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著名画家张强集多年教学、研究经验凝结而成。这部书的最大特点是,构组了中国绘画美学的基本系统,并且从词语到概念到范畴,建立起一个涵义的结构。一切概念都是被涵义所堆砌的。另外,就是特别注重了文化心理的"致动"作用;同时,作者也对中国绘画美学的重要范畴,进行了独立的研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绘画美学/中国画学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作者 | 张强 |
出版社 | 河南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系著名画家张强集多年教学、研究经验凝结而成。这部书的最大特点是,构组了中国绘画美学的基本系统,并且从词语到概念到范畴,建立起一个涵义的结构。一切概念都是被涵义所堆砌的。另外,就是特别注重了文化心理的"致动"作用;同时,作者也对中国绘画美学的重要范畴,进行了独立的研究。 内容推荐 本书按照艺术哲学为思考的基点,设置了有关中国绘画美学的基本系统,同时,将中国绘画的基本思想基础与儒道释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明确的框定,采取了系统性的研究方法,比较学的视点,以及民俗与文化心理之间的关系审核等等。 目录 第一章中国绘画美学形态概说……………………………………… (1) 第一节整体结构…………………………………………………(3) 第二节稳定系统…………………………………………………(14) 第二章 中国绘画的美学思想基础--儒·道·佛………………(1 9) 第一节儒家思想与中国绘画美学………………………………(21) 第二节道家思想与中国绘画美学………………………………(26) 第三节禅宗与中国绘画美学……………………………………(33) 第三章中国绘画的形式美……………………………………………(43) 第一节外在形式…………………………………………………(45) 第二节内在形式…………………………………………………(49) 附录笔墨之法…………………………………………………(55) 第四章 中国绘画的意境美学…………………………………………(61) 第一节空化境……………………………………………………(63) 第二节梦幻境…………………………………………………(67) 第三节超越境……………………………………………………(71) 第五章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之研究………………………………………(75) 第一节"气"之研究…………………………………………(77) 第二节"神"之研究…………………………………………(87) 第三节"骨"之研究…………………………………………(99) 第四节"逸"之研究………………………………………(106) 第五节综合研究………………………………………………(112) 第六章 中国画家的修养因素………………………………………(123) 第一节知识修养………………………………………………(125) 第二节感受修养………………………………………………(132) 第七章审美与民族性的关系变迁…………………………………(137) 第一节原始的积淀……………………………………………(139) 第二节民俗与美………………………………………………(144) 第八章中国绘画的美学实质…………………………………………(159) 第一节内在层次………………………………………………(161) 第二节本质性外在层次的延续--中国绘画美学理论的未来价值判断……(162) 总后记…………………………………………………………………(169) 试读章节 阴阳(明暗)与虚实:与西洋绘画相去甚远的国画处理是但画阳而不画阴。西洋绘画中的阴影是十分重要的形式因素。画家认为:"阴影是物体及其形状的表白,如果没有阴影,物体就不能将它的形状的品质传给知觉。"着眼于物体的自然结构,而有步骤地进行塑造。注重加强光线变化下画面的特定气氛,伦勃朗笔下如同舞台的用光,一束极强烈的光柱照在所描绘对象那富于表情的面孔,协从者皆隐于阴暗之中,明显地区别出带有典型环境气氛中的典型人物。但在中国绘画中,即使表现特定环境中的人物亦作结构处理,从不施阴影。 (如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若出现影子,观者往往指摘是着灰一片。在中国民族式的视觉心理中,没有特定的影子这一概念的附着。往往从阴阳之理来看,这个依据即是所谓乾坤之道。乾属阳,坤属阴做人光明正大,自然应现出阳刚之美,何屑究此细末之阴影。山水画中,虽然也有人意识到自然…川中有特定光线变化状态,但从于显者为明、隐者为晦的虚实变化之中。所以有"一虚一实,一疏一密,一参一差,即阴阳昼夜消息之理也"②的认识自然变化状态。这种带有共性时间的观念,自然不会导致绘画对象本身的特定状态凝固。在花卉中,有五代时郭夫人看月下的竹子映在粉壁上而摹画成墨竹说法,我们姑且勿论这个传说有几分真实,但可以看出墨竹确实如同摹写了竹影一样,有逆反对象明暗结构的倾向。