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困境与超越(教育问题分析)/朱永新教育文集
分类
作者 朱永新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朱永新教育文集》是全国“ 十五”出版规划重点项目。文集由十卷组成,全面汇集朱永新这位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委、苏州大学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导师的教育研究成果。本卷分上下两篇,对我国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本书力图改变以往教育学著作的严肃面孔,而尝试用生动的文字、翔实的材料、冷静的分析和热情的呐喊来缩短它与读者的距离。

内容推荐

《朱永新教育文集》由十卷组成。卷一为总论,是作者关于教育的宏观思考和对于理想之教育的蓝图描绘。卷二、三、四是作者关于中国教育思想的研究,系统论述了从远古到当代中国教育科学的成就与贡献。卷五、六是作者关于中外教育问题的分析与评论,其中包括教育政策研究与建议。卷七、八是作者关于中国本土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卷九、十是作者的教育随笔和在全国各地回答教师、新闻记者及网友提问的精彩记录。

在这套文集中,他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古往今来的广阔视野,考察、思索中国的教育问题;他的论述几乎遍及受教育者所经历的整个教育过程;大到教育的理念、原则,小到课程的改革、课外的活动,他都认真思考、系统调查、认真实验,随时提升到理论层面;与教育学密切关联的心理学,需要和在研究中国教育同时开展的对国外教育的认识和分析,也是他涉及的范围。

目录

走出教育的沼泽地(代序)

上篇(1949~1989)

第一章 中国教育:成就与失误

一、中国教育的巨大成就

二、失误:征兆与后果

三、超越教育困境

第二章 “老九"咏叹调

一、强烈的反差

二、深层的原因

三、让福音在现实的乐池中奏起

第三章 厌学心态透视

一、厌学众生相

二、工具主义的悲剧

三、社会宏观引导机制失衡

四、亡羊仍需补牢

第四章 畸形的结合

一、亦步亦趋:教育与政治

二、貌合神离:教育与生产劳动

三、出路选择:建立新型关系

第五章 杯水车薪

一、教育经费纵横谈

二、基础教育不“基础”

三、可怕的吞噬

四、寻求新机制

第六章 艰难的步履

一、教育传统的阻力

二、教育模式的转换

三、扬起教改的风帆

第七章 职称变奏曲

一、难以消失的不和谐音

二、活力与惰性

三、走出职称误区

第八章 德育忧思录

一、令人心忧的现状

二、唯智主义的阴影

三、催人思索的对策

第九章 家教“幼稚病”

一、过度化教育

二、价值熏陶:不平衡表征

三、金科玉律:追求和谐

第十章 希望之光

一、人的呼唤:一块基石

二、环境宽松:四根支柱

三、主体自觉:六个观念

下篇(1990~2003)

第十一章 中国教育:辉煌与问题

一、成就辉煌不寻常

二、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十二章 义务教育谁买单

一、义务教育再认识

二、义务教育:成就与问题

三、义务教育:一路平安

第十三章 均衡发展:几家欢乐几家愁

一、非均衡:差距在扩大

二、非均衡发展:负面效应显现

三、教育均衡发展:理想与保障

第十四章 “老九”再咏叹

一、诗意的栖居与现实的困窘

二、揭开教师的“斯芬克思之谜”

三、放真心于平凡之手

第十五章 读书: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并非多余的忧思

二、爱上读书何其难

三、营造“书香校园”

四、燃灯的智慧

第十六章 考试: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一、一声叹息

二、一叶知秋

三、一柱擎天

第十七章 网络喜忧谈

一、天堂地狱一网间

二、网络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构建学习化网络社区

第十八章 民办教育:敢问路在何方

一、举步维艰的发展历程

二、“外患”与“内忧”

三、突围:路在何方

第十九章 教育科研“姓”什么

一、教育科研的伪与劣

二、教育科研的应有之义

三、教育科研“真”的回归

第二十章 任重道远

一、挑战依然严峻

二、在改革中谋发展

初版后记

教育,让我欢喜让我忧(新版后记)

