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宏观经济分析、微观政策前瞻、发展研究报告三大部分,既收录有中国保监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政府部门高层领导的重要思想,也荟萃了国内外金融保险巨子和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运营韬略。对于研判与把握新时期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方向、运营规律、政策择抉与体制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发展保险事业构建和谐社会--深度开放下的中外保险文化对接(2005中国保险发展报告)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张洪涛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分宏观经济分析、微观政策前瞻、发展研究报告三大部分,既收录有中国保监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政府部门高层领导的重要思想,也荟萃了国内外金融保险巨子和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运营韬略。对于研判与把握新时期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方向、运营规律、政策择抉与体制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内容推荐 《中国保险发展报告》是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直接关心与指导下,由国发资本市场研究中心(GFC)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著名金融保险学专家张洪涛教授主持,组织国内外金融保险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推出的一年一度关于中国金融保险市场的系列研究成果。报告关注中国现代保险业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及时把握时代与市场发展脉搏,充分吸纳一年一度的中国保险发展论坛(CODF)国际学术年会中外政产学研各界的精辟见解,以其在金融保险改革研究与政策建议方面的“独立性、客观性与前瞻性”风格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和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与海内外同行的高度瞩目。 报告分宏观经济分析、微观政策前瞻、发展研究报告三大部分,既收录有中国保监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政府部门高层领导的重要思想,也荟萃了国内外金融保险巨子和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运营韬略。信息量丰富、内容权威新颖,政策透析度高,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与实用价值,适合各级金融保险管理部门、相关经营机构,各类高校科研院所等金融保险理论界、实务界和教育界的监管人员、研究人员及从业人员参考、学习。 目录 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 摘要 发展保险事业构建和谐社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顾秀莲 完善社会保障,发展保险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 制度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 张玉台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努力开创保险业发展新局面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吴定富 微观政策前瞻 微观政策前瞻 摘要 积极发展县域保险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吴定富 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保险经营管理水平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吴小平 创新思维观念 加快产品创新 大力发展非寿险投资型 保险产品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冯晓增 新形势下中国寿险业务结构调整的新思路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魏迎宁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大力加强我国保险业人才队伍 建设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 周延礼 发展研究报告 总论 摘要 发展保险事业 构建和谐社会 ——深度开放下的中外保险文化对接 国发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系主任 张洪涛 分论一 发展保险事业,构遭和谐社会 摘要 发展农业保险与建设和谐社会 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 郭左践 发展人身保险 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 张良华 发展保险中介 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保监会保险中介监管部副主任 吕 宙 完善农村保险营销制度 大力推进县域保险发展 中国保监会保险中介监管部制度处处长 姚庆海 和谐六大关系构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 和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环境与资金运用 ——消费资本化理论 世界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 陈 瑜 建立中国农民医疗互助保险制度的前景和思路 日本生命保险基础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沙银华 分论二 培育保险文化,树立良好形象 摘要 关于当前中国保险文化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 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制度处处长 王治超 术德兼修,健康发展 ——试析新形势下寿险经营的文化理念 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兼北京分公司总经理 徐水俊 深度开放形势下我国保险文化的发展轨迹: 从交汇、冲突到融合 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总经理 王新利 中国保险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后 张俊岩 新环境下保险教育和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系主任、教授 张洪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徐 徐 保险信用缺失风险分析 上海金融学院保险系副主任、副教授 徐爱荣 上海金融学院保险系助教 李 鹏 保险企业经营中的诚信问题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彦锋 上海财经大学保险学专业 金莹莹 分论三 兜善公司治理,打造现代企业 摘要 全球变革形势下的公司治理 美国XL信利金融集团公司董事长 MChael P,Esposlto,Jr, 优化保险公司治理结构 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王梓木 加强战略研究 打造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保险集团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 刘 虹 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探析 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 耿金海 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 何承利 论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与内控制度建设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李 丹 完善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思考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 王福新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邱南南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 王元月 分论四 防范行业风险,维护金融安全 摘要 谈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控 中国保监会海南保监局局长 王小平 保险资金运用与精算定价的互动分析 ——兼论保险资金入市对保险产品定价的影响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讲师 姚海波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 李晓林 中国银行保险战略联盟发展探析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徐 徐 论投资收益型家庭财产保险的风险及防范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 张 琳 寿险公司全面风险模糊综合评判 保险职业学院教师、博士 谢利人 保险市场竞争秩序监管的法律思考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 王 伟 论坛年会花絮 “2005中国保险发展论坛国际学术年会”综述 “2005中国保险发展论坛国际学术年会”剪影 CIDF高级研讨会 第一届讲座高级研讨会现景 第二届讲座高级研讨会现景 第三届讲座高级研讨会现景 第四届讲座高级研讨会现景 附录 附录一 2004年中国保险市场政策实施与监管大事记 附录二 2004年保险公司大事记 试读章节 三、不断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保险经营管理水平 随着保险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保险公司治理结构越来越受到广大投保人和投资者的重视。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进一步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竞争力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促进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 从国际上来看,公司治理结构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引起了空前广泛的关注。