月光似水银泻地,洒在万物之上,丛丛幽篁在晚风摇曳下,照在白白的粉壁上,也自然会黑白分明,结构显然;然后从中抽化共性特点予以程式化。着眼于花卉的虚实、晦明结构,可以见出气势姿态的欣赏。所以有"画花卉全以势为主,枝得势,虽萦纡高下,气脉仍是贯穿;花得势,虽参差向背不同,而各自有条畅,不去常理;叶得势,虽疏…… 序言 (一)将"中国绘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提示出来,并且设置在一个相应的"学科"层面上,无疑是一件极为冒险的事情,这个举动曾经因为感觉到它的轻率,而被我多次搁置起来。本来的想法是,在私下默默建构,一旦成熟,自然脱胎而出。有这种想法倒不是出于所谓的"谦虚",这的确是需要慎重而行的事情虽然,目前中国画的研究一一无论从数量还是覆盖面上来看,与其他形式的视觉艺术相比,依旧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我们只要仔细甄别一下,也同时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更多的文字集中在"在世"的个体画家周围,这些通过有偿换来的华丽"形容辞藻",在虚构性地出卖着中国绘画艺术自身的判断标准与价值原则。 (二) 另外的一些研究者所瞩目的也许是中国画自身历史与原理的探讨,但是,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思维深度,似乎并没有逾越80年代那种在激情与使命之下艰苦思考的结果。或者说,浮躁本身注定了是学术的天敌。那些来自商品经济社会的超级功利主义观,也将学术看作是猎取利润的手段,在职称评审以及学术明星的泡沫性期盼中诞生的任何文字,其价值可想而知。体系作为一个学术思想诞生的逻辑归依,应当是一个正常与可能的标志,但是,如果陷入了"体系"而削足适履或无端膨胀的局势,无疑是滑稽的。而有些中国画学者,甚至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段,将过时的文学或艺术概论的框架,进行概念间的撤换与含义的互置,来达到"虚伪的建构"。它的荒谬体现在自身与建设对象没有了"关系"。 (三) 除了我们前面所陈设的,那些诸如此类制约中国画研究的社会性条件与自身障碍之外,在中国画发展的可以预示的前景中,创作对于边界发起的挑战所带来了逐渐模糊概念含义的情况,再度成为中国画"危机"的重要原因。这个"危机"主要体现在中国画理论应当如何开放,才能够应对这一切的发生。 我们当然可以将中国画自身的理论系统,看作是一个相对"独 立"的系统,在这里,学术有它自身的原则标准,有它相对稳定的对现象沉淀机制。它不应当为了每个"风吹草动"的征兆而"风声鹤唳"。学术也不是简单的现象评述与线索追踪,从某种意义上,它更应当着眼于那些恒定的"原理"破解之上。 然而,与那些纷纭的现象之间保持本能的距离,却并不意味着由此理论的建构就是与当代文化感觉之间发生"屏蔽"。理论的确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与原理的碰撞,但是,如果这种碰撞的结果与当代文化变得毫无关系的话,那么,这个时代的整体文化智慧也就与这个学科的构建基点相诀别。于是,中国绘画学的学科设想也就成为真正"虚茫的猜想"。 (四) 中国绘画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无疑极具有"自足性"。但是,这种特性也不能成为与其他学科拉开距离的借口。事实上,这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在中国画与中国画理论发展的历史上,中国画理论历来都是在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所做出的"堆积性转化"。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有了其他一一诸如哲学、宗教、文学、书法、篆刻等学科所进行的渗透性准备,也才有了中国画理论的"脱胎而出"。 面对中国画的基本人文背景的多向性与复杂性,并且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中,进一步寻找与甄别中国画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真实关系,也就成为本能的警戒点了。 (五) 在"中国绘画学"的基本理论之下,我们还必须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微妙的问题,那就是它与中国画实践,以及这些实践结果…作品所构成的现象之间,所存在的那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由于中国画创作本身所具有的本能"经验"中所携带的微妙直觉感知,必定要通过那些更为微妙的反映方式,才能够达到它的当然体现,于是,这些条件又构成了当然的对应关系一一在系统间相互累计的"经验",也就自然地成为对于中国画某种层面的认识前提。因此,在中国画的认识过程中,如果没有这些具体的感受与微妙的体验的话,所把握的所谓理论,可能不过是概念的堆积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中国画论看作是一个大的系统,并且是活跃 的与不息的流程。