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湖南卫视来说,2005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有着太多的精彩可以回顾。有着太多的快乐想与大家分享。于是我们台办的年轻人想到了编书,尝试用这种方式来再现同事们完成的精彩项目,也和你作一次心灵的交流。
从“超级女声”引发的全国超级收视热浪到《大长今》全国热播,从《快乐大本营》“闪亮新主播”全国选秀到“2005王者风范·国球大典”,本书围绕着这些重大活动,以“我的春天比你早”、“大夏长乐始于今”、“秋夜霜空星如雨”、“蝶舞寒冬国球行”四个主体部分,外加“穿越第五季”作为全书的主线,精心编写。领导者的运筹帷幄。主持人的趣闻轶事,当事者的隽永文字,摄影师的精美图片,尽录书中。一册在手,尽收眼底。
历史会客观地作如下记录:
2005年,湖南卫视人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许多惊人与不朽的传奇。
若干年后,如果中国也有成熟的、独立的娱乐工业,湖南卫视将会是这个工业的巨子。
——“超级女声”的流行势不可挡!创造了中国电视有史以来收视最高、舆论最多、影响最大的奇迹。湖南卫视以无可辩驳的绝对优势,稳稳地站到中国电视的最前沿;
——为“大长今”找“婆家”,湖南卫视闯开一条特殊的营销路,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独家资源稀缺的价值,实现了企业和湖南卫视品牌的共同提升;
——将PK台设在“快乐大本营”舞台上,湖南卫视期待这档曾经火爆异常的节目在八年后能有新突破;
——“快乐乒乓”的理念别出心裁,并被湖南卫视通过“国球大典”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来。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亲临长沙现场观战,连连说了三个没想到:没想到会这么火,没想到会这么好,没想到会这么快乐。
从某种意义上说,“超级女声”这道超级文化大餐,甚至颠覆了传统文化和价值判断,这道大餐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文化娱乐消费是一个富矿,我们有幸采到第一块矿石。在持续不断的鲜花和掌声中,在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面前,我们最需要的是头脑清醒。不然。就会像魏文彬局长所说的那样:今天成功得多精彩,明天就会失败得多惨烈。在我们系统内,至少有两种不清醒应当避免,一是参与者作为胜利者容易沾沾自喜、自以为是:二是没有直接参与的旁观者往往是无动于衷、毫无感觉。前者是跳不出来、盲目自信,后者是融不进去、无所作为。
“超级女声”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节目创新的同时做到了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并向外做大做强。其实,就是在这个务实的整合创新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以前我们没有注意,或者注意了却没有真正做起来的全新模式正在形成,这就是新娱乐经济板块。它的形成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娱乐节目的创意和简单的营销运作,而是整个内容要素与新的市场渠道的有机结合,并形成产业链优质循环。从这个板块形成的过程来看,“超级女声”的成功过程首先得益于湖南娱乐频道的本土化原创,接着很快融进了湖南卫视的制作,得以强力提升与平台强势传播。如果湖南卫视没有及时主动选择“超级女声”上星,并拿出相当大的资源和制作投入与天娱传媒合作拓展全国市场,双方都绝不会有今天的巨大成功。事实证明,好的创意与优质平台及时组合,好的内容产品与市场结合就一定能放大优势、获取巨大效益。不重视现有优质平台的放大作用,不强调市场的需求特点。内容再好,也可能藏在深闺人不识,窝在湖南出不去,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如果按照整体开发的脉络延伸开来。我们发现“超级女声”是新娱乐经济板块的第一个代表作,她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成功,如同裂变式的爆炸威力激活了草根文化的巨大产业链。“超级女声”给我们带来了广告、冠名与形象代言、短信、演出和艺员经济等一系列回报,其实,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个千载难逢的超级发展机遇。这个超级机遇会以超常的模式、超强的速度、超新的内容、超大的增量来推动我们集团的跨越式发展。这个机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项目层面上的个案商机,也不仅仅是天娱公司、湖南娱乐频道和湖南卫视等相关操作层面的个体回报,而是我们集团化整体改革做实、进一步打通盘活资源、向外拓展做大与国际化接轨的整体机遇。这个机遇要求我们在扩张转型的同时进行体制创新。尽快解决现在操作层面的一些体制障碍与行政束缚。继续通过加大创新、改革、整合力度,拓展新媒体新经济产业。既要有垄断性的强势媒体平台,也要有天娱这样完全能够进入市场的娱乐传媒公司主体和“超级女声”这样源源不断的创新内容。既要放大“超级女声”品牌,以内容产业强力拉动娱乐经济的发展,又要延伸、开发新媒体、新业务、新品牌。
文化产业从本质上讲是创意产业,最大的生机是根植于我们头脑中创新不止的超级精神。传媒产业不论斤两,论创意。我们永远要保持一种敢为人先的创新品质,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并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客观地说。在“超级女声”获得追捧的同时,我们似乎缺乏各种必要的准备,有些东西丢了。是情有可原的,关键是我们千万不能丢掉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而且是超出想象的超级机遇!先机决定成败。超级机遇只能被头脑清醒的人所看到,只能被具有超级压力和超级责任、超级能力的人所把握、所实现。让我们每一个湖南电视人都为之超级奋斗。
