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修筑万里长城时动用了无穷的人力和智慧,一条砖,一块石,一筐土,耗费了千百年的时光和无数人的血汗才构筑的世界奇迹,是我们的祖先留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最丰厚的文化遗产。本书是“大地纪实丛书”中的一本,以图配文的形式,将长城有代表性的地方及其风貌风情介绍给大家。其中编绘的22幅各段长城示意图,更能方便读者和旅游者,按图索骥。本书可为万里长城的痴迷者们,无论是自驾车,还是骑车或步行,均提供了十分方便的线路和多方面的帮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图文长城(河北省及天津北京卷)/大地纪实丛书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李少文 |
出版社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古代修筑万里长城时动用了无穷的人力和智慧,一条砖,一块石,一筐土,耗费了千百年的时光和无数人的血汗才构筑的世界奇迹,是我们的祖先留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最丰厚的文化遗产。本书是“大地纪实丛书”中的一本,以图配文的形式,将长城有代表性的地方及其风貌风情介绍给大家。其中编绘的22幅各段长城示意图,更能方便读者和旅游者,按图索骥。本书可为万里长城的痴迷者们,无论是自驾车,还是骑车或步行,均提供了十分方便的线路和多方面的帮助。 内容推荐 作者李少文,走玩长城,行程万里,将长城沿途有代表性的地方及其风貌风情、所见所闻写了数十万的文字,拍摄了2万余张照片。经过多年实地采访、查找收集资料,完成了《图文长城——河北省及天津、北京卷》。全书对河北冀东、冀西长城,天津蓟县长城和北京长城,做了连贯而详实的介绍。特为本书编绘的22幅各段长城示意图,更能方便读者和旅游者,按图索骥。这本书的出版,为万里长城的痴迷者们,无论是自驾车,还是骑车或步行,均提供了十分方便的线路和多方面的帮助。 我们将陆续推出这本书的姊妹篇《图文长城——山西卷》和《图文长城——陕西、宁夏、甘肃卷》。 目录 前言 一、万里长城简介 二、河北省冀东长城 第一节 山海关及周边辽宁省长城 第二节 抚宁长城 第三节 卢龙长城 第四节 迁安长城 第五节 迁西和遵化长城 三、天津蓟县长城 四、北京长城 第一节 平谷长城 第二节 密云长城 第三节 怀柔长城 第四节 延庆长城 第五节 昌平长城 第六节 门头沟长城 五、河北省冀西长城 第一节 赤城长城 第二节 宣化和张家口长城 第三节 万全长城 第四节 怀安县长城 第五节 怀来县、涿鹿县和涞水县长城 第六节 涞源、阜平、唐县和易县长城 试读章节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约三十里处,距北京的铁路里程315公里,公路里程312公里,坐落在东北与华北走廊的最窄处,北边是燕山,南边为渤海,地峡总宽度不过15里,是关内外往来的必经之路,且山海关角山以北的大山更加险峻,只有少数几个山口可以通行车马,易守难攻,因此山海关自古为重要的交通要枢和兵家必争之地。 此地远在战国和秦、汉时期已经知名。南北朝时的北齐国开始在这一带修筑长城。《隋书·地理志》记载:这里有长城,有关官,有临榆宫。唐朝在这里设临榆县,有临榆关。元代为迁民镇,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军魏国公徐达在山海之间筑关建城,并命名为山海关。据《山海关志》记载:“卫城周八里一百三十七步四尺,高四丈一尺,土筑,砖包其外。自京师以东最号高大。门四,在东、西、南、北方,门各设重键,上竖楼橹,环构铺舍,以便夜巡。水门三,居东西南三隅”。 明代山海关城防体系非常严谨,关城的四座城门都设瓮城保护,为了加强防御纵深,在东、西门的瓮城之外又各加建了更大的罗城;南北方向则在南、北门外的长城各增建一座翼城和一座水关。关外布置了众多的城堡、卫所、烽堠和关隘拱卫关城,使山海关成为一座气吞山河的军事要塞。 山海关长城自南向北一线排开,分别是老龙头、宁海城、围城、南翼城、南水关、山海关关城、北水关、北翼城、旱门关和角山关,再北进入崇山峻岭。现存的山海关为明代多次增建而成的,规模宏伟,固若金汤,号称“天下第一关”。 20世纪70年代前,过往火车停靠在山海关车站时,乘客若赶上好天气,可以凭窗直接领略“天下第一关”和角山长城的雄伟景色。现在由于城市的发展,原关城已经淹没在高楼大厦中,昔日的雄姿大为减色了。 P12-P13 序言 笔者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爬长城,想当初最感头痛的事情是有关长城的参考书籍太少和太不周详。与近邻日本比较,我们在文化研究领域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就拿日本京都市来说,街上大书店中有关研究中国大陆和朝鲜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的专题书籍洋洋洒洒地摆满一层楼的小半间;有专卖大陆简体字书籍和台湾香港版繁体字书籍的书店;有专卖佛教真言宗典籍的书店;甚至连中国北京的“门墩”和南方民居上的小部件“鱼尾”都有日人写了专著。我们在解放后的第二十个年头时把巍峨的北京城墙拆了,现在留下的有关北京城墙的惟一专著还是一个18世纪的瑞典人的游记兼考察记(最近国人也出版了一部有关北京城墙的大作)。我们又有世界上最丰厚的文化遗产,关于长城偌大个题材,无论是学术著作亦或通俗读物,也应该多一些再多一些才更好呢? 后来有幸读到以董耀会、吴德玉、张元华三位先生的笔名“华夏子”的专著《明长城考实》一书,算是觅到了长城真经(不明白此书为什么没再版?偶然在某长城发烧友兼影友那里借到了此书的复印件,后又以该复印件复印了好几份,再传看给其他好事者),凡超级长城发烧友无不手持“考实”一书无寻踪探究。