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福特基金会资助下所做的“关注社会困难人群义务教育”的一项研究。本书第一篇为国情与教情,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个讨论问题的基础;第二篇则以专家建言、委员呼吁和网友回声为主体,铺开了一幅各界建言义务教育的波澜壮清闲自壮阔的历史画卷:第三篇着重收录了部分首都媒体记者的作品。
义务教育关涉国民灵魂的塑造,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更是每一个公民生存的起点。
本书是在福特基金会资助下所做的“关注社会困难人群义务教育”的一项研究。自2002年6月28日始,由《人民政协报》发起,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和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人民政协报教育专刊》开辟了长期关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专栏,数十位委员和专家就义务教育司题建言献策,与此同时,在教育在线网、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中国教育科研网教育评论栏目的支持下,委员,专家和网友问展开了持久的互动,先后有数千位网友参与进来,倾吐自己的心声和意见。2002年12月12日由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中国经济社会研究会教科文事务委员会,《人民政协报》社联合主办福特基金会协办,在北京召开了“关注中国义务教育研讨会”特别邀请了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国家计委的有关官员和部分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参加。这些工作为本书白勺出版奠定了基础。
本书第一篇为国情与教情,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个讨论问题的基础;第二篇则以专家建言、委员呼吁和网友回声为主体,铺开了一幅各界建言义务教育的波澜壮清闲自壮阔的历史画卷:第三篇着重收录了部分首都媒体记者的作品。
通过本书,我们希望唤起更多人士对义务教育的关注和对“科教兴国“的真正认知。同时,我们也希望借此记录世纪之交中国教育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所给予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