P5
为湖南卫视人击节喝彩
湖南卫视的同志送来一本即将付梓的新书,并且介绍说,这是他们2005年的“年终总结”,嘱我写个序。
这是一份不同寻常的年终总结。编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地记录了湖南卫视2005年的重大活动、频道热点,生动再现了湖南卫视勇于创新、不断超越的点点滴滴。
盘点2005年。我尚不能说湖南卫视走得有多快多远,走得有多么功成名就。但是他们走得努力。走得快乐。走得勇往直前,甚至是波澜壮阔。这一年,湖南卫视创造了许多令人自豪的生动个案和精彩数字;这一年,湖南卫视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的许多惊人奇迹与不朽传奇。这是湖南卫视秉承快乐理念、高举创新大旗的结果。重温湖南卫视2005年所走过的道路,我心里有一份说不出的高兴。我为湖南卫视这个创新的集体感到骄傲和自豪,为能够与湖南卫视人一同走过而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欣慰。
如果说创新与不断创新是湖南卫视这些年发展壮大的关键词,那么,眼前这本书,无疑是他们再一次创新的结果。用图文书形式来总结自己一年来所行走的路,湖南卫视人不但想到了,也做到了,而且做得漂亮。在我看来。这就是创新。这对于提升频道品牌,给频道品牌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核。无疑又是一次创新之举。
创新是为了产生影响。我对湖南卫视的同志说过,湖南卫视我别的不管,但一定要管创新;湖南卫视我别的不牵挂,但一定要牵挂创新。我们反复提倡创新、提倡持续不断创新。有一个东西是坚定不移的,这就是为了我们做出的东西要在社会上产生影响。这是我们的第一追求,也是最终追求。我一直在琢磨:什么样的影响是最大影响?影响人的思想、感情、知识结构固然是很大的影响,但更大的影响应该是影响人的判断。影响判断,引发话题,触动社会,这当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湖南卫视目前在全国很有影响。这是件令人兴奋的事,为我们稳步发展和升级换代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做好大众文化的同时,我们湖南卫视也要研究“国是”,研究“大事”。研究“国运”,研究“民魂”(民族之魂)。要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要有一些“谋士”,研究高端观众,谋划高端节目,弘扬高端文化。在这方面。我们也要有相当的影响力。
时光的新旧隔断。是因人为的纪年。我想。阻隔不断的是湖南卫视的梦想和执著。“创新不止,自强不息。”挥手作别旧岁,湖南卫视己然拾起快乐的行囊,紧步行走在路上。
我深信,2006年的湖南卫视,一定更精彩!
(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局长)
我们推崇并致力生产快乐
台办的同志送来一本《穿越梦想》的书,要我写个后记。我应允了下来,一则不忍拂却同志们的拳拳盛意。二则能够分享大家的快乐心情,也不失为一件快乐的事。
编书的同志是我非常熟悉的,书里的故事也是我非常了解的,因此翻看这样一本书,我所看到的,就绝不仅仅是精美的图片、流畅的文字,绝不仅仅是季节的更替、岁月的流动,更是湖南卫视“快乐”企业文化的坚守和张扬。
从传播“娱乐”到力主“快乐”、从追求“纯粹的娱乐”到“倡导一种快乐的精神、打造一种独特的快乐文化、推广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看似简单转变的背后,是我们对于现代电视本质、理念的理解、追求与表达。这是我们在对现代电视文化特性、电视多维功能和电视市场发展的深度研究和开发之后。找到的属于自己频道的准确定位。
我们推崇并致力生产快乐。但快乐是什么?我认为,快乐就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感觉,是内心价值观在具体行动中的态度和选择的反映。“避苦求乐”是人的本性,快乐是人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快乐地活着。是非常重要的。故此,我们一直把“快乐”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并把“世界眼光、创新品牌”等作为整个快乐文化的价值观。围绕价值观这个中心,我们朝着企业应有的如勤奋、尽责、感恩、守信等这些优秀品格和行为迈进。全力把这些优秀品质围绕着“创新”这一价值观组成一个又一个的同心圆,并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努力寻找着快乐的通道。
推崇并致力生产快乐,这是我们何以能够不断喷发新活力和产生强大社会影响力的深层动因,也是我们保持电视改革潮流中先锋主力地位的内驱力。“快乐”是我们频道品牌的基本属性和精神内核,已经成为我们内在的文化品格,对频道如此。对个人也不例外。
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保持一份快乐的心情,做一些快乐的事,为大家提供一份快乐,也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和顺理成章了。
我们推崇并致力生产快乐,说到底,也不过是想给我们的电视观众,提供一份美好,和大家一同分享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快乐的事情,送大家一份美好的心情。
新的一年即将开启,我希望“快乐文化”成为湖南卫视的频道品牌基本属性的同时,也成为湖南卫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标志符号,并希望“快乐”这一品质成为那永不停歇的鼓点,在我们每个湖南电视人心中敲响,激励着我们这个团队的每个成员,朝着更高的目标攀升。我相信,只要保持这种进取的姿态。湖南卫视会在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快乐也会越来越多。
(湖南电视台党委书记,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