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面躺在牛津大学美丽的草坪上看尖尖的塔楼;倚着座椅在北大未名湖畔静静地看着博雅塔皱皱的倒影;在麻雀山的观景台上欣赏气势磅礴的莫斯科大学罗蒙诺索夫建筑群;在查尔斯河畔伴着河水声听哈佛商学院学生的辩论声;没有遍处的广告,没有喧闹的人群,也没有肮脏的交易;这里是人间的圣土,这里是智慧的天堂,这里是美丽的象牙塔……本书精选了世界排名前100位的45所欧美大学,以如诗般的笔调和哲理性的分析,从历史、地理、人文和理念方面,整体展现世界一流大学的风采,领悟其大学精神的内核及西方文化的渊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殿堂(欧美100年知名学府45所) |
分类 | |
作者 | 王前//肖海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仰面躺在牛津大学美丽的草坪上看尖尖的塔楼;倚着座椅在北大未名湖畔静静地看着博雅塔皱皱的倒影;在麻雀山的观景台上欣赏气势磅礴的莫斯科大学罗蒙诺索夫建筑群;在查尔斯河畔伴着河水声听哈佛商学院学生的辩论声;没有遍处的广告,没有喧闹的人群,也没有肮脏的交易;这里是人间的圣土,这里是智慧的天堂,这里是美丽的象牙塔……本书精选了世界排名前100位的45所欧美大学,以如诗般的笔调和哲理性的分析,从历史、地理、人文和理念方面,整体展现世界一流大学的风采,领悟其大学精神的内核及西方文化的渊源。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了世界排名前100位的45所欧美大学,以如诗般的笔调和哲理性的分析,从历史、地理、人文和理念方面,整体展现世界一流大学的风采,领悟其大学精神的内核及西方文化的渊源。 目录 一封父亲给女儿的信 ——代前言 先有哈佛,而后有美利坚 ——哈佛大学 为社会的利益发现和应用知识 ——麻省理工学院 二十一世纪科技精神的象征 ——斯坦福大学 精英学府的典范 ——加州理工学院 纽约客的健康的怀疑主义 ——哥伦比亚大学 为国家服务 ——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现代大学先驱 ——芝加哥大学 神是我的亮光 ——牛津大学 能让任何人就读任何专业的学院 ——康乃尔大学 光明与真理 ——耶鲁大学 学术卓越,特色鲜明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真理令你自由” ——霍普金斯大学 函授教育的始源 ——伦敦大学 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 ——多伦多大学 激发创造潜力,倡导教育基本人权 ——纽约大学 南方的哈佛 ——杜克大学 我们与世界相遇,我们与世界相蚀 ——剑桥大学 品质铸造历史 ——乌得勒支大学 传播法兰西精神最活跃的发源地 ——巴黎大学 有知识者既看表象,又窥其内涵 ——爱丁堡大学 伊萨尔河畔的雅典 ——慕尼黑大学 教学严谨,学风自由 ——曼彻斯特大学 相对论的摇篮 ——苏黎世大学 “培养学术明星的摇篮” ——哥廷根大学 创新进取、严谨治学 ——布里斯托尔大学 “强调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的教学,满足国家需要” ——谢菲尔德大学 不谋荣华,不求富贵,英才辈出 ——莫斯科大学 使知识共享成为可能的人道主义精神 ——奥斯陆大学 欧洲最美丽的散步小径 ——海德堡大学 自由的摇篮、学术的麦加 ——荷兰莱顿大学 海的女儿,知识的国度 ——赫尔辛基大学 “美国公立大学的典范” ——密西根大学 学术领先,成就辉煌 ——伦敦国王学院 大胆的涉险精神 ——哥本哈根大学 欧洲的科学“麦加” ——维也纳大学 承载辉煌历史,欧洲学术中心 ——波恩大学 飞跃颠峰穿幽谷 ——巴塞尔大学 预见未来大学的风貌 ——路易·巴斯德一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学 全意大利最有学术性、最繁荣的高等学府 ——罗马大学 铸造具有共和精神的灵魂 ——巴黎理工大学 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斯德哥尔摩大学 我们定会找到办法,否则就创造出办法 ——宾夕法尼亚大学 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因它而起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 学海无涯忍者胜 ——西北大学 科学真理的骑兵 ——巴黎高等师范大学 试读章节 1637年隆冬,毕业于剑桥伊曼纽尔学院的约翰·哈佛随着移民潮来到波士顿的查理斯镇,他的理想是能够成为查理斯教堂的助理牧师。 约翰·哈佛于1607年11月出生在伦敦的一个屠夫家庭,母亲经营一家客栈,有许多兄弟姐妹。1625年的一次火灾事故,夺去了他父亲和四个兄弟姐妹的性命,给哈佛留下了惨痛的记忆。