试读章节

二、工具主义的悲剧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就有“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的唯读梦。读书是谋取财富和美女的重要途径。战国时代苏秦苦读的故事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苏秦为什么具有那名垂青史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精神?其学习动机还不是为了能早日封“六国之相印”?用苏秦自己的内心独白来说,就是:“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哉?”自然,如果苏秦挂不上六国相印,也就谈不上什么“革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的财富,更加谈不上什么“黄金溢以随其后”的殊遇了。苏秦这个形象非常典型地概括了整个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读书的真正动力与动机。

在现代社会,虽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已经没有多大的市场,但是,读书的“工具主义”还有很大市场。人们总是认为,读书学习本身并不能给人们带来直接的享受,学习本身也无直接的价值和利益,读书学习只是谋求其他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人们之所以读书,是由于其诱人的“前景”。而有朝一日,如果读书这个手段或工具不能达到目的,它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中国人读书的“冷”和“热”往往正是反映了这种读书价值观的变化轨迹。

我们不妨考察一下近十年来人们读书学习观念的两次变迁。经过了十年浩劫,中国出现了空前的“文化荒”,知识界青黄不接,社会各行各业迫切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文凭”很快成了一场“社会大瘟疫”之后的健康证明书,持有者在社会上通行无阻,一批批知识分子走上了各行各业的领导岗位。于是文凭成了人们朝思暮想的奢望之物。社会上一时间出现了空前的读书热、文凭热。这种全民求学的盛况虽然令人欣慰不已,但其中不能说不带有浓厚的“工具主义”色彩。

当文凭持有者的数量越来越多,文凭与水平的差距渐趋增加时,文凭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逐步降低。正在这个时候,商品经济的浪潮冲击着中国,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发生着巨大变化,愈来愈多的“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有心人算算比比,竟然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有文凭的不如没文凭的,知识多的不如知识少的。温州市柳市中学26岁的教坛新秀林优林,兄弟三人,小学毕业的大哥花十万元造了一幢四层楼;高中毕业的二哥造了一幢三层楼;他自己大专毕业,却只能住父母留下的小平房,别说造房子,连老婆也讨不起,被迫提出辞职。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恍惚、彷徨、动摇,自然是读书热情的日益减退和厌学情绪的直线上升。

P52-53

序言

朱永新教授的文集出版在即,他要我写一篇序,大概是因为他看到我对教育也很关注,又不时地发表点看法吧,或者因为他和我都是马叙伦、周建人、叶圣陶、雷洁琼等民进前辈的后来人——我们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成员。不管他是怎么想的,我出于对他学术成就的敬佩,也出于对年轻学者的喜爱和对教育的兴趣,便答应了,尽管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不过这样也好,以一个时时关心业内情况的外行人眼光说说对这套文集和作者的看法,或许能更冷静些,更客观些。

我曾经说过,中国的教育人人可得而道之。因为教育问题太复杂,中国的教育问题尤甚。且不说中国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微弱实力在办着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单是中国处于转型期,城乡、东西部间严重的不平衡和几个时代思想观念的相互摩擦、激荡,就可以说是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的了。随着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对教育发表评论的人当然也越来越多,多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时常议论。这样就给有关教育的研究提出了许多也许在别的国家并不突出的问题。我认为其中有两个问题最为要紧:一个是教育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既不能就教育论教育,更不能只论教育的某一部分而不顾及其他,以区别于人们日常的谈论;另一个是教育学如何走出狭小的教育理论界圈子,让更多的人理解、评论、实践,也在更大范围内检验自己的理论是否能为群众所接受,以免专家和社会难以搭界。朱永新教授的这套文集,恰好在这两个问题上都给了我很大的欣慰。