“华夏子”有志者事竟成,不仅基本走完了长城干线。而且出了书,最终董先生成为长城学的学者,并荣任长城协会的秘书长。他们当年走长城时恰逢探险热,漂黄、漂长和徒步游风行一时,中外人士走长城的也还有一些,但别人没有写出如此有影响力的书。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当今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实事求是地讲:在古代(特别是清代以前),长城首先是军事防御工事,其次是众多曾经存在过的政权的边界,其三其四其五其六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理地域、不同心理状态之间一条人为构筑的有形和无形的墙,正因为有了这道承载历史的伟大的墙,才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 长城自辽东始,穿越群山峻岭、黄土高原、黄河、直到戈壁大漠,地理复杂,景象万千,加之沿途民风民俗,各色方言,数千年的历史典故和传说流传其间,不愧为世界级景观中的佼佼者。古代修筑万里长城时动用了无穷的人力和智慧,一条砖,一块石,一筐土,耗费了千百年的时光和无数人的血汗才构筑的世界奇迹,是我们的祖先留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最丰厚的文化遗产。 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图片来看,那时的长城保存状况尚可。而目前的状况又如何呢?前些时候报刊载长城学会董耀会发表的谈话说:目前长城保存基本完好的占1/3,半存的l/3,消失的1/3。据《文物天地》2003年12期王莉女士的文章《给长城一个说法》载:“据2002年长城学会公布的长城考察结果,目前明代长城有较好墙体的部分不到20%,有明显可见遗址部分不到30%,墙体和遗址总量不超过2500公里。”据笔者实地看,情况恐怕还要糟得多,我以为保持基本完好的地方恐怕连十分之一都不到,除去人迹罕至的峻岭上的墙头外,几乎所有的关隘和城堡都被拆了,至多局部有遗存。破坏长城最剧烈的时代莫过于20世纪的60一70年代的“文革”时期,合乎逻辑的理由是长城沿线百姓穷,要拆砖筑房建水库修公路,取土垫地修大寨田。但是农民再穷,还穷得过兵荒马乱的解放前吗?为什么在长达几百年的时光中基本没拆?而我们仅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将其毀去大半?如果说中国古代建筑大多为土木结构,不易久存的话,那么长城不是砖石筑就的吗?为何也几乎没保留下来一座完整的城堡呢?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国民对保护长城的认知程度日渐提高,如1984年由《北京晚报》等单位联合发起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社会赞助活动,邓小平为修复长城题写了题词;1987年成立了以研究、保护、维修、宣传长城为宗旨的“中国长城学会”,政府也出台了各项法规和条例将保护长城纳入了法制;另一方面是珍视和保护长城的观念以深入人心,民间热衷于长城的同志者日众,相关长城的书籍文章越出越多,许多媒体和网站也为公众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有关长城的信息。作为一名万里长城的痴迷者,本人也很希望能将自己游历长城的所见所闻与大家共同分享,但写书由备感学所不及,力所不逮,不得已想出以图配文的通俗形式的点子,将大长城有代表性的地方及其风貌风情介绍给大家,也算是本人为宣传长城略尽绵薄之力吧,为此撰写本书的缘起。 后记 我学生时代数理化成绩好,语文却一直很糟。但是,这并没有妨碍我喜欢阅读有关社会、文化、历史、地理和军事等文科方面的书籍,没想到这些知识在写这本书时派上了用场。 我自小爱好艺术,特别是美术,因此也喜欢了建筑。小时候住天津大学,邻居是个建筑教授,看到他带着学生到处写生画油画,羡慕得要命。如果不是赶上了“文革”,本来打算报考土木工程专业,意在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 十三岁时,父亲为子女花了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个苏联的二手照相机,这不仅培养了我的摄影爱好,兄长李少白也因此走上了职业风光摄影师的生涯。在拍摄长城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他的莫大帮助。 本来我爬长城只图一个“玩”字,美其名曰:快乐摄影,注重的是过程中的愉悦。至于写书,因为深知其中的艰辛,想也没想过。但是夫人梁嵘却不这么看,她一直鼓励我“玩也要玩出个样子来”。2000年,她在日本京都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做外国人研究员时,我曾利用假期去探亲。由于该研究中心的许多学者都把中国文化作为研究题目,在夫人的倡议下,为宣传长城,我特地精选了近百张长城照片,在“日文研”的接待大厅里布置了一个微型展览,供来自各国的研究者欣赏。其间,有不少学者指着图片向我问这问那,特別是日本友人岡松慶久先生的建议给我很大的启发。此后,在夫人的一再催促之下,我终于硬着头皮动手写了这部力不从心的书。因此,在本书的付梓之前要特別感谢全家和朋友们! 我的工作单位文化气氛浓厚,一直鼓励员工写作。同事们知道我喜欢爬长城,在假期排班时尽量予以照顾。因此,我也要向同仁们表示感谢! 感谢北京市旅游局熊玉梅副局长在我写作过程中给予的鼓励。感谢中国旅游出版社李任芷社长、主编范云兴先生和责任编辑吕大干先生对本书所提出的诸多宝贵意见和给予的大力支持。 作者 二○○四年五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