在这个充满了"艺术问题"的系统流程中,中国画论的时间性,不过是将不同的问题冲向不同沙滩的漩涡而已。 "历史"这个概念,在这里也就是导致不同讨论情景所储备的条件罢了。 (六) 其实,中国画的基本原理,就是将所有的中国画的问题,所进行的一次还原而已--这是朝向元素方面的分解途径。与现实的任何生命物体的分解不同,这里没有化学物理的指标可供参照,也没有各色的试纸可以检测。这无疑是一次在哲学层面上的还原。 然而,这个"还原"的过程也充满了艰涩。这是因为我们一方面不可能从完全的视觉层面上,进行生硬的"套装",另一方面也不能局限在所谓的"六法"、 "六长六要""之上进行无谓的"含义"翻滚。而所谓的"文学概论""艺术概论"条例所提供的参照系数,其实已非常有限了。 那么,理想的方式是什么呢? 无疑,将某些视觉的因素作为某些方面的检测模型,对于当代研究者是无法回避的。这不仅是一种"知识背景"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画发展中日趋显现的征兆。是将中国画"视觉化"的必然趋向。而另外门类的学术框架,却也能使中国画与当代学术思潮建立起当然的善联。固然,经典的中国画论中的范畴所进行的含义翻修,有时或许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事情永远包含着这种双重性,而把握其中的分寸,有时候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有可能体现出学术智慧。 (七) "中国绘画学"就包含着这么一个特定的疑团。"美学"这个范畴本身是来自西方"逻格斯中心"系统之下,辨析表象与本质、快感与美感的艰苦的思维游戏。以这个标准来看待中国古代的美学体系与思想性,我们只能说它只是具备了所谓"美学性",而不是"主义"之下的有意识的建构。或者说只是概念挪用与含义匹配。因此,在这种状况之下,将"中国绘画美学"作为一个独立概念弹出的时候,必然要涉及许许多多的复杂概念与含义,在不同情境中的更为细致的分辨。 由是,将中国绘画美学看做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而后在不同的范畴与范畴之间,进行含义匹配,以及在各个子系统之间建立起网络关系,也就成为当然的重点之所在。并且,这种网络之间的关系,是将中国绘画美学与其他哲学思想建立联系的可靠管道,同时,也是在思想与形式、概念与含义、范畴与系统、艺术感觉与理论框架之间,形成有机关系的重要标志之所在。 (八) 以不同的表现题材导致的体裁的不同,甚至于最终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门类,这就是原本中国绘画史上的所谓"分科"。 原始的""科别""来自一个最为原始的区别,这是面对不同对象所带来的本能的划分。在"中国绘画学"中,在中国画历史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山水、人物、花鸟逐渐从最初的十三科甚至更多、更繁划分中被挤压出来,形成这样精练同时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概念。 将文人画""与""院体、民间、原始"从中国绘画学中进行着相互的肃离,其本能的动意,还是来自"形态学"上的划分。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文人画"、 "人物画"、 "山水画"、 "花乌画"、"院体、民间、原始""绘画版块的捕捉,并不是出于对其概念进行一般性的设置,也非单纯来自历史过程的描述,而是在深层的基本理论上所进行的形态学上的框约。 于是,我们有了""中国文人画学"、 "中国人物画学"、 "中国花鸟画学"、"中国山水画学"、"中国院体、民间、原始绘画形态"的基本区别。而在"院体、民间、原始"之后,没有以"画学"来界定,也主要考虑到,作为来自"非主体"艺术形态的艺术,其"学科性"是非常单薄的。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完全"集体性"的艺术样式本身,并不具有相应的开放性。这是因为它的自闭性质所决定,如果一旦开放,也就意味着它要丧失掉本来的一切。 "画学"的含义在于,它应当具备可持续性的开放,即使是被"材料化"、"视觉化"、"形式化"地开放也无关紧要。同时,要具有观念的可转换性。另外,还要达到理性的概括与概念的设置。 我们认为这一切才是学科性的基本标志所在。 (九) 在有关中西绘画的比较问题上,我们把持了比较慎重的态度,原因 就是简单的特征的比附,无论如何是一件粗率的事情。而且对于西方绘画而言,首先要面临一个时段上的框定,这就是古典时期、印象时期、现代时期甚至于后现代时期--这么四个基本的时期,况且在其中,还要面临着千奇百怪的派别与面目风尚。 即使是我们知道在中西比较中,所指称的"西"就是"西方古典时期"的"拉斐尔派"一一将写实的极致看做是理想的顶端,那么,它与中国绘画的"可比性"也是要受到质疑的。这是因为对于相近的事物,为了寻找其间的差异一一以及辨识的特征,才采取本能的比较。