1627年,约翰·哈佛在剑桥大学的伊曼纽尔学院学习,后来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被授予牧师职衔。伊曼纽尔学院创立于1538年,为英国财政大臣麦德美捐资兴建。他的目标有两个,一为改革教会,二为培训神职人员。当时,剑桥大学神学研究每况愈下,而改良后的基督教急需要注入大批新鲜血液:年轻的牧师。于是,伊曼纽尔学院很快就成了清教徒牧师的摇篮。因为政局的不稳,这些伊曼纽尔学院的清教徒不得不寻求新宗教的发展,许多人在移民潮中来到北美殖民地,由于当时的移民中有35个来自伊曼纽尔学院,所以又有人把北美的新英格兰地区称为伊曼纽尔之乡。 哈佛就是这批清教徒中的一个,可来到新英格兰不到一年,他就因肺病匆匆离开人世。临死前,他立下遗嘱,将自己财产(约1600英镑)的一半和所有图书,捐献给河对面培养牧师的“剑桥学院”。他那一半财产的价值为780英镑,图书共计400余册。 毫无疑问,这笔遗产给了学院巨大帮助。但具有历史意义的400本书,却毁于1764年的一场大火,使后人无缘一览哈佛大学历史上这些最重要的读物。幸运的是,其中的一本名为《基督教针对魔鬼、世俗与肉欲的战争》的书碰巧在着火前一天被借走,而且因借阅者违反规定带出图书馆,躲过了这场劫难。这名违规的学生,歪打正着地为哈佛大学戏剧性地保留下这本无比珍贵的读物。据说。当该生还书时,时任校长亨利·邓斯特首先重谢于他,然后又以违反校规为由,开除了他。 巧得很,1625年,也正是一场无情的大火,使得约翰·哈佛家破人亡。再加上哈佛本人英年早逝,并无子女,所以不但在美国绝少有人姓哈佛,在英国本土,也很难见到姓哈佛的人。但是,这个名字却与哈佛这所世界一流大学一起,跨越历史长河并留存至今,为全球无数青年人所向往。可以说,300多年以来所有的哈佛校友,都是他的传人。 约翰·哈佛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遗产中的金钱和书籍,他的所作所为,还开辟了校友和社会各界向哈佛捐赠的先河。为了表示感谢和纪念,1639年3月6日,马萨诸塞湾殖民政府议会在约翰·哈佛去世半年之后,决定将学院更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正式易名为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著名与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它的总部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波士顿的剑桥城,医学院和商学院位于波士顿市区。在剑桥城,与哈佛大学相邻的是与之齐名的麻省理工学院。有趣的是,两大校园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哈佛大学有10所研究院,其中以商学院和法学院最为闻名。300年来,哈佛大学先后培养了7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0位普利策奖获奖者,他们的一举一动决定着美国的政治走向与经济命脉。她的商学院被喻为“总经理摇篮”,培养了微软、IBM等一个个商业神话的缔造者。沟通中美两国关系的先驱基辛格博士,奠基中国近代人文和自然科学的林语堂、竺可桢、梁实秋、梁思成,这些享誉中外的名字都和这所世界上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息息相关。今天,哈佛大学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力,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大学之一。 初到哈佛大学,必被周围深红色的建筑物所吸引。深红不仅是哈佛校徽的颜色,更代表了哈佛师生追求学问的执著。莅临哈佛校园时,别忘了拜访约翰·哈佛的铜像。自19世纪塑立在大学中央的哈佛铜像,每天都有上百的游客前来参观,据说若伸手轻擦铜像的皮鞋能带来好运。不过,铜像描绘的,其实是当时的一名学生,而非哈佛本人。18世纪的一场大火,不幸烧毁了所有约翰·哈佛的个人画像,以致后人无法推断他的真实模样。 哈佛大学自20世纪60年代起首开先例,规定每位本科生在学习主修科之前,必须花上一年至两年的时间上通识课程,认识文科及理科的各种学术流派,贯彻文理并重,全面性教育的精神。如今,通识课程不仅是美国各高等学府的特长,其他地区(如新加坡和台湾)的大学也正努力效仿。P1-3 序言 一封父亲给女儿的信茹娟: 吾女可好! 冬至悄然而到,寒冷就真的来了。你在半山腰上,三面来风,当注意保暖。须知,你的无恙,是家人的至吩,切记! 不觉间,你跨入大学的校门,已近半年了。当初的兴奋也好,惆怅也罢;或说是憧憬也好,失落也罢,都应该尘埃落定,归于一种新的状态,并逐渐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其核心是由完全的应试心理转变到全面的素质培养上。 你在上封信中,曾为应该在大学中获得什么而困惑。