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丽与悲哀蒲公英/川端康成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作者 (日)川端康成著//孔宪科等译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川端康成的文学不仅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古典文学、平安朝以后的日本文学的传统相结合,在“新感觉派”起步之初,它同包括现代派在内的西欧文学也有很深的关系。东方悠久的传统与西欧现代派文学的实质联系,对世界的广泛关心,这是贯穿于川端文学的特征。他的这种文学的多样性,是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二十多年后,诞生一百周年在即的现在,才得到世界上广泛的理解。它也是二十世纪文学的特征之一。在以“城市人”为主人公的小说里,他留下了杰作,同时也留下了为数不少的,描写日常与非日常的两种世界微妙关系的作品。正如三岛由纪夫所评论的那样,川端康成是个“永恒的旅行者”,同时也是描绘旅行幻想的名人。他还写了《他者》和为数众多的描写女性的以及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的作品。

内容推荐

本文集的主要特色是:

⑴在十卷本的范围内,尽可能系统地反映川端康成各个时期的创作倾向,比如:新感觉派时期创作的某些具有新感觉主义倾向的掌小说,以及《春天的景色》、《温泉旅馆》;回归传统主义时期的全盘继承佛教哲理尤其是轮回思想的《抒怀歌》,以及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融中产生的《雪国》、《千只窑主》、和《古都》等。从而展示川端在两种极端倾向的摇荡中,产生了对传统文学也对西方文学批判的冲动和自觉的认识,认真整理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思想,最终创造出川端文学之美、东方文学之美的历程。

⑵有重点地编选一批过去从未在中国出版的、而在川端文学世界中又占有不可忽视地位的作品,比如《浅草红团》、《美丽与悲哀》、《日兮月兮》、《蒲公英》等中长篇小说。这些作品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体、更广角的镜头,来窥视川端文学的全貌。

⑶尽量照顾各文学各类,除长中短篇小说外,还选编了掌小说、散文和创作随笔。川端的许多小说都是先经掌篇小说的发酵、酿选,然后提炼、改造而形成的,甚至可以说,他的掌小说,包含了他的小说创作的基础特色和一切要素,是川端全部创作的缩影。所以一位日本学者说,叩开川端文学的钥匙是掌小说。这次以掌小说全集的形式出版,以飨读者。创作随笔《独影自命》记录了各个作品的创作经过和创作体验,它与收入散文集中浓缩了川端美学思想的《我在美丽的日本》、《美的存在与发现》、《日本文学之美》一起,从另一个方面提供打开川端文学之门的钥匙。

⑷有选择地编造了一些有争议甚至较大的作品,比如《睡美人》、《一只胳膊》等。过去有的论者对这些作品只片面地列举其表面情节就简单化地加以鞭挞。其实文学都是文化的复合体,如果不从多角度多层次挖掘其文化的深层内涵,包括其传统的审美意识,是很难把握其真髓的。正如长谷川泉所说的,如果有慧眼的人,不必卒读《睡美人》就可以知道里面没有写老丑的东西。全文译介这些作品,可以为文学爱好者提供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以便根据作品的实际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求实的批评。

目录

美丽与悲哀

蒲公英

试读章节

在东海道线“鸽”号特快列车的瞭望车厢里,车窗下并排五把转椅,其中外端的一把随着列车的晃动而静静地自动旋转。大木年雄见到了,久久地注视着。大木在这里坐着的低矮的扶手椅是固定的,当然不能转动。

瞭望车厢里只有大木一人。大木深深靠在扶手椅上,望着那把旋转的转椅。那把转椅并不是按一定的方向和一定的速度旋转,而是时快时慢,时而停转,有时还反转。大木在车厢里独自望着一把转椅自动旋转,它诱发起大木心中的寂寞,引发起种种遐思。

