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虎是中华大地最早的图腾信仰符号之一,受到中华民族的崇拜,自古以虎之威武形象为力量、勇敢、无畏的象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与虎相关的人工遗存,虎文化早已融入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观念。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虎的生存空间被一步步压缩,尤其到明清以后,人虎冲突日益尖锐。到了当代,虎又从威胁人的对象沦为濒危动物、人保护的对象。人与虎的关系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变化——从崇虎畏虎到憎虎再到现在的保护怜爱虎。《漫谈中华虎文化》全书凝结了作者陈存云对虎长达几十年的深情关注,所集成之虎形象文物、虎文化民俗、虎邮票等内容为十多年来持续不断、星星点点积累而来,再经整理、汇编成书;并耗费了较多笔墨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虎贸易,从历史的角度传达了“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的动物保护理念。旨在呼吁人们持续关注虎的历史和现状,从而深化人们对虎文化的认识,弘扬、传承虎文化;唤醒、激发人们保护虎的意愿,进而增强保护虎(动物),构建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敦敦之心可见一斑。 内容推荐 《漫谈中华虎文化》一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编描摹中国历史上对虎的图腾崇拜和文化信仰;第二编列举日常社会生活中具体的虎文化事例;第三编讲述历史虎患以及人虎冲突;第四编痛陈贸易对虎濒临灭绝的责任;附编则介绍全球虎的基础信息。 目录 序 从《西游记》说起 第一编图腾崇拜 兽牙·骨针 蚌塑龙虎图案 岩画虎图 阪泉之战 《山海经》异兽 西王母 虎形器物 虎纹绣 墓葬石象生 汉画像石 基葬壁画 海昏侯墓 古风遗俗 ……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