我想,这不仅是你的困惑,也是我的困惑,或者说是无数国人的困惑。这实际上涉及到一个基本的问题:大学是做什么的?按照一般的理解,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传播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场所,说得更彻底一点,是获得智慧的殿堂。那么,什么是智慧呢?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智慧是向善的美德。那么,什么是善呢?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善是在正义感基础上的科学精神。因此,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说,大学教育不但要传播知识。更要处理好知识和人文的关系,如果把大学变成一个“纯粹的知识混合体”,那么,就只有真,而没有善和美了。托尔斯泰曾讲过:科学是另一回事,它不能给我们人生中的大问题提供答案,这个大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生活。 实际上,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还是孔夫子都认为,大学教育的基本方面是培养人,培养人的个性,培养做人的原则。牛津、剑桥大学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从其诞生之日起便深受英国文化传统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们始终认为“就大学毕业生而言,具有教养比具有高深学问更重要。”无论是中世纪,还是在近现代,他们始终坚信大学的根本目标是造就有教养的人而不是有学问的人。在他们看来,大学使人产生责任感,大学精神使人严谨、求实,大学的人文关怀使人看到人的价值和对他人、对生命的尊重。也就是说,大学不仅是传播知识,更应该造就真人,这,才是大学的灵魂和本质。 怎样才能经过大学的生活成为一个真人,或者是有“教养”的人呢?按照中国一位教育家的说法,主要在于两条,一是独立之人格,二是自由之思想。 所谓独立之人格,就是要有追求正义的勇气,坚持公理的诉求,不为权贵折腰,不为金钱所累,保持做人的清醒和尊严。这是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根本。人不怕贫困和低贱,贫困和低贱可以因人的奋斗而不再,人所可怕的是自尊的缺失和精神的沉沦,如此,再富裕的生活也无异于行尸走肉。 所谓自由的思想,就是对一切既有的观念、风尚和定律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见解。不崇尚权威,不相信至上,不为成规所锢,勇于去置疑“绝对真理”,敢于去证伪“既定规律”,而且对自己已形成的思维方式也不墨守成规。 作为西方启蒙运动产物的欧美大学,从一开始就具有开放、竞争、创造的特性,他们对学生的要求,就如席勒的那句名言:能“用敏捷的思想之光探求遥远的星辰……”,因此,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还应当具有两个基本的品质。 一是要有执着的追求。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就是他的一切活动,都有目的性,不管这种目的性是显意识的,潜意识的,无意识的,都是有所指向的。这种目的性换句话说,就是所谓追求。有了追求,行为才有所依循,精神才得到彰显,人生才放出光彩。人来到世上,只有一次,一次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不为此追求点什么,生命就了无生趣,活着也就索然无味,当然,这种追求还应当是崇高的、宏大的,有益的,更多的表现为精神的张扬和意志的进发。 二是要有超然的性情。人活在世上,面对纷繁的世事,险恶的环境,不测的未来,会有许多烦恼、挫折和苦痛。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具有超然的性情,不为一时的挫折而走进死胡同,也不为暂时的成功而觉得世界尽在手中。对功名淡然处之,对恶运从容度之。注重现在,着眼未来,以超脱一切的姿态去迎接一切到来的、要来的挑战。 最后,作为一个女孩,你还得有羞耻心和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要能够特立独行,就得保持一份矜持和一种内敛,尤其是女孩,更应做细致的体察、入微的判断,不为外表所迷惑,具有心静如水的定力。 说了这么多,作为父亲,无非是为了使你能做一个好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不辜负自己的人。 父字 2005年冬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