即使如此,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导致经营失败的案例还不时发生。长期的实践和惨痛的教训表明,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历史过程,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丝毫的侥幸。近年来,国际保险业也对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2004年工0月,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约旦年会把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偿付能力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并列作为保险监管的三大内容之一,将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提到新的高度。这表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将成为保险业面临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近年来,保监会始终把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作为防范保险风险的关键环节来抓,在治理结构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各保险公司都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组织机构,初步形成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3家国有保险公司聘请了国际上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设计了全新的治理结构和组织机构。二是制定了较为完备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议事规则,对各机构的主要职能、议事和决策程序进行了规定,初步形成了分权制衡机制。三是董事会制度不断健全。目前,有8家保险公司引入了独立董事。同时,还有一些保险公司在董事会下设置了专门委员会,提高了董事会决策效率和质量。四是保险公司内控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得到加强,提高了保险公司的治理效率,增强了风险防范的能力。 下一步,保险业将以优化股权结构为基础,以加强董事会建设为核心,以形成公司内部制衡机制为主要内容,通过政府监管加强外部约束,促使保险公司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为做大做强保险业奠定体制基础。在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方面,重点是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责任原则。强调公司责任是当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趋势之一。保险业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应体现社会责任的要求,保险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应当积极承担诚信和守法的基本责任。 二是透明原则。提高透明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要求。当前,建立保险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市场约束,已成为保证保险市场安全、公平、稳健、高效运行的重要举措。保险公司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影响股东和被保险人利益的重要信息,切实保护股东和被保险人的知情权。 三是公平原则。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数量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其中广大被保险人的利益举足轻重。因为被保险人是保险公司最终的“衣食父母”,不为被保险人的根本利益服务,保险公司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因此,不仅要确保对所有股东的公平待遇,更要突出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四是稳健原则。公司治理结构应当与公司经营管理和防范风险相配套。稳健经营、防范风险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完善保险公司治理,应当使保险公司的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和经营管理班子配备,有利于保险公司稳健经营,有利于保险公司防范化解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应当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高级管理人员考核、监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有效控制风险,促进公司稳健经营。 作为保险监管机关,保监会将加大研究力度,出台相关政策,督促保险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一是研究制定指导保险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性文件,引导、鼓励和指导保险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特别是要研究如何防止大股东利用不正当关联交易,挪用保险资金,侵害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利益的情况。二是按照国际保险监管的发展趋势,就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明确监管内容、监管手段和监管方式。三是为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保险诚信建设,使保险公司把诚信贯穿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深化监管体制改革,对各类保险公司实施统一监管,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共同发展。 (本文是2005年4月8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吴小平在“保险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与公司治理结构论坛”上的讲话,略有删改。)P47-49 序言 21世纪的保险业正驶向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新阶段呈现出如下令人瞩目的变化特征: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进程在增进人类共同福祉的同时,却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与转移危机波动与冲击,产业与金融的价值联系由此变得更为密切;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为全球范围内的资金融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互联互通的“零接触”便利,这对虚拟经济与金融发展既是重大突破契机,同时也隐含了非常深刻的危机;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人类需求更新换代的法则,在对更广阔的产业成长空间与利润创造提供强大刺激的同时,各国国民就业与收入增长的不平衡却在进一步加剧。经济生活中这三项深刻变革的发生与延续趋势,恰巧提供了现代保险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动力,这就是集经济补偿、资金融通与社会管理三位于一体的现代保险业新的发展范式。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正置身于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重的时代。近二十年来,中国保险业保持了两位数字的高速增长,尤其是中国保监会成立后,从保险监管体系与法律环境的初步建立与日趋完善,到行业协会自律工作的加强与规范,再到微观保险市场主体的丰富与发展,应该说,我国年轻的保险业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景更为广阔的同时,面临的挑战也更为严峻:中国保险业在自身发展体系尚未完善的同时,必须快速适应现代保险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中国保险业在自身国内市场尚未一体化经营的同时,必须面对跨国竞争对手的短兵相接,并且要与国际同仁一并角逐全球化的市场;中国保险业在自身分业经营的体制下,面临的却是融合经营模式下跨国金融服务提供商全方位的出击。如何迅速适应并构建和完善中国自身现代保险业的发展体系,紧抓机遇,变挑战为动力,这是摆在保险监管部门、保险理论界与实务界面前的重要课题。 《中国保险发展报告》的推出及时适应了这种形势。由国发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洪涛教授主持,组织一批保险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学者专家进行深入研究后推出的本发展报告,对于研判与把握新时期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方向、运营规律、政策择抉与体制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为确保学术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发展报告的重要观点内容都已提交一年一度的“中国保险发展论坛国际学术年会”进行主题研讨,吸纳来自中外“政产学研”各界的充分讨论意见与建议,从而进一步精练并使发展报告始终保持自身“独立性、客观性与前瞻性”的一贯风格。 建立并完善中国现代保险业发展体系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它有赖于我国保险理论界与实务界以高度的责任去承诺、以卓越的心志去构思、以不懈的努力去实现。“武器的理论要比理论的武器强大”,保险理论界理应在这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一年一度的《中国保险发展报告》以深化保险发展为主题,紧扣国内外保险业最新发展趋势与使命,全面、深入阐述中国保险业变迁的质与量、方向与目标、规律与特征。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社会研究活动,充满了学者的睿智与社会的道义。因此,我愿意把它介绍给所有热爱和关心保险业的同志们,希望大家在学习、工作和交流中进一步研究探讨,使这份年度研究报告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也相信《中国保险发展报告》的推出,能够为中国现代保险业宏观监管体制的构建与完善、为中国现代保险业市场结构的深化与功能的丰富、为中国现代保险业人才的培育与素质的提高做出重要的贡献。 中国保险发展论坛组委会主席 邓鸿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