这一天是年末的二十九日。大木到京都去听除夕的钟声。

大木在除夕之夜用收音机听除夕钟声的习惯已经连续几年了呢?这一节目是几年前开办的呢?自从这一节目开办以来,不是每次都听吗?日本各地的古寺名钟鸣响时,还配以播音员的解说。在这一节目里,播音员的播音由于辞旧迎新而带有华美兼咏叹的声调。那节奏缓慢的古寺钟声的余韵,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以及古老日本的空寂和苍凉。北国寺院的钟声鸣响之后,便是九州的钟声,而每年除夕都是以京都各寺院的钟声结束的。京都寺院很多,有时收音机会收到若干寺院钟声的交相鸣响。

在播放除夕钟声的时候,妻子、女儿或在厨房操办年饭,或整理物品,或选配和服,或插花,仍在不停地劳作,而大木却总是坐在茶室里收听收音机。随着除夕的钟声,大木不由得回顾起过去的一年。他感慨横生。其感慨因年而异,有时激奋,有时凄苦,有时陷入悔恨和悲伤之中。即使有时厌烦播音员感伤的语言和声音,但钟声却震撼着大木的心。而且,他早就有一种心愿:何时能够不通过收音机,而是在岁暮的京都直接听一听各古老寺院的除夕钟声呢?

就是在这一年的岁暮,他忽然打定主意,前往京都。他还涌动着一种不可告人的心思,要去见住在京都阔别多年的上野音子,并同她一起聆听除夕的钟声。音子移居京都以后,与大木几乎断绝音讯,只知道她似乎作为日本画家目前已自成一家,至今仍过着独身生活。

由于前往京都是突然生起的念头,而且大木也不是事先定好日期、买好“特快”车票那种性格的人,所以他没有快车票,便在横滨站搭乘了“鸽”号嘹望车厢。他想,临近岁暮,东海道线也许很拥挤,但乘坐嘹望车厢,老勤杂工是熟人,也许能想法给找个坐位吧。

“鸽”号午后从东京、横滨发车,傍晚到达京都,从大阪、京都返回也是午后发车,爱睡早觉的大木感到舒服,所以往返京都总是乘坐“鸽”号。二等车(分为一等、二等、三等的二等车)的列车员小姐们一般都认识大木。

一上车,没想到二等车很空。年末的二十九日也许乘客还不多,三十日、三十一日大概要拥挤了吧。

大木望着那一把旋转的转椅,不由陷入关于“命运”的深深思考中。这时,老勤杂工给大木送来了煎茶。

“就我一个人?”大木说。

“噢,有五六位。”

“元旦车挤吗?”

“不挤,元旦车很空。您元旦回来吗?”

“是的。元旦不回来的话……”

“我给您联系好,元旦我不执勤……”

“拜托了。”

老勤杂工走后,大木环视四周,见车厢尽头的扶手椅的下面放着两个白色皮革的提包。那是稍稍有些薄的四方形新式提包。白色的皮革衬以斑驳的淡茶色,是日本所少见的上等品。椅子的上面还放着一个豹皮大型女用手提包。这些东西的主人大概是美国人吧。他们好像是到餐车去了。

窗外温暖浓重的烟霭中,杂木林向后流逝。烟霭上空遥远的白色中透出微光。那光好像是从地面照射上去似的。但是,随着列车的奔驰,天晴了起来。车窗外的阳光投射到地板深处。列车从松山脚下奔驰,地上落满了松针。一丛竹叶黄了。闪光的波浪拍击着黑色的岬角。

从餐车回来的两对美国中年夫妇,当车过沼津见到富士山时,便站在窗前频频拍照。然而,过了一会儿,当富士山完全显现在原野上的时候,他们好像拍累了似的,反而把身子转了回来。

冬天昼短,大木目送着一条浓重的银灰色的河流,抬起头,正与落日相对。少顷,从黑云的弓形罅隙里冷冷地透出白色的余晖,许久没有消逝。在早已亮灯的车厢里,不知什么力的作用,转椅一齐转了半圈。但是,一直不停转动的,仍然仅仅是外端的那把转椅。

