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分析在从诞生之日起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显示出其独有的蓬勃生命力。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以及语言学家们从不同侧面试图揭示话语结构特征和内在运行规律,使它日益成为语言学中一个包罗万象的研究领域。甚至许多从事语言学之外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们试图把全部社会科学纳入话语分析的范围当中,从而拓宽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话语和话语分析的定义、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等重要问题,仍然缺乏客观、一致的认识,这是由这一学科的复杂性和跨学科性所决定的。范宏雅等编的《话语分析》汇集作者近几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力图对话语分析理论提供有益的补充。
第一章 话语分析总论
1.1 话语分析的源起
1.2 “话语”和“话语分析”的含义
1.3 话语分析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4 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
2.1 话语结构分析
2.1.1 课堂教学研究概述
2.1.2 话语结构分析及其结果
2.1.3 话语结构分析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2.2 话轮转换系统
2.2.1 话轮的概念
2.2.2 话轮系统及其转换
2.2.3 话轮转换系统分析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2.3 cP和PP原则及其认知模式
2.3.1 CP和PP原则的含义
2.3.2 CP和PP的认知模式内涵
2.3.3 认识模式中有关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言语行为
3.1 招呼语:“招呼语”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
3.1.1 中国学生讲英语“招呼语”语用失误调查
3.1.2 调查结果分析
3.1.3 有关“招呼语”语用失误调查的启示
3.2 称赞语:普通话话语中的赞扬及其应答
3.2.1 赞扬的语用含义
3.2.2 赞扬的语言程式化特征及其应用策略
3.2.3 普通话赞扬应答
3.2.4 结论
附录1
附录2
3.3 接受及谢绝:对接受及谢绝的过渡语语用现象分析
3.3.1 有关过渡语语用失误的研究成果
3.3.2 一次新的语用失误调查
3.3.3 对测试结果的分析
3.3.4 讨论
3.3.5 附件
3.4 言语反馈: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会话分析
3.4.1 研究言语反馈的意义
3.4.2 言语反馈和支持性言语反馈
3.4.3 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会话分析
3.4.4 支持性言语反馈的选择
3.5 话语回应:中国学生用英语会话的回应策略
3.5.1 中国学生回应失误的主要表现
3.5.2 纠正回应失误的对策
3.5.3 附件
第四章 话语结构
4.1 会话中的阻碍修正结构分析
4.1.1 修正结构的研究
4.1.2 新的修正结构模式
4.1.3 研究结果
4.2 话语中的重复结构探析
4.2.1 对重复的三种研究途径
4.2.2 重复的组成形式和分类
4.2.3 重复的功能
4.2.4 语料分析
4.2.5 结论
4.3 会话交际中的打断言语结构探析
4.3.1 对打断言语研究的回顾
4.3.2 研究方法
4.3.3 话轮转换的简单模式
4.3.4 打断的功能分析
4.3.5 打断的过程分析
4.3.6 小结
4.4 话语中的问与答结构探析
4.4.1 问句的功能
4.4.2 问与答结构的识别和分类
4.4.3 问与答的模式类型
4.4.4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话语类型
5.1 广播话语的语言学分析
5.1.1 新闻作为一种话语
5.1.2 广播新闻话语的词汇分析
5.1.3 广播新闻话语的句法分析
5.1.4 广播新闻话语的主述位和信息结构分析
5.1.5 本研究的不足和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5.2 外交话语分析
5.2.1 恭维语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5.2.2 恭维语在外交语言中的实现手段
5.2.3 恭维语在外交中的语用功能
5.2.4 结束语
5.3 广告话语分析
5.3.1 主位与主语的重合程度及主位分类情况
5.3.2 语言在广告主与消费者的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5.3.3 语用学在广告主心理和消费者心理中的体现
5.3.4 结束语
5.4 幽默话语分析
5.4.1 幽默语研究
5.4.2 结论
结束语
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