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是一首青春歌谣,70年代是一个美丽的故事,70年代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年代。书籍是“70年代人”的生命,书籍是“70年代人”的生活,书籍记录下70年代人的情感。从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李碧华的《霸王别姬》,到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淡淡的抒情,淡淡的笔触,带给你无限的温暖和感动,让你在每个字里行间寻找最初的感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学/70年代生人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作者 | 伍士心 |
出版社 | 中国书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70年代是一首青春歌谣,70年代是一个美丽的故事,70年代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年代。书籍是“70年代人”的生命,书籍是“70年代人”的生活,书籍记录下70年代人的情感。从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李碧华的《霸王别姬》,到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淡淡的抒情,淡淡的笔触,带给你无限的温暖和感动,让你在每个字里行间寻找最初的感动…… 目录 1934一《边城》 ——沈从文 1939一《京华烟云》 ——林语堂 1943一《倾城之恋》 ——张爱玲 1946一《围城》 ——钱钟书 1954一《铁道游击队》 ——刘知侠 1957一《林海雪原》 ——曲波 1958一《青春之歌》 ——杨沫 1958一《烈火金钢》 ——刘流 1958一《敌后武工队》 ——冯志 1960一《城南旧事》 ——林海音 1969一《蹉跎岁月》 一一叶辛 1978一《致橡树》 ——舒婷 1979一《霸王别姬》 ——李碧华 1979一《天云山传奇》 ——鲁彦周 1979一《青春万岁》 ——王蒙 1981一《徐志摩诗集》 ——徐志摩 1984一《王朔文集》 ——王朔 1984一《棋王》 ——钟阿城 1984一《丑陋的中国人》 ——柏杨 1984一《今夜有暴风雪》 ——梁晓声 1985一《琼瑶全集》 ——琼瑶 1985一《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张贤亮 1985一《钟鼓楼》 ——刘心武 1986一《便衣警察》 ——海岩 1987一《往事并不如烟》 ——章诒和 1988一《顾城诗集》 ——顾城 1988一《一地鸡毛》 ——刘震云 1988一《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1989一《曾国藩》 ——唐浩明 1989一《胡雪岩》 ——高阳 1989一《平凡的世界》 ——路遥 1990一《芒克诗选》 ——芒克 1990一《汪国真诗集》 ——汪国真 1992一《白鹿原》 ——陈忠实 1992一《北京法源寺》 ——李敖 1992一《轮椅上的梦》 ——张海迪 1993一《废都》 ——贾平凹 1993一《与往事干杯》 ——陈染 1993一《三毛全集》 ——三毛 1995一《长恨歌》 ——王安忆 1995一《十六岁的少女》 ——秦文君 1995一《海子的诗》 ——海子 1996一《红处方》 ——毕淑敏 1997一《红粉》 ——苏童 1998一《第一次亲密接触》 ——蔡智恒 1998一《尘埃落定》 ——阿来 1927一《追忆逝水年华》 ——M·普鲁斯特 1946一《基督山恩仇记》 ——大仲马 1951一《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 1957一《老人与海》 ——海明威 1984一《寻欢作乐》 ——毛姆 1995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试读章节 书中漫步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是它转译为中文后的书名,也有译本译为《瞬息京华》。林语堂原本打算将《红楼梦》译作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因故未能译成,此后决定仿照《红楼梦》的结构写一部长篇小说,于是写出了《京华烟云》。《京华烟云》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京华烟云》自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后的短短半年内即行销5万多册,美国《时代》周刊称其“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 作家风采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人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在美国用英文创作《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往事重温 读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仿佛胸中千言万语却又无法言说,思索良久,只有四个字:浮生若梦。 