大木一到京都,就去了京都饭店。大木想,音子也许会来饭店的,所以希望住一个安静些的房间。电梯似乎已经到了六七层,但这个饭店是依傍东山的陡坡建起来的,因而沿着长长的走廊往里走,走到尽头还是一楼。走廊旁边的各个房间相当安静,大概都没有住人吧。但是,到了十点多钟,两侧的房问突然喧嚣起外国人的声音。大木问了一下值班的男仆。

“是两家,两家共计十二个孩子。”男仆回答着。十二个孩子不仅在房间大声说话,而且在两家的房间之间窜来窜去,在走廊乱跑乱跳。明明空着许多房间,可为什么把大木的房问夹在中间,让这么吵闹的客人住在两侧呢?但是大木想,都是些孩子,过一会儿就会睡的。可这些孩子也许是外出旅行而兴奋的缘故吧,总也静不下来。尤其是孩子在走廊乱跑的脚步声更为刺耳。大木从床上起来了。P3-5

序言

川端康成的文学不仅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古典文学、平安朝以后的日本文学的传统相结合,在“新感觉派”起步之初,它同包括现代派在内的西欧文学也有很深的关系。东方悠久的传统与西欧现代派文学的实质联系,对世界的广泛关心,这是贯穿于川端文学的特征。他的这种文学的多样性,是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二十多年后,诞生一百周年在即的现在,才得到世界上广泛的理解。它也是二十世纪文学的特征之一。在以“城市人”为主人公的小说里,他留下了杰作,同时也留下了为数不少的,描写日常与非日常的两种世界微妙关系的作品。正如三岛由纪夫所评论的那样,川端康成是个“永恒的旅行者”,同时也是描绘旅行幻想的名人。他还写了《他者》和为数众多的描写女性的以及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的作品。

但愿中国读者通过这次翻译出版的《川端康成文集》可以了解到川端文学创作的多样性,以及其文学的趣味性。他向西方学习,但决不单纯模仿西方,而是创造出东方的文学来。但愿读者能体味到川端康成文学的真正价值。

《川端康成文集》(全十卷)问世了。

自1981年我国第一次出版川端康成的《雪国》和《古都》中译本以来,川端文学突破了某些禁锢,在风风雨雨中走过来,终于赢得了我国文艺界和广大读者的理解和接受,长久不衰。

多年来,我读到从名家到普通工农读者的著文和来函,对川端文学的主流都给予积极的肯定的评价。著名作家曹禺赐函云:“昨日始读川端康成的《雪国》,虽未尽毕,然已不能释手。日人小说确有其风格,而其细致、精确、优美、真切,在我读过的这几篇中,十分明显。”刘白羽著文称赞川端康成“创造了具有日本美、东方美的艺术”,“川端心灵中蕴藏着的日本古文化之美有多么深,多么厚”。许多读者来函都公认川端康成是世界文豪。最使我深受感动的是,一位家住安徽省岳西县美丽乡道中村的农村青年的来信说,他那里“极为闭塞落后,收不到邮件”,他偶然读到川端的作品,经过艰难的道路,与译者取得了联系。他谈了他读川端作品的感想,认为“川端的作品中有一缕缕氤氲首尾的凄凉,构成了含蓄的悲剧美”。

我国日本文学翻译研究界和出版界为在我国译介川端康成文学做了大量工作,赢得海内外人士的肯定评价。日本的学者和刊物就称赞我国译介和研究川端文学的成果“居于外国,包括欧美在内的川端文学研究的第一位”。我国出版的《川端康成掌小说百篇》是欧美也没有作为单行本出版过的。尽管如此,也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集中出版少数为人注目的作品,未能反映川端文学的全貌;二是零敲碎打,分散出版,未能形成系列化。多年来,作为川端文学的爱好者和翻译研究者,我觉得有必要做些工作,以弥补这些不足。1992年访日期间,与挚友、北海学园大学教授千叶宣一先生一起走访镰仓川端宅邸时,与川端义子、东京大学教授川端香男里先生就翻译和研究川端文学诸问题交换了意见。回国后,我将系统出版一套川端康成的丛书的设想告诉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编辑先生们,马上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支持。1994年访日时,与香男里先生会面,承蒙他与川端康成夫人秀子女士亲授版权和惠赐序言。千叶宣一先生将这项事业“作为我们命运邂逅的、永恒友情的纪念碑”,给予我们“物心两面”的支持。

