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电子通讯 |
作者 | (波兰)MaciejJaroszewski(马切伊·雅罗谢维奇),(印)SabuThomas(萨布·托马斯),(南非)AjayV.Rane(阿贾伊·V.拉内)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从电磁屏蔽基础、屏蔽效能测量方法、磁场屏蔽和吸波材料等方面入手,介绍了有关电磁干扰屏蔽材料的理论基础、测量方法、材料类型与作用机制。主要内容包括电磁干扰屏蔽基础、电磁噪声及其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影响、电磁场传感器、屏蔽效能测量方法和系统、屏蔽材料的电学特性、磁场屏蔽、电磁吸收材料的新进展、柔性透明电磁干扰屏蔽材料、聚合物基电磁干扰屏蔽材料、织物屏蔽材料、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基电磁干扰屏蔽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基电磁干扰屏蔽材料、银纳米线屏蔽材料、先进碳基泡沫材料在电磁干扰屏蔽中的应用、航空航天电磁干扰屏蔽材料、超材料、基于聚合物共混纳米复合材料的双逾渗电磁干扰屏蔽材料、使用光学实验技术表征电磁干扰屏蔽材料的机械性能。本书内容新颖,覆盖面宽,测量部分实践性强,可供科研人员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学习参考。 目录 第1章 电磁干扰屏蔽基础\t1 1.1 电磁干扰屏蔽理论基础\t1 1.2 电磁干扰屏蔽材料\t2 1.3 电磁屏蔽材料的机制\t2 参考文献\t5 第2章 电磁噪声及其对人类健康和安全的影响\t7 2.1 引言\t7 2.2 非电离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t8 2.3 现代人职业和居住环境中最常见的电磁场源\t10 2.4 欧洲和国际法律中针对电磁场的保护措施\t12 2.5 工作场所中的电磁场强度评估\t14 2.6 居住区的电磁场水平评估\t17 2.7 个人用高科技设备的电磁场水平评估\t18 2.8 屏蔽用于减少电磁场暴露的需求与可能性\t19 2.9 小结\t20 参考文献\t21 第3章 电磁场传感器\t24 3.1 引言\t24 3.2 电磁场是如何产生的\t24 3.2.1 自然源\t25 3.2.2 人造源\t25 3.3 电磁场测量\t25 3.3.1 磁场测量技术\t25 3.3.2 电场测量\t35 3.3.3 功率密度测量\t38 3.4 小结\t39 参考文献\t39 第4章 屏蔽效能测量方法和系统\t44 4.1 引言\t44 4.1.1 屏蔽机制\t44 4.1.2 屏蔽效能\t44 4.2 电磁屏蔽效能的计算\t46 4.2.1 用平面波理论计算材料的屏蔽效能\t46 4.2.2 金属箔的屏蔽效能计算\t47 4.2.3 近场屏蔽效能计算\t47 4.2.4 低频磁场源的屏蔽效能计算\t47 4.2.5 由散射参数计算屏蔽效能\t48 4.3 各种参数对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t49 4.4 电磁干扰屏蔽效能测试类型\t50 4.4.1 开放场地或自由空间测试法\t50 4.4.2 屏蔽箱测试法\t51 4.4.3 同轴传输线测试法\t51 4.4.4 屏蔽室测试法\t52 4.5 屏蔽效能测试法和系统\t52 4.5.1 平板状样品测试法\t53 4.5.2 自由空间法\t59 4.6 同轴电缆的传输阻抗\t60 4.7 导电垫圈传输阻抗的测量\t61 4.8 小结\t62 参考文献\t62 第5章 屏蔽材料的电学特性\t64 5.1 引言\t64 5.2 静电学基础\t64 5.2.1 静电场\t64 5.2.2 电势能\t65 5.2.3 电势和电场强度\t66 5.3 电导率\t67 5.3.1 电流和电流密度\t67 5.3.2 电阻率\t68 5.3.3 直流电导率\t68 5.3.4 交流电导率\t69 5.4 材料中的电场\t70 5.4.1 电介质\t70 5.4.2 极化\t71 5.5 介电特性\t73 5.5.1 静态介电常数\t73 5.5.2 复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t73 5.6 电磁干扰屏蔽材料\t74 5.6.1 电磁干扰屏蔽\t74 5.6.2 