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叟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分剂,是世世代代捶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有关民间社火的内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民间社火/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王杰文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叟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分剂,是世世代代捶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有关民间社火的内容。 内容推荐 “民间社火”是一种传统的、综合性的民间文艺表演活动,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民间社火”的历史起源、展演形态、地域分布、传承状况等相关内容的介绍,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民间文化,有利于更好地普及与传承民俗知识,有利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民族自信心。 作为一本通俗性、普及性的读物,本书在介绍相关内容时,按照丛书主编的要求,力求通俗易懂,注重知识性、通俗性与趣味性,基本上没有作过多的学术研讨。 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社火/1 第二章 社火的历史渊源/3 赛社与社火/3 傩仪与社火/29 迎春与社火/34 灯节与社火/46 第三章 活态的社火表演/103 陕西的社火/105 甘肃的社火/120 青海的社火/130 山西的社火/137 河南的社火/150 浙江的社火/151 新疆的社火/153 第四章 被改造的社火表演/161 社火表演的改造/162 走出国门的社火表演/169 社火表演的前景/171 后记/174 试读章节 西南地区的社火 四川省《云阳县志》记载,正月十五上元节期间,当地城乡处处都有灯会,人们用纸糊制成鱼、龙、狮、象等动物的模样,然后在中间点上蜡烛,其中装饰龙灯是最为普遍的。街坊邻里纷纷出钱出力扎制龙灯,互相攀比,争强斗胜。扎制龙灯时,乡民们敲锣打鼓,用锦绣装饰为龙衣,覆盖在扎好的龙灯骨架上面。当地的惯例是,正月初九这一天开始出灯,乡民们舞动龙灯,游行街巷。年轻人头上扎着花头巾,又唱又跳,以舞队的形式跟随在龙灯的后面;十岁左右的可爱的男孩子们,他们的家长会给他敷粉点脂,穿上锦衣,配上玉带,戴上金冠,前呼后拥地加入游行的队伍,他们的表演格外引人注目。此外,还有狮子戏,作为道具的狮子的头是用竹篾和纸糊成的,它有宽阔的额头,铃铛一般大的眼睛,血盆样大的嘴,样子奇诡异常。它的皮毛是用布连缀而成的,颈部的鬣毛与尾部的毛发都十分逼真。舞狮子的时候,需要由两个人把狮子道具蒙在身上。这对舞狮人的身体素质的要求极高,他们都是极矫健敏捷的青壮劳力。难能可贵的是,舞狮人为了增加舞蹈的难度与观赏性,创造性地把四张方桌叠在一起,然后一级一级地攀登上去,达到最顶层。在攀登的过程当中,舞蹈者还要做出许多顽皮的动作与惊险的姿态。最后,他们还要一级一级地跳下来,有的甚至一跃而下,观众无不拍手叫好。还有一种灯叫“车灯”,就是把十岁左右的男孩子装饰成女孩子的模样,站立在用纸扎制的车中,前面还要装饰上两条假腿,猛一看,像是坐在车上似的。前面还有一个驾车人,两个人相互唱和,演唱的曲目大多是一些情歌,其中甚至不乏淫秽的内容。社会地位高的绅士人家是不允许自己家的子弟装扮这种角色、演唱这种歌曲的。近代有人写诗说“广厦长筵狮子舞,红灯群■美人妆”,写的就是这些内容。在《华阳县志》当中,元宵节的“社伙(火)”节目包括了鱼、龙、狮、象、竹马、走马、鳌山、采莲船等众多名目。社火表演从正月初九(当地称“上九”)一直要表演到正月十六,前面有鼓乐开路,表演队伍沿门逐户,互相庆贺,与前文说过的“傩”仪十分相似。《长寿县志》也记载了元宵节社火的盛况,城市当中,人们用五色绸缎扎成“站龙”,由地方阔少们举起来满街游走,声势浩大。在他们的后面,还有火龙和狮子等其他节目。社火表演时还伴有爆竹、烟花,乡民沿街随处施放,虽然可能会发生皮肤被烧灼的危险,但是,兴奋的乡民们却视若无睹,毫不在意。在长寿县的葛兰场上下街,还有“斗灯”的习俗,凡“斗灯”就一定会发生打架斗殴的恶性事件,但是风俗难改,斗灯的习俗依然从未间断。据当地人讲,举行社火的目的主要在于驱逐瘟疫,祈求福祉。 《巴县志》记载,从正月初九开始,当地家家户户燃灯,矫捷的青年们装饰狮子,跳舞庆贺。晚上,人们簇拥着龙灯,成双成对地和着震耳欲聋的鼓声跳舞。县志的撰写者说,《周礼》上讲,古时候,方相氏在年终要举行大傩仪式,他戴着有四只巨大的黄金色眼睛的面具,穿着黑色的上衣、红色的下衣,率领仆从们跳舞叫跃,驱除厉鬼。当地元宵节期间的狮舞、龙舞的装饰,也都有巨大的鼻子、闪亮的眼睛、长长的胡须、威武的鳞甲,这正是在模仿傩仪的风格,目的也是要化厉疫为吉祥。除此而外,当地还有踏歌、打灯谜的习俗。 P69-71 序言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后记 “民间社火”是一种传统的、综合性的民间文艺表演活动,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民间社火”的历史起源、展演形态、地域分布、传承状况等相关内容的介绍,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民间文化,有利于更好地普及与传承民俗知识,有利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民族自信心。 作为一本通俗性、普及性的读物,本书在介绍相关内容时,按照丛书主编的要求,力求通俗易懂,注重知识性、通俗性与趣味性,基本上没有作过多的学术研讨。对本书在正文当中所依据的材料来源与出处说明如下: 第一章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来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华北卷、西北卷、东南卷、中南卷、西南卷)。 第二、三章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来自《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陕西卷、甘肃卷、青海卷、山西卷、河南卷、浙江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卷)以及上述省区地方文化人士的调查资料。本书部分图片选自《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考虑到丛书的体例要求及其公益性质,本书对正文当中所依据的材料及图片的来源与出处在此予以说明,并对相关资料的所有者表示真诚的感谢! 愿与读者朋友们共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