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杭州的考古/杭州文化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马时雍编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是谁创造了杭州的文明?史籍上记载的杭州历史状况能不能找到遗迹来证实?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杭州,几百年、几千年以前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些问题常常萦绕在我们心头。让人感到神秘而遥远的考古,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本书将为你揭开杭州古历史的新纪元,让读者近距离感受杭州古代文明,全方位地观察古人在杭州创造的历史和文化成就,触摸真实而生动的杭州古代社会。

目录

综述

旧石器时代/1

建德人/2

桐庐延村洞古人类遗存/4

临安旧石器时代遗存/8

新石器时代/11

跨湖桥遗址/12

良渚遗址群/23

良渚遗址群的考古发现史/23

余杭反山良渚墓地/26

余杭安溪瑶山遗址/30

余杭汇观山良渚文化祭坛与墓地/39

余杭莫角山遗址/41

其他良渚文化遗址/43

杭州老和山遗址/52

杭州水田畈遗址/52

桐庐柳岩大麦凸遗址/52

建德久山湖遗址/54

萧山所前金山遗址/55

夏商周时期/57

窑址/60

战国墓葬/61

青铜器/68

印纹陶及原始瓷/70

玉器/75

杭州半山石塘战国一号墓/82

秦汉时期/91

汉墓/92

汉代陶瓷器/97

汉代金属器/102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105

瓷窑/107

墓葬/108

瓷器/11l

金属器/124

钱宽夫妇墓/127

吴越国时期/139

吴越钱氏家族墓/140

康陵/147

雷峰塔遗址/160

五代钱氏捍海塘/168

两宋时期/171

南宋临安城遗址/172

南宋太庙遗址/191

南宋临安府治遗址/198

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204

严官巷南宋临安城遗址/210

南宋官窑遗址/216

老虎洞窑址/221

南宋寺庙遗址/236

两宋时期墓葬及其他/239

元明清时期/253

元朝/254

瓷器/254

墓葬/260

遗址/265

明朝/270

墓葬/270

遗址/271

清朝/274

墓葬/274

遗址/275

清代飞云江路钱塘江捍海塘/276

后记/281

试读章节

【余杭反山良渚墓地】

反山位于杭州市区西北,处于良渚遗址群偏西中部。未发掘前,它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包,山上种有茶树和番薯,大片茅草高过人头,间或夹杂着荒坟乱冢。然而,中国考古学界的泰斗苏秉琦先生早在1974年亲临此处时,就曾对这里以及附近遗址的考古前景作了这样的表述:“古代的杭州就在这里。”1977年,苏先生又对反山高土台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就是土筑金字塔!”苏先生的前后两番话给考古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与启示,从1986年发掘反山墓地开始到现在,良渚遗址群发掘已取得丰硕成果。时至今日,苏先生当年的远见卓识仍令人钦佩不已。

1986年初夏,考古工作者进驻反山,在其西部660平方米的范围内进行发掘。先清理了几个无甚价值的清代和近代小墓,又清理了几个出土了坛坛罐罐的汉代墓葬。对汉墓的清理接近尾声时,考古人员愈加小心谨慎,仔细观察着地面土质土色的变化,终于从大面积的灰黄土中辨认出一块灰褐色的斑土,并反复确认,找到了斑土的四界。凭借经验,考古工作者断定这应该是良渚文化墓葬的坑口。可是,对墓坑内的堆积清理至近一米深处仍不见遗物出土,这让考古人员焦急而困惑。但奇迹往往就在不经意间来临。不久,考古人员从下挖的坑中清理出粘有小玉粒与漆皮的土块,后来又剔出一件玉琮,证实这确实是一座良渚大墓。接着,重达6.5公斤的“玉琮王”出土了,闻所未闻的雕有神人兽面像的玉钺出现了,大批玉质晶莹、制作精良的大玉璧出现了……随后,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多个墓口迹象,分南北两列,密集分布。

这次对反山墓地的发掘收获颇丰,共清理良渚大墓11座,墓穴宽、大、深,大多有棺椁葬具。出土大量的珍贵器物,有陶、石、玉、象牙、涂朱嵌玉漆器等千余件(组),90%以上是玉器。在良渚文化显贵者大墓的发掘上,终于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进展。

反山墓地出土的良渚玉器品种极为丰富,有璧、环、琮、钺、璜、镯、带钩、柱状器、杖端饰、冠状饰、锥形饰、三叉形器、半圆形冠饰、镶插端饰、圆牌形饰以及由鸟、鱼、龟、蝉和各种瓣状饰组成的穿缀饰,由管、珠、坠组成的串挂饰,各类玉粒组成的镶嵌件等20余种;其中的“玉琮王”、半圆形冠状饰、三叉形器、带钩、冠状饰、龙首圆牌饰、鸟、鱼、龟、蝉等造型的玉制品都是良渚玉器中罕见的精品。P26-28