导电屏蔽材料\t75 5.6.3 介电屏蔽材料\t75 参考文献\t76 第6章 磁场屏蔽\t79 6.1 引言\t79 6.2 磁场屏蔽理论\t79 6.2.1 磁场\t79 6.2.2 磁路和磁阻\t80 6.2.3 磁场屏蔽\t81 6.2.4 多层屏蔽的设计\t82 6.2.5 磁屏蔽室的设计\t84 6.3 标准屏蔽材料\t84 6.3.1 基本磁性参数\t84 6.3.2 金属和铁磁材料\t85 6.3.3 铁氧体材料\t86 6.3.4 超导材料\t86 6.3.5 非晶态和纳米晶合金\t87 6.4 多层铁磁基复合材料\t88 6.4.1 Fe-Ni合金/Fe/Fe-Ni合金多层复合材料\t88 6.4.2 Fe-Al合金/Fe/Fe-Al合金多层复合材料\t93 6.5 夹层复合材料/结构屏蔽体系\t96 6.5.1 Fe/Fe-Al合金/Fe夹层复合材料\t96 6.5.2 复合材料/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夹层结构\t101 6.6 小结\t103 参考文献\t103 第7章 电磁吸收材料的新进展\t106 7.1 引言\t106 7.2 核-壳结构电磁波吸收材料\t108 7.3 基于碳纳米材料的电磁吸收材料\t110 7.3.1 碳纳米管/聚合物纳米复合电磁屏蔽材料\t111 7.3.2 碳纳米纤维基EMI屏蔽材料\t112 7.4 基于石墨烯的聚合物EMI屏蔽复合材料\t114 7.5 小结\t115 参考文献\t115 第8章 柔性透明电磁干扰屏蔽材料\t121 8.1 引言\t121 8.2 透明电磁干扰屏蔽理论\t121 8.3 用于电磁干扰屏蔽的透明薄膜\t122 8.4 纳米碳基柔性透明电磁干扰屏蔽材料\t123 8.5 导电聚合物基柔性透明电磁干扰屏蔽材料\t124 8.6 基于纳米线的柔性透明电磁干扰屏蔽材料\t125 8.7 小结\t126 参考文献\t126 第9章 聚合物基电磁干扰屏蔽材料\t128 9.1 引言\t128 9.1.1 对聚合物基电磁干扰屏蔽材料的需求\t128 9.1.2 影响电磁干扰屏蔽效能的因素\t129 9.2 聚合物基体类型\t130 9.2.1 绝缘聚合物\t130 9.2.2 本征导电聚合物\t131 9.3 用于EMI屏蔽的聚合物复合材料\t132 9.3.1 碳基填料\t132 9.3.2 磁性填料\t137 9.3.3 金属基填料\t143 9.4 电磁干扰屏蔽的结构化聚合物复合材料\t146 9.4.1 泡沫结构\t146 9.4.2 夹层结构\t149 9.4.3 隔离结构\t150 9.5 未来展望\t151 参考文献\t152 第10章 织物屏蔽材料\t156 10.1 引言\t156 10.2 生产EMI织物材料\t157 10.2.1 EMI织物中的聚合物\t157 10.2.2 导电涂层\t158 10.2.3 导电填料复合化\t158 10.2.4 固有(本征)导电聚合物\t159 10.3 织物屏蔽材料的发展趋势\t159 10.3.1 基于导电填料的屏蔽材料\t160 10.3.2 基于织物形成技术的屏蔽材料\t160 10.3.3 基于织物表面改性的屏蔽材料\t161 10.4 屏蔽效能测量方法\t162 10.4.1 同轴传输线法\t163 10.4.2 屏蔽箱法\t163 10.4.3 屏蔽室法\t163 10.4.4 旷场法或自由空间法\t164 10.4.5 波导法\t165 10.5 小结\t165 参考文献\t166 第11章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基电磁干扰屏蔽材料\t172 11.1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简介\t172 11.1.1 石墨烯基材料简介\t172 11.1.2 碳纳米管基材料简介\t172 11.2 电磁干扰屏蔽材料合成概述\t172 11.2.1 石墨烯基材料合成概述\t172 11.2.2 碳纳米管基材料的合成概述\t174 11.3 EMI屏蔽材料的一般特性\t175 11.3.1 石墨烯材料的一般特性\t175 11.3.2 碳纳米管基材料的一般特性\t175 11.4 电磁干扰屏蔽材料的电磁干扰屏蔽效能\t176 11.4.1 石墨烯基材料的电磁干扰屏蔽效能\t176 11.4.2 碳纳米管基材料的EMI SE\t178 11.5 结构与电磁干扰屏蔽效能的关系及其应用综述\t179 11.5.1 石墨烯材料的结构与EMI SE的关系\t179 11.5.2 CNT基材料的结构与EMI