而对于那些特征昭然一一甚至价值体系迥异的事物,则比较的价值并不是很大。 于是,在中西绘画的比较过程中,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去寻找与中国画本能特征相近的异质文化产物,其内在的艺术价值更为昭显。随手捡起的事例是: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与中国的写意绘画之间的关系,就是意味深长的。这种比较甚至也可能关联到中国艺术自身发展的思考。 在这种情况下,立足于形态学的比较可能是一个比较佳的切入角度。 (十) "面向中国画的未来",实际上就是要正视中国绘画所处的价值混沌状态,或者说是尚无法判断中的中国画创作的临界标准。但是,从已有到未有,是一个相互过渡的必然。今日的异端,明日的经典一一虽然说这种状况在艺术史上几乎比比皆是,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叛逆,都具有意义和价值。将真正具有学术含量的实践从中考掘出来,这无疑是"中国画的现代形态"所瞩目的重心之所在。 这就需要我们从中清理出一条鲜明的历史性的逻辑线索。 它的两端分别是已经沉淀下来的创新者与新锐的实践者。处于整合阶段的"创新作品"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当鲜活的激情逐渐减弱之后,它所达到的本质质量。而那些锐利先锋的、充溢着昂扬观念指向的作品,我们所关注的则是其对历史穿越的力度,以及这种穿越与其所选择的富于智慧的方式是否匹配,以及匹配过程中的巧妙和后缀质量。形式主义化的改良,在中国画的现代形态中是一支过渡的力量。它不仅是无法忽略的,同时也是走向现代形态的重要途径。 (十一) 于是,在"中国绘画学"这个概念之下关联起的必然的学术逻辑,在如斯的情况下,也就当然地要包含这样的内容: 中国画学原理 中国画论体系 中国绘画美学 中国文人画学 中国山水画学 中国人物画学 中西绘画形态国画现代形态…… 后记 (不惑之获:关于"中国绘画学"与我的五本书) 当《中国人物画学》一书点完了最后的标点,我舒展一下几近僵硬的腰身,习惯性地走向阳台,环顾四山,蓦地讶然,那些原本丰厚的茅草不知何时已经枯黄,丰饶茂润的山体突然现出了它本来的峥嵘--原来不知觉间,冬季已经来临。于是,也就自然地想到那句"山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的说法。自炎炎的酷暑中,从市区污浊的闹市,迁往这四面环翠、仙风撞怀的阳光舜城,弹指间已经越过了两个季节了。偶尔揽镜自览,那个原本腰部与头部宽度相当,时常显露苦思状表情的瘦骨少年,已经被岁月堆积的肥厚脂肪所掩埋,而自信的笑意也不断地在脸上绽放。这个发现令我不胜感慨--原来"不惑之年"已经悄然降临。屈指算来,"中国绘画学"这个概念,以及支持这个概念的书目及纲要的筹划,也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而将我的第一部书也算进来,时间竟然有近二十年了。并且,当年的那位备受冷落的中学美术教师,也已经成为大学的教授与研究生导师。也就是说,我在"中国绘画学"这座"语言概念"与"概念言说"的山峦上,已经盘桓了包括从弱冠到不惑的时间长度。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设置"中国绘画学"这个概念的时候,更多的是感触于中国绘画的研究,一直处于"以史带论",还是"以论带史"的争论之中,间或出现的"中国绘画学概论"之类的书籍,则更多的是文学概论或者是艺术概论的概念撤换与涵义填充而已。 于是,这个发现令我不胜慨然,同时也意识到是一个学术的良机。 其实,更多的是少年的雄心将我带到了第一本书的面前。 一、《中国绘画美学》 80年代上半期所完成的《中国绘画美学》一书,是我进入中国绘画学这个领地的第一个心理坐标与学术凭借的话,其中按照艺术哲学为思考的基点,我设置了有关中国绘画美学的基本系统,同时,将中国绘画的基本思想基础与儒道释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明确的框定,采取了系统性的研究方法,比较学的视点,以及民俗与文化心理之间的关系审核等等。另外的一个工作是,对于中国绘画美学的重要范畴,进行了独立的研究。这部书的最大特点是,构组了中国绘画美学的基本系统,并且从词语到概念到范畴,建立起一个涵义的结构。一切概念都是被涵义所堆砌的。另外,就是特别注重了文化心理的"致动"作用。二、《中国画论体系》 在《中国画论体系》一书的前言中,我曾经提到过,它的其中之一的功能,是将绘画理论还给"绘画",这是一句极易被误解的话。一般人往往会以为这是针对"理论脱离实际"状态而言的。但是,情况往往并不是这么简单,甚至恰恰相反。这是因为所谓"还给"本身,一方面是从绘画的感觉体验与实际经验中,破译中国画论中那些精妙的感觉与表述,另一方面,则是企图建立起中国画论自身的理论体系。而导致这个特别体系设置的不是一种先验的框定,而是就中国画论自身流向所进行的捕获。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一个问题在一定的时代中被提示出来,而在另外一个时代被淡化,那么,我们也就注定要在相关的情境中,建立起讨论的可能性。