其实罢了,人终其一生无非黄土一抔,倒是毫无性灵可言的好些实物得以永久。无论是叱咤风云的大英雄,还是名噪一时的古帝王,终了还是要就寝于黄土之下,一生是非留予后人评说。也可以说这是对《京华烟云》或是林语堂最初的理解。 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一生著作甚丰,不但文章好,而且言谈风趣。 1936年,美国《纽约时报》和全国书籍出版者协会共同举办第一届全美书展。展会上,主办者安排了一次作家演讲,自然林语堂也在邀请之列。因不久前他的《吾国吾民》在美国出版,高居畅销书榜首,在美国读书界很有名望,美国的读者,都想一睹他的风采。 轮到林语堂演讲了,他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一反平日在欧美大众场合穿西装的习惯,林语堂这天的打扮像在国内一样,穿一身蓝缎长袍,风度潇洒,慧气四溢。他以风趣幽默、机智俏皮的口吻,讲述了他的东方人的人生观和他的写作经验。热心的听众,被他那娴熟的英语,雄辩的口才以及俏皮精湛的演讲所折服,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P5-6 序言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 我的青春是花朵,盛开过枯萎了 我的青春是一阵绯红的云,曾是那样的绚丽 我的青春是一场战争,与空虚无聊作战;与和平般的幸福胜利握手…… 听着那歌谣,朗诵着那首诗,不觉间我们的思绪回到了30年前,重新唤起童年的记忆。那个年代,总会在一个人的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让人久久回味的。但仔细想起来,才觉得那时的心是尚未启封的,那个世界也是尚未启封的。周围的每一丝空气都是那么古朴而新鲜,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真诚和豪爽。故事虽不多,但就算时间的尘土封住了所有的过去,也封不住我们对美好昨天的回忆。 70年代是一首青春歌谣…… 70年代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年代。音乐是“70年代人”的生命,音乐是“70年代人”的生活。如果没有音乐的话,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们不仅仅是平凡,没有音乐的生活也不仅仅是枯燥的,没有音乐,生活就没有那么多色彩,音乐记录70年代人的情感。音乐,帮助他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70年代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人说,生于70年代的人是迷惘的一代,在本该洒脱时沉重,在不该懦弱时羞怯;有人说,生于70年代的人是尴尬的一代,被60年代的人认为太肤浅,不及他们沉稳,被80年代的人认为太落伍,没有他们新潮;还有人说,生于70年代的人是平凡且淳朴的一代,像任何其他年代出生的人一样,只是一个时代的纪录。70年代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一本书,书中的每一篇都是生活,记载下70年代人的风采。尘封的记忆中,或许也能找到你自己的影子或者你身边人的影子。 70年代心中充满了乐观…… 出生于70年代,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乱,没有遭遇过恶劣的环境,这种乐观主义常常赋予他们无法去除的轻浮感——世界总是充满幸运、而没有艰苦。几代人面临民族危难时表现出的深重的使命感,到了这一代几乎消失殆尽。出生于70年代后期的一代人几乎是“天然的全球化的一代”,对他们而言,世界是以另一种方式叙述的。 70年代是幸福健康…… 70年代人在一个意识形态化的童年里浸泡,而在一个不断世俗化的当代寻求立命安身。这是中国语境下最典型的一种成长。他们是最幸运的。但伴随着成熟,这一代人必将肩负起更为重要的使命。他们要帮助这个国家摆脱历史的阴影,向更为成熟与强大的方向迈进。由于没有历史的阴影,他们或许会使这个国家变得更健康。 70年代是壮志未酬…… 在青春校园里他们高歌这纯真的年代,青春无悔。如今,心底的那抹温柔,原本那些纯真、青涩的回忆渐渐褪色、淡去,仿佛从来就不曾发生,仿佛从来就只是一个梦……对于一腔雄心、壮志未酬的70年代人,乍回头时才发现身后追逐的猛兽,转眼间已听到猛兽踩过落叶的声音,紧张奔跑,一刻也不敢停留。累伤的70年代人发出一声慨叹,想坐下来略微歇息,然而,稍做停留,追逐的猛兽已从头顶掠过,虎视眈眈地截住了去路……越是临近30岁的年龄,这样的想象越是频繁地出现在他们的梦里。 然而,70年代有70年代的风采,他们舞出了自己的精彩,活得自由自在。 静下心来,让你在每个字里行间寻找最初的感动。淡淡的抒情,淡淡的笔触,带给你无限的温暖和感动。一部活灵活现的动画,是每个人的节日,带我们回到了儿时游戏的田野;一部经典老片,重温着往日的激情,将我们带回那个享受视觉盛宴的年代;书籍带给我们的感动,伴随着我们一路从童年到青年;一段音乐,一曲高歌,跳动的心再一次回放。犹如一汪清泉,浇灌着你的心灵。 此时,你是否会有种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的感觉?那尘封的记忆被轻轻掀开,久违的感动重新涌动在心间。 谨此献给70年代生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