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本辑《单读》关注本土非虚构创作,首次推出“纪实”栏目,发表“在场·非虚构写作奖学金”获奖作品。三篇作品分别来到人机之恋、繁育藏獒和牧区兽医出诊的现场——
ScarlyZ访谈了与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约会的用户们,试图探索软件的吸引机制、伦理风险,用户们在其中的体验、现实中的困境等问题,并追问,她们为此付出和感受到的,是爱吗?
周雨霏在拉萨的一家藏獒养殖场做人类学田野调查,一次她“误入”了一场当地老板们的ktv局,眼前的景象与狗场的工作画面交错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乌日汉跟随内蒙古某苏木的兽医出诊,一年内他们需要接连应对畜群误食金属、剖宫产、防疫、寄生虫威胁等难题,承受着对如今畜牧业“定而不动”的无奈。
★\t影像作品来自新锐摄影师石迪夫,每年夏天他会回到新疆进山徒步,《荨麻、骟马》是对那些旅行的记录。这些照片提醒我们“土地是属于人类最广泛、生动、但又被忽视的一种解释”。
★\t收录廖伟棠、王璞、春树、徐振宇的诗歌,这是《单读》首次在一辑中同时发表四组诗,它们多创作于过去四年,是对无可奈何的离别、无处可逃的危机的见证,也是对新生活的缝补与构筑——
廖伟棠在《索隐集》中送别蔡炎培,送别西西,送别坂本龙一……以及,寻找隐藏的香港;王璞的散文诗《离散:标配生活》记录封锁期间身居异国的家庭生活,对故人往事的怀念倏忽而至;春树写柏林生活有关邻居、友人、家人、陌生人和梦境的许多“时刻”,“真是美好的一天——/平平静静/无事发生”;徐振宇写他与朋友的失落、不甘、不知所措,“短剧”里是一代年轻人的困境,“我知道,这种普遍的无力感,快把/每个人都扭成一束形而上的麻花”。
★\t另有唐克扬和欧宁的随笔,他们用建筑的、历史的、在地的眼光,重新发现北京和福建永宁——
本辑收录了唐克扬“城市词典”系列的三篇——《与墙有关》《在大都的阴影中》《一条蹊径》,他分别以城墙、元大都土城和“老破小”楼角间的蹊径为引,书写城市的意义和对它的想象;欧宁的《绿榕丹荔故乡心——永宁的历史、风土与梦想》从卫城的设立、民间信仰、番仔楼等角度,讲述了永宁独特地方属性的来由,并提出建设“一个可以追溯历史、建立关系、产生认同的‘地方’”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