这部书更重要的地方可能是,在中国画论时空的坐标点上,建立了一个开放的体系。三、《国画现代形态》 设置中国画的"现代形态",其时间无疑是在20世纪,重点又当然地放在八九十年代。毫无疑问,在这个阶段,中国画的变化是最具革命性的。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从某种意义而言,横向的任何一种异质文化形式的进入,针对纵向的变化来说,都具有相当的革命性,但是,判断这种"革命"的意义与价值,又是另外一回事。 于是,在这部书中,我们更多的工作是放在了"纵向"的连接与"横向"的冲击双重作用之下带来的结果。因此,在选择分析对象的时候,也就当然地在这些不同作用之下,构建其问题核心。同时,理论的意义也注定要成为潜伏的逻辑。由它而激发出论述框架,也就成为必然的依据。 这部书最有意味的地方,也许就在于将那些个性纷呈的画家,置身于同一框架,在相互的比对中,价值昭然。 四、《中国山水画学》这无疑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课题,原因在于我们至今未见到从纯粹的理论形态上,去把握"山水画"的任何著作,所有带点"学"色彩的山水画论著,不外是"简史、技法"。仅仅不同于以上的论述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问题在于,从什么样的角度切人。我最终选择了将"山水画学",返回原始,置于零度的做法。 于是,我们回到了中国文化中最原初的"汉字、词语",以及由这些东西带来的文化感觉。从这个角度切入的意义在于,这些最宽泛的文化感觉,注定了一个最特别的开端。 接下来我用了大量舶篇幅对于山水画与风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分辨。山水画家从"堪舆家"那里得到了"风水之眼",用"风水思维"去看待自然的结构,一切细枝末节都会遭到当然的忽略。 关于山水画的起源问题,我们也当然地摆脱了作为山水画史的"起源"的考据,而直接进入了观念形态。也就是说,它已经不仅仅是"图式的演绎",而更多的是观念的设定带来的不同结果。 这部书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改变了山水画与中国文化哲学之间的分裂状态。 五、《中国人物画学》 有了《中国山水画学》的写作基础,"中国人物画学"所面对的体例问题,相对而言就容易得多了。同时,为了使这部书与山水画学有所不同,避免陷入简单的因袭,我命我的学生参与其中,试图带来清新的感觉。 徐振杰是我门下的首届中国绘画学方面的研究生,而陈蔚是我的首届美术学的本科生。具体的工作由我设置了的写作体例,将其中的六、七、八共三章交给他们去独立撰写,然后由我批改定稿。同时,在这部书中,我依然承担了一、二、三、四、五共五章三分之二的工作。 《中国人物画学》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无疑是找寻中国人物画的发生基点所在,于是,以哲学为基础,人对于自己的审核以及这种审核结果运用,也就当然地成为人物画的观念基础所在。同时,与人物画密切相关的是"相学"的采用,画家通过对于相学思维的运用,迅速地进入到别致的表现之中。 这部书最有意味之处在于,也正是借助了哲学与相学,中国人物画家们发现了完全迥异西方绘画系统的独特体系所在。正是由于我采用的这些视角的特别与研究方法的别致,于是,有的朋友提醒我,应当有意识地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文脉系统。同时,他们也切实地指出其中所潜伏的可能性--这就是当代的中国画研究,单从方法论上来看,基本上还不具备什么个性和特点,而没有风格的研究也就注定了是一种因袭的工作而已。 我当然明白,尽管在"中国绘画学"的研究方面,我开始找到了某些独特的东西,但是,离完善这个整体的工程,依旧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尽管在前七本书中,已经有两位出色学者孔新苗和傅京生先生参与其中,他们分别撰写了《中西绘画形态》、《中国花鸟画学》两书,为"中国绘画学""的第一批书目的完成费尽才智与心血。同时,如果客观允许,随之而来的第二批七卷本又将是一个新的挑战。为一个大的项目而建立起一个流派,当然是一位学者的梦想。不过,它仍旧需要多方面的成全。 从某种意义上,我当然是幸运的--当我的这些写作计划被河南美术出版社的黄思源社长所激赏,并聘我为这套书的独立主编的时候,我曾经暗下决心,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也要以最出色的成果来回报这种信任。也多亏了责任编辑张同标先生的责任心与热情,他曾经亲赴济南,与我面商工作计划,并且以充分的热情来进行敦促。也正是基于以上的朋友间友谊与学术上的信赖,才使得我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直至克服了今日难以想像的心理障碍,将这些工作圆满完成。 张强 于历下蚰蜒岭/九重太寓楼 2001年12月16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