在这套文集中,他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古往今来的广阔视野,考察、思索中国的教育问题;他的论述几乎遍及受教育者所经历的整个教育过程;大到教育的理念、原则,小到课程的改革、课外的活动,他都认真思考、系统调查、认真实验,随时提升到理论层面;与教育学密切关联的心理学,需要和在研究中国教育同时开展的对国外教育的认识和分析,也是他涉及的范围。

朱永新教授并不是一位“纯”学者,虽然教育理论研究永远是他进行多头工作时在脑子里盘旋的核心。他集教师、官员和研究者三种角色于一身,随着孩子的降生,他又多了一个家长的身份。这就使他不可能只观察研究教育体系中的某一段或某一方面,必须做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的研究。我见过他极度疲劳时的状况,心里曾经想过,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考验,还是他“命”当如此,不得不然?其实,这正是给他提供了他人很难得到的绝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时时转换角色,就需要时时转换思维的角度和方法,宏观与微观自然而然地结合,积以时日,于是造就了他独特的研究方法和风格。

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研究,如果只有理性的驱动,而没有基于对事物深刻认识所生发出来的极大热情,换言之,没有最博大的挚爱,是难以创造性地把事情做得出色的。朱永新教授对教育进行研究的特点之一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身,有那三种角色和一种身份,自然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心,是不可见的,但贯穿在他所有工作、表现在他所有论著中的鲜明爱心,则是最好的证明。

他说“教育是一首诗”。他把文集第十卷命名为《诗意与理性》。他用诗一般的语言讴歌教育,表达他的教育思想: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热爱

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

有一颗母亲的心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未来

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

有一条破浪的船  如果是纯理性的,没有充沛的、不可抑制的感情,怎么能进发出诗的情思?但他不是浪漫派。他本来已经够忙的了,却又率先自费开通了教育在线网站,成了四面八方奋斗在教育改革前沿的众多网民的朋友。每天,当他拖着疲乏的脚步回到家后,还要逐篇浏览网站上的帖子和来信,并且要一一回应。这是自找苦吃。但他认为,这是“诗性伴理想同行”,是“享受与幸福”。他工作生活在被颂为“人间天堂”的苏州,那里早已普及了十二年教育,现在正朝着普及大学教育的目标前进,但这位主持全市文教工作的副市长,却心系西部,为如何缩小东西部教育的差距苦苦思索,不断地呼吁……他何以能够长期如此?我想,最大的动力就是那伟大的爱。

情与理的无缝衔接,正是和把从事教育工作及理论研究单纯当做职业的最大区别,而且是成功的要素。

教育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因为通过不同渠道,接受了不同程度和内容的教育的结果。就一个国家而言,教育则是保障发展、壮大的基础性工程。这些,都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教育又是极其复杂庞大的体系,需要大批教育理论专家、管理专家。身在其中者固然自得其乐,但是,在局外人看来,教育理论的研究是枯燥的、艰难的,有过多的教育学著作也确实强化了人的这种感觉;管理工作给人的印象则是繁杂的、细碎的。这种感觉和印象往往是理论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和广大的教育参与者(包括家长、学生和旁观者)隔膜的原因之一。社会需要集理论研究和管理于一身,而且能把自己对教育的挚爱传达给社会的学者,与人们一起共享徜徉在教育海洋里的愉快和幸福;但是,现在这样的著作和学者太少了。是我们对像教育理论这样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所谓“学问”误解了,以为只有用特定的行业语言,包括成堆成堆的术语和需要读者反复琢磨才能弄清楚的句子才是学术?还是善于用最明了的语言表达复杂事物的人还不多?抑或是教育理论的确深奥难测,必须用“超越”社会习惯的语言才能说得清楚?而我是坚信真理总是十分朴实、十分简单这样一个道理的。真正的“大家”应该有能力把深刻的思考、复杂的规律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历史上不乏其例。

