日至1932年9月9日) 第一节 上海血战与十九路军求援 第二节 陈嘉庚“支前”与日本间谍逞狂 第三节 溥仪“登基”与虹口公园大爆炸 第四节 《上海停战协定》与日本承认“满洲国” 第三章 长城抗战与冯玉祥举旗(1932年9月16日至1933年8月14日) 第一节 “抚顺惨案”与蒋氏湘江之行 第二节 榆关之战与热河失守 第三节 《塘沽协定》与冈村宁次朝觐 第四节 伊田助男殉难与日本退出国联 第五节 察哈尔抗战与冯玉祥败走
第二部 (1933年10月25日至1937年7月7日) 第一章 从“福建事变”到《何梅协定》签订(1933年10月25日至1935年6月1 1日) 第一节 绝密《对华方策》与“福建事变” 第二节 张学良“遵命剿匪”与“天羽声明” 第三节 宋庆龄出山与东条英机擢升 第四节 吉鸿昌就义与汪精卫唱和 第五节 溥仪访日与蒋介石赴滇 第六节 杨靖宇苦战与《何梅协定》签订 第二章 从红军入陕到金日成抗日(1935年8月19日至1936年4月9日) 第一节 红军北进与孙凤鸣行刺 第二节 美浓部达吉遇刺与伦敦海军裁军会议 第三节 冀察政务委员会登场与大学生请愿 第四节 “广田三原则”与“二二六”事件 第五节 赵一曼就义与金日成抗日 第三章 从“蒙古军政府”出笼到“西安事变”(1936年5月12日至1936年12月12日) 第一节 “蒙古军政府”出笼与“两广事变” 第二节 斯诺专访与“丰台事件” 第三节 张学良违命与傅作义歼寇 第四节 东条英机晋升与“西安事变” 第四章 从蒋介石许诺到“卢沟桥事变”(1936年12月17日至1937年7月7日) 第一节 周恩来受命与宋美龄犯难 第二节 蒋介石许诺与张学良入笼 第三节 朱德宣言与周恩来遇险 第四节 “大连会议”与“卢沟桥事变” 试读章节 1927年4月13日 日本东京 天色阴沉,淫雨狂风。满街残枝败叶。烂漫少女们为遮挡迎面而来的风雨,都用双手使劲把着行将撕裂的雨伞。 帝国枢密院,琉璃黄瓦,雕梁画栋,中国式仿古建筑风格。 会议室里,亦风雨如磐。围绕如何解决眼下日益凶猛的金融挤兑问题,首相若□礼次郎与议员们展开了一场舌战。 噩梦,起自1923年9月1日1时58分发生的那场突如其来的7.9级大地震。试想,142807人死亡或失踪,12866户房屋被毁坏,340余万人成了直接受害者。这对于人口稠密、国土狭窄、资源有限的大日本帝国来说,是何等沉重的一击。如同一口浅底池塘,突然遇上场少见的大旱,那池塘还不顿时见了底? 与关东大地震接踵而来的,是一年胜似一年的财政吃紧、金融告急。尤其是本年度爆发的金融大危机,竟使得近二十家银行宣布停业,政府则不得不宣布全国银行三周内停止支付。大日本帝国顿时经济萧条,失业率猛增。 文职出身、外表平静、常戴一顶黑色船形礼帽的若□礼次郎,于去年1月30日就职至今,几乎没过上一天舒心日子。 为了让国民从大地震的摧毁性打击中较快恢复,他继承自原敬内阁以来采取的强化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大力给各企业“输血”。六十一岁的他,口袋里装着“救心丹”,戴着礼帽去各银行奔走,每到一家就摘下礼帽向满脸警觉的银行家们哈腰,请求他们把金库向濒临破产的大小企业打开,而贷款补贴则由政府提供。 他全身心倾注于国内问题,消瘦的脸上每天蒙着灰尘,缺少睡眠的眼睛总是发红。 企业家们见了他都深深鞠躬,银行家们则对他敬如鬼神而远之。 首相的“心绞痛”越犯越勤了。由政府补贴无限量发放贷款,这“病”一旦发作,绝不比“心绞痛”来得轻。 但面对池浅水乏的国情,他只能先实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再慢慢寻找出路。 今天他提交枢密院审议的,又是一份短效“药方”:发布紧急敕令案,由政府支持的日本银行向台湾银行提供一笔非常贷款,以缓和那里的金融挤兑风潮。 P3-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