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中国外交官丛书”的第一部,由曾任我国驻非洲各国的大使、领事、参赞等资深外交官撰写,作者均具有长期的外交生涯和丰富的工作经历。文章多角度地记录了我国与非洲各国的外交往来,既有惊心动魄的历史,又有感人肺腑的情景;既有中央领导运筹帷幄、高层建瓴的大手笔,又有无数外交人员的默默奉献。全书史料丰富,真实生动,一些历史虽已为人们所知晓,但其中的一些内幕过去却很少披露。由于均为作者的亲身经历,使读者能够从中了解到一些重大外交事件的始末以及各国的风土人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外交官在非洲/中国外交官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作者 | 李同成//金伯雄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系“中国外交官丛书”的第一部,由曾任我国驻非洲各国的大使、领事、参赞等资深外交官撰写,作者均具有长期的外交生涯和丰富的工作经历。文章多角度地记录了我国与非洲各国的外交往来,既有惊心动魄的历史,又有感人肺腑的情景;既有中央领导运筹帷幄、高层建瓴的大手笔,又有无数外交人员的默默奉献。全书史料丰富,真实生动,一些历史虽已为人们所知晓,但其中的一些内幕过去却很少披露。由于均为作者的亲身经历,使读者能够从中了解到一些重大外交事件的始末以及各国的风土人情。 目录 第二次亚非会议为何没有开成 难忘的莫桑比克外交生涯 尼罗河赞 多哥归来话多哥 游览神秘奇异的西奈半岛 恩克鲁玛总统流亡纪实 埃及名城塞得港 魂断卢萨卡 “黑奴自由之家”纪事 在非洲的难忘岁月 科特迪瓦与“非洲奇迹” 喀麦隆未遂政变纪实 出使尼日尔见闻 莫西王后 毛泽东、周恩来与坦赞铁路 南非“双城”记 中国同南非建交纪实 传奇人物卡扎菲 在“敌人的口袋里”建使馆 试读章节 第二次亚非会议为何没有开成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它推动了亚非国家和人民在反帝、反殖斗争中团结前进,并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它以求同存异、平等协商的精神通过了“万隆宣言”,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五项原则,至今仍闪耀着光辉,成为国与国之间友好相处的准则。 1964年4月,22个亚非国家的外长会聚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纪念第一次亚非会议十周年。会上讨论了很多重要问题,还作出一个重大决定:1965年3月10日在非洲举行第二次亚非国家首脑会议。至于在哪个非洲国家召开,建议由非洲国家首脑会议商定。会议还决定成立一个常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委会)负责筹备召开第二次亚非会议的有关事宜。当时推举了中国、柬埔寨、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摩洛哥、阿联、阿尔及利亚、加纳、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和坦噶尼喀(后改名坦桑尼亚)等13国为常委会成员国。 1964年7月21日,在开罗举行的第二次非洲首脑会议上讨论第二次亚非会议的会址时,争论很激烈。经过反复协商,最后决定在阿尔及利亚的首都阿尔及尔召开。由13个常委会成员国驻阿尔及尔的大使组成常委会,负责筹备工作。我当时任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代表中国参加了常委会的工作,经历了筹备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全过程。 从开始筹备到第一次延期 召开第二次亚非会议的目的是为了继续发扬“万隆精神”,加强亚非国家之间团结,共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可是当时面临的形势异常复杂: 亚非独立国家虽已大为增加,但不少国家仍然是英联邦成员国,英、美对他们的影响还很大;中国和印度发生边境冲突后关系恶化;苏联实行霸权主义导致中、苏关系日益紧张;非洲国家间也存在着不少矛盾。复杂的形势决定了常委会工作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 第一次常委会于1964年10月20日在阿尔及尔召开。13个成员国中,埃塞俄比亚和坦噶尼喀缺席。会议推选阿尔及利亚代表拉伊迪为常委会主席;讨论了成立常委会秘书处的问题,一致同意由东道国负责组成;确定了首脑会议前五天举行外长会议;新增非洲的赞比亚和马拉维为常委会成员国。这些问题都顺利通过了。当谈到常委会的任务时,印度代表主张常委会只讨论雅加达会后的政治问题和悬而未决的问题,对大会的物质、技术准备工作可以不予过问。中国和多数国家认为政治问题固然要讨论,但物质、技术准备工作也不能不予关心。印度代表没有再坚持其意见,这个问题也解决了。 1964年11月12日和12月17日第二、三次常委会主要是讨论参加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国家名单,争论很多。 第一个争论的问题是苏联可否与会。在雅加达外长会议上,印度就提出了邀请苏联与会的建议,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表示反对,理由是苏联是欧洲国家,第一次亚非会议没有参加,第二次也不必邀请。经过争论,在最后公报中只写“没有达成任何协议”,把问题挂了起来。在第二次常委会上,印度代表又带头提出邀请苏联与会问题。中国、柬埔寨、印尼、巴基斯坦反对,理由仍是雅加达会上所提出的。而印度却一再为苏联辩护,说苏联有2/3的领土在亚洲,应该邀请它参加亚非会议。 我反驳说:万隆会议的发起国之一、印度的前总理尼赫鲁先生就不主张苏联参加第一次亚非会议,他曾于1954年12月30日在雅加达举行的招待会上说过:“苏联亚洲部分未被邀请,因为在政治上它是一个欧洲单位即苏联的一部分。”现在苏联的地理、政治情况并未改变,第二次亚非会议为什么要邀请一个欧洲国家参加呢?印度代表无词以对,但他仍串联了埃塞俄比亚和摩洛哥对此问题纠缠不休。 第二是要不要邀请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的问题。阿尔及利亚想邀请吴丹和联合国大会主席奎森·萨基参加大会。中国坚决反对把亚非会议和联合国挂钩,指出联合国诽谤中国和朝鲜是“侵略者”,至今不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联合国的代表是美国的代理人,不能邀请他们参加。其他同我友好国家的代表也反对邀请。 第三是关于是否邀请马来西亚的问题。印尼代表认为马来西亚是英国新殖民主义的人为产物,不同意邀请。有的国家代表则说马来西亚不是世界上唯一的人为产物,不应把它排斥在外。我国支持印尼不邀请的意见。 第四是有些非洲国家想让冲伯代表刚果出席会议,但好几个亚非国家反对冲伯政权。 第五是关于是否邀请南朝鲜、南越参加的问题。大多数国家代表认为它们是美国的傀儡政权,不应邀请。少数国家代表则提出只要是亚非国家都可邀请。 常委会的原则是协商解决问题而不采用表决方法,因而两次会议对有争论的问题都无法作出结论。 1965年2月8日召开的第四次常委会上,东道国阿尔及利亚提出由于物质、技术准备工作来不及,要求延期召开大会。由于是物质准备来不及,大家不好反对,讨论后作出决定,由常委会主席拉伊迪对外宣布:原定于1965年3月10日召开的第二次亚非首脑会议由于物质、技术原因推迟到1965年6月29日举行,为首脑会议作准备的外长会议于6月24日举行。这是第一次延期。 实际上,除了物质准备来不及这个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邀请名单的争论仍在继续,尚未取得一致。P4-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