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以快速参考的方式编写,以帮助临床和基础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对血流动力学的理解。一方面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近期新发展,另一方面是新的非侵入性疗法,测量技术使人们能够比以往更好地测量和理解心脏和血管的血流动力学。 内容推荐 本书以快速参考的方式编写,以帮助临床和基础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对血流动力学的理解。一方面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近期新发展,另一方面是新的非侵入性疗法,测量技术使人们能够比以往更好地测量和理解心脏和血管的血流动力学。 目录 "第一部分 血流动力学基础\t1 第1章 黏度\t2 第2章 泊肃叶定律\t5 第3章 伯努利方程\t9 第4章 湍流\t12 第5章 动脉狭窄\t14 第6章 阻力\t18 第7章 惯性\t22 第8章 振荡流理论\t25 第9章 拉普拉斯定律\t27 第10章 弹性\t30 第11章 顺应性\t35 第二部分 心脏血流动力\t41 第12章 心肌力学\t42 第13章 压力-容积关系\t47 第14章 泵功能图\t53 第15章 心脏的做功、能量与功率\t59 第16章 心脏耗氧量与血流动力学\t61 第17章 心脏功率和心室-动脉耦联\t65 第18章 冠状动脉循环\t70 第19章 评估心室功能\t77 第三部分 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t83 第20章 脉搏波的传播和速度\t84 第21章 动脉波的传播与反射\t89 第22章 波形分析\t94 第23章 动脉输入阻抗\t98 第24章 动脉Windkessel模型\t105 第25章 分布式模型和管道模型\t112 第26章 压力的传递\t115 第27章 力学传导和血管重塑\t119 第28章 血流和动脉疾病\t125 第四部分 整合\t129 第29章 压力和流量的决定因素\t130 第30章 比较生理学\t135 第五部分 附录\t141 附录1 时间与正弦:傅里叶分析\t142 附录2 基础血流动力学要素\t145 附录3 血管节段\t147 附录4 波速和阻抗特性\t149 附录5 基础概念\t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