在顾问香男里、宣一和川端康成研究会会长长谷川泉三位先生的热心指导下,本文集与我国读者见面了。在此谨向上述诸位先生以及支持本文集翻译、装帧和出版工作的所有同仁,致以衷心的谢忱。

本文集的主要特色是:

(1)在十卷本的范围内,尽可能系统地反映川端康成各个时期的创作倾向,比如:新感觉派时期创作的某些具有新感觉主义倾向的掌小说,以及《春天的景色》、《温泉旅馆》;回归传统主义时期的全盘继承佛教哲理尤其是轮回思想的《抒情歌》,以及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融中产生的《雪国》、《千只鹤》和《古都》等。从而展示川端在两种极端倾向的摇荡中,产生了对传统文学也对西方文学批判的冲动和自觉的认识,认真整理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思想,最终创造出川端文学之美、东方文学之美的历程。

(2)有重点地编选一批过去从未在中国出版的、而在川端文学世界中又占有不可忽视地位的作品,比如《浅草红团》、《美丽与悲哀》、《日兮月兮》、《蒲公英》等中长篇小说。这些作品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更立体、更广角的镜头,来窥视川端文学的全貌。

(3)尽量照顾各文学种类,除长中短篇小说外,还选编了掌小说、散文和创作随笔。川端的许多小说都是先经掌篇小说的发酵、酿选,然后提炼、改造而形成的,甚至可以说,他的掌小说,包含了他的小说创作的基础特色和一切要素,是川端全部创作的缩影。所以一位日本学者说,叩开川端文学的钥匙是掌小说。这次以掌小说全集的形式出版,以飨读者。创作随笔《独影自命》记录了各个作品的创作经过和创作体验,它与收入散文集中浓缩了川端美学思想的《我在美丽的日本》、《美的存在与发现》、《日本文学之美》一起,从另一个方面提供打开川端文学之门的钥匙。

(4)有选择地编选了一些有争议甚至争议较大的作品,比如《睡美人》、《一只胳膊》等。过去有的论者对这类作品只片面地列举其表面情节就简单化地加以鞭挞。其实文学都是文化的复合体,如果不从多角度多层次挖掘其文化的深层内涵,包括其传统的审美意识,是很难把握其真髓的。正如长谷川泉所说的,如果有慧眼的人,不必卒读《睡美人》就可以知道里面没有写老丑的东西。全文译介这些作品,可以为文学爱好者提供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以便根据作品的实际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求实的批评。

川端康成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他们率先将东方文学推向世界。我们评价川端的每部作品得失的时候,不能忽视从整体上把握川端文学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说,他在东西方文化结合的坐标轴上确立自己的历史方位,挖掘日本传统文化最深层的东西和西方现代文化最广泛的东西,并使之融合,创造出具有日本的美和民族个性的文学,从而使自己的文学立于世界文学之林。正如三岛由纪夫总结川端康成的创作经验时所指出的:“生于日本的艺术家,被迫对日本文化不断地进行批判,从东西方文化的交会中清理出真正属于自己风土和本能的东西,只有在这方面取得切实成果的人才是成功的。”(《川端康成的东洋与西洋》)

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集的出版只是我国系统译介川端文学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我们还将要耕耘下去,不断地从川端文学的矿脉中挖掘出不仅属于日本的,同时也是属于东方乃至世界的东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