朱永新教授,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理论家,正在朝这一目标努力着,而且开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论述、抒情、问答并举,逻辑严密的理性语言、老百姓习惯于说和听的大白话、思维跳跃富于激情的诗句兼有,依思之所至、情之所在、文之所需而施之。有的文章读时需正襟危坐,有的则不禁击节而赏,有的还需反复品味。可贵的是,这些并非他刻意为之,而是本性如此,自然流露。这本性,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归根结底是对人民的爱。

在某一种风格已经弥漫于社会,许多人已经习惯甚至渗透到潜意识里的时候,有另外一种风格出现,开始总是要被视为“异类”(我姑且不用“异端”一词)。我不知道朱永新教授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验。我倒是极为希望他能坚持下去,即使被认为“这不是论文”也不为所动,因为学术生命的强弱最后是要由人民来判断,而不是仅仅由小小的学术圈子认定的。我还希望他在这方面不断提高锤炼,让这股教育理论界的清风连续地吹下去。

教育,和一切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联的事物一样,都要敏感地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贴人民的需求,依时而变,因地制宜。朱永新教授的文集主要收录了他从踏入教育学领域直至2003年的论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战斗正未有穷期”。在从基本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二十年里,还有层出不穷的教育问题涌现,需要解决,因而需要不停顿地观察、思考、研究。我们的教育学,就将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成长,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也许就将在这一时期内形成。朱永新教授正富于春秋,“永新”自当永远常新,一定会抓住这百年难逢的机遇,深化、拓展自己的研究,为中国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教育理论多奉献自己的才干和智慧,再写出更多更好的篇章。  我们期待着。

兹忝为序。

2003年12月14日

于日读一卷书屋

后记

教育,让我欢喜让我忧

我是从心理学走上学问的道路的。

虽然心理学与教育学有时可以放在一个大的教育科学之下,但两门学科毕竟是有一定的界限的。在上海师范大学读书的时候,我迷上了心理学。回到苏州大学以后,命运捉弄了我,让我教教育学。我知道,前者是我的最爱,后者是我的饭碗。因此,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肩负两个学科前行。代价是付出别人双倍的努力。没有想到,现在看来,当时的饭碗成了现在的最爱。

从1987年开始,我就从事教育行政的工作。为了让自己的工作更有理性,我自然加强了对于教育理论的学习,同时更加关注现实的教育问题。做教育科学部主任是如此,做教务处处长是如此,做副市长也是如此。随着我与教育现实接触的日益增多,与教育的感情也日益深厚。改用一句时髦的歌词说;教育,我思念着你,你牵动着我,我们一起走过。

出于对教育的热爱,1990年我出版了一本小书《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评论》。这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出版的一本特别的书。我是流着眼泪写完这本书的。我为教育经费的“杯水车薪”而流泪,为我们教师的“老九咏叹调”而流泪,为父母的“家教幼稚病”而流泪……

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我们的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在这本小书中提出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有些问题还在继续下去。东西部的差距、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基础教育中学校与学校的差距等不是缩小了,而是继续扩大。学生负担、家长负担也是有增无减。一切的一切,还是让我心忧。于是,有了这本增订的新书。上篇是十多年以前的内容,让我们可以回到那个岁月,看一看过去的教育,尤其是年轻的朋友,可以感受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思想与情怀。下篇是最近十来年的内容,选了一些我特别关注的领域,也是中国教育的一些重大问题来分析。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的许庆豫教授和我的博士生史根林、何小忠、李燕、赵振杰,帮助我收集整理了许多材料。焦晓骏先生在核校书稿中也做了许多工作。没有他们的帮助,也许这本书还要等待许多时间才能问世。我感谢他们的劳动。和他们在一起,我经常感受着青春的情绪和创造的冲动。

我最大的期待是在今后修订这本书的时候,书中的问题已经成为历史。我欢喜的是教育的永恒美丽,心忧的是前进中不断出现的新的问题。

朱永新

2003年8月13日夜初稿

2004年2月于北京定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