序言

当人类走出洪荒进入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在杭州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就生活着我们的先人。在以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代代相传,从使用简陋的工具开始,在大自然沧海桑田的变化中顽强地走向文明。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在杭州这块土地上不断地推陈出新,连绵不断地向前发展,使杭州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地区。但是这样辉煌壮丽的历史,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找到的记载却十分有限。杭州温暖湿润的气候,再加上朝代更迭和战争破坏,使地面上保存下来的能反映先人们活动的历史遗迹远远不能反映杭州历史的博大和精深。杭州考古发掘工作的展开,把从史前时代直至元、明、清时期杭州人类活动的历史生动地重现出来,为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杭州8000多年的文明史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使我们能穿越时间的隧道,去唤醒沉睡的文明,去印证历史的真实,去体会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辛劳。

1936年,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在良渚进行了考古发掘,拉开了杭州近代考古的序幕,近70年来杭州的考古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跨湖桥遗址的发现,说明8000多年前杭州的先民就乘坐独木舟来往于江湖之上,我国史前又一独立的文化遗存——跨湖桥文化出现了;良渚文化遗址群的考古,出土了众多精美的玉器和陶器,使杭州成为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半山石塘墓中精美水晶杯的出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杭州精湛的生产技艺;乡间砖瓦厂取土时不经意发现的一座雍容华贵的晚唐大墓中极为珍贵的天文图址我们见识了古人卓绝的才华和智慧,雷峰塔地宫中出土的众多文物,印证了五代吴越国时期的繁荣和昌盛;南宋太庙遗址的发掘,使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的杭州历史风貌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因洪水冲刷而引发的老虎洞窑址的考古发掘,解答了中国陶瓷考古多年来的悬念,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色青如翠、滋润如玉的精美南宋官窑瓷器……

正是考古工作者艰苦努力的工作,使在杭州历史发展轨迹中留下来的各种地下文物重见天日,让我们对杭州的历史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近代考古是以野外调查和发掘为基础的一项科学研究工作,局外人可能无法想像这种工作的艰辛。当考古人员顶着烈日,迎着风雨,小心翼翼地一层层抹去历史的尘土时,将会出现的是什么?是惊人的发现,还是一无所获的徒劳?这充满悬念的考古过程和考古的惊人发现同样引人入胜,也让人们对考古工作者的优秀工作肃然起敬。

近20年来,杭州的考古工作硕果累累,多项考古成果被评为全国重大考古发现。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杭州连中四元,这是杭州考古工作者的荣耀,更说明了杭州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杭州的土地下,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历史遗迹等待着我们去考古发掘,特别是杭州历史上空前的杰作——南宋皇城,它的宫殿区遗址在凤凰山一带已沉睡了800多年。南宋皇城是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也是在十二、十三世纪时中华民族领先世界的象征。对南宋皇城宫殿区的考古发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期待有一天这项考古工作的展开。

这些年来,杭州重大的考古发现一次又一次让人们感到惊喜,磁石般地吸引了很多热心的人们。他们希望系统地了解杭州考古的成果和扣人心弦的考古过程。正因为如此,我们编写了《杭州的考古》这本书,让读者近距离感受杭州古代文明,全方位地观察古人在杭州创造的历史和文化成就,触摸真实而生动的杭州古代社会。

马时雍

2004年仲秋于仁寿山居

后记

让人感到神秘而遥远的考古,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是谁创造了杭州的文明?史籍上记载的杭州历史状况能不能找到遗迹来证实?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杭州,几百年、几千年以前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些问题常常萦绕在我们心头。对这些问题,考古工作者不懈的工作已经并正在给我们一一做出解答。但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往往是一些专业的报告和论文,对大多数读者来说这实在太深奥了。因此编写一本比较通俗和有趣的书向大家介绍杭州考古的成就十分必要,这也是我们编写《杭州的考古》这本书的初衷和目的。需要向读者说明的是,我国的近代考古学研究大体止于元明之际,这不是说元以后的考古不重要,而是因为和几千年的历史相比,明清时期离现在还不算久远,史籍的记载又十分详尽,因此本书对元明清时期杭州的考古只作了简要的介绍。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杭州市文物考古所的大力支持,杜正贤、徐步光等同志撰写了文稿,孙跃同志审阅了文稿,我对全书进行了总纂和修改。书中的照片由杭州市文物考古所提供。有关部门和杭州出版社对本书出版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考古研究是一门学问很深的科学,囿于我们学识有限,书中舛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马时雍

2004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5: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