SE的关系\t181 11.6 未来这些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范围\t183 11.7 小结\t183 参考文献\t184 第12章 纳米复合材料基电磁干扰屏蔽材料\t188 12.1 纳米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t188 12.2 EMI屏蔽材料\t189 12.3 电磁波与EMI屏蔽机制\t189 12.4 碳基EMI屏蔽纳米复合材料\t190 12.4.1 石墨烯\t190 12.4.2 碳纳米管\t194 12.4.3 碳纳米纤维\t198 12.5 其他EMI屏蔽纳米复合材料\t200 12.5.1 机械性能\t200 12.5.2 耐腐蚀性\t201 12.5.3 电导率\t201 12.5.4 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t201 12.5.5 案例研究\t201 参考文献\t202 第13章 银纳米线屏蔽材料\t207 13.1 引言\t207 13.2 规模化合成AgNW\t207 13.3 基于银纳米线/聚合物导电复合屏蔽材料的制备\t210 13.4 基于银纳米线/聚合物导电复合屏蔽材料的特性\t211 13.4.1 形态特性\t211 13.4.2 电学特性\t212 13.4.3 EMI特性\t214 13.5 小结\t216 参考文献\t216 第14章 先进碳基泡沫材料在电磁干扰 屏蔽中的应用\t220 14.1 引言\t220 14.2 碳杂化材料在EMI屏蔽中的应用\t221 14.2.1 碳泡沫\t221 14.2.2 石墨烯泡沫\t223 14.2.3 碳-碳复合材料\t226 14.2.4 碳气凝胶\t228 14.2.5 胶体石墨\t230 14.3 小结\t231 参考文献\t231 第15章 航空航天电磁干扰屏蔽材料\t235 15.1 引言\t235 15.2 空间环境中的辐射\t235 15.3 电磁辐射场\t237 15.3.1 低强度辐射场\t238 15.3.2 高强度辐射场\t238 15.4 航空航天中的电磁干扰\t238 15.4.1 电磁干扰的分类\t239 15.4.2 电磁屏蔽的影响\t239 15.5 各种材料的电磁干扰屏蔽机制\t241 15.6 航空航天屏蔽材料的要求\t241 15.7 航空航天屏蔽材料的类型\t242 15.7.1 金属罩EMI屏蔽材料\t242 15.7.2 多孔结构EMI屏蔽材料\t247 15.7.3 EMI屏蔽聚合物复合材料\t248 15.8 小结\t253 参考文献\t253 第16章 超材料\t264 16.1 引言\t264 16.2 电磁屏蔽的需求\t266 16.3 为什么超材料可以用于屏蔽\t267 16.4 用于电磁屏蔽的超材料\t267 16.4.1 微波屏蔽\t268 16.4.2 光学和近红外屏蔽\t270 16.4.3 频率选择屏蔽\t270 16.5 设计和制造超材料\t272 16.5.1 设计材料\t272 16.5.2 超材料制造\t275 16.6 其他应用\t276 16.6.1 超透镜\t277 16.6.2 天线\t277 16.7 超材料的挑战\t277 16.8 小结\t278 参考文献\t278 第17章 基于聚合物共混纳米复合材料的双逾渗 电磁干扰屏蔽材料\t283 17.1 引言\t283 17.2 双逾渗的概念\t283 17.3 炭黑和碳纳米纤维基复合材料\t284 17.3.1 炭黑基复合材料\t284 17.3.2 碳纳米纤维\t287 17.4 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材料\t287 17.5 基于混杂填料的纳米复合材料\t291 17.6 小结\t292 参考文献\t292 第18章 使用光学实验技术表征电磁干扰 屏蔽材料的机械性能\t295 18.1 引言\t295 18.2 表征EMI屏蔽材料的面内机械性能\t295 18.2.1 数字图像相关法\t295 18.2.2 莫尔干涉测量法\t296 18.2.3 光弹性法\t298 18.3 表征EMI屏蔽材料的平面外机械性能\t298 18.4 电磁干扰屏蔽材料的断裂与疲劳性能表征\t299 18.4.1 焦散线法\t299 18.4.2 相干梯度传感法\t299 18.4.3 数字梯度传感法\t301 18.5 小结\t302 参考文献\t30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