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经济学会撒谎(为什么经济学家是靠不住的)/商学轻悦读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赵凡禹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什么经济学家是靠不住的?

本书是一本“故事书”一样精彩的经济打假宝典,为您揭开经济学背后的隐秘世界!

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经济学读物,旨在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用好经济学。其核心思想仍与经典、传统的经济学思路一致,但看事物的角度则力求新奇,改变大家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解决一些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时的观念误区,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为人所用。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经济学读物,旨在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用好经济学。其核心思想仍与经典、传统的经济学思路一致。但看事物的角度则力求新奇,改变大家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解决一些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时的观念误区,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为人所用。

本书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谎言、也装满了对经济学的深刻解读。本书可作为一本经济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也可以作为一本草根阶层解决生存问题的红宝书、白领阶层关心社会问题的经济学小说,亦可为经济学研究者提供一个看问题的另类视角。

目录

经济学为什么一再失灵——理论与现实究竟哪个更不靠谱?

 为什么股神没有经济学学位?

 抱歉,我们没能预测到经济危机

 原来诺贝尔经济学奖也靠不住:获奖理论导致市场崩溃

 懂供需的鹦鹉是经济学家

 华尔街的麦道夫骗局

 格林斯潘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春运火车票价不上浮不符合市场经济原理?

别被统计数据忽悠了——经济指标能反映经济实貌吗?

 你被CPI忽悠了吗?

 平均收入“被增长”

 无效的GDPSN消失的GDP

 穷人帽子戏法变富人,Gini系数信不过

 菲利普斯曲线要修正?

 虚拟成长,读不懂的财务报表

为什么房价不降反升——买房梦到底还有多远?

 30年房价基本没有涨?

 为什么地方政府频频“救市”?

 是丈母娘需求推高了房价?

 如果房价降一分钱,我向深圳市民致歉

 囤地不开发,面粉贵过了面包

 房价将向何处去,升还是降?

婚恋成本障碍——谁让婚姻跟爱情无关?

 晒晒清单,结婚的支出是多少?

 钓个金龟婿,谁绑架了爱情?

 剩女眼中的经济适用男

 明星富豪的结合是帕累托最优?

 婚姻不是一张长期的饭票

上了0EM的当——品牌背后的故事

 贴标签的土豆会贵过苹果吗?

 为什么Nike贴一个牌子就值那么多钱?

 为什么三个市长争一个厂长?

 产业链中的“非常6+1”

 整合产业链,跳过品牌造品牌

多劳未必多得——谁赚走了你的薪水?

 农民工的民工荒与大学生难就业

 高学历低收入的“蚁族”

 老板和你谁该拿高薪?

 白领过剩,月嫂难求

 天价薪酬有天理吗?

 洋打工者在和我们枪饭碗

商家的鬼把戏——形形色色的隐形消费陷阱

 淘宝了吗?买东西上淘宝网了吗?

 Win7一盘难求,微软的饥饿营销

 价格战是垄断的前夜

 折扣就是陷阱:商家永远比你更“自利”

 收礼只收脑白金,你被广告绑架了吗?

 明星的虚假广告与逆向选择

股市没有带头大哥——巴菲特会只赚不赔吗?

 为什么新股会遭爆炒——人在贪婪面前失去了理性

 资本大挪移,股市涨跌谁做主?

 上市公司的造假年报,透过数字看股市

 “带头大哥”,最牛散户的背后

 迷你债券,雷曼股民的眼泪在飞

 到处都有“疯狂的郁金香”

疯狂的石头——中国制造的市场优势与资源劣势

 卖多少钱?谁拥有铁矿石定价的话语权?

 商业阴谋,资源穷国同意铁矿石涨价

 商业机密,胡士泰间谍案牵动了中澳两国的神经

 不予跟进?中钢协输掉了2009年谈判

 示爱中国,力拓公司会和中国单独谈吗?

 钢企重组,是产能过剩还是国进民退?

粮食武器——一个秘密控制世界的阴谋

 农业总干事为何绝食?

 谁在秘密制造粮食武器?

 谁会来养活中国?

 最低保护价的政策怪圈

 到国外去做地主如何?

谁在受益——油涨油跌的惊心动魄

 是石油值钱还是美元值钱?

 美国进行的是反恐战争还是石油战争?

 中国的外交是援交还是爱油?

 俄罗斯的油管会铺向何方?

 油价到底谁说了算?

潜规则,还是钱规则——当经济学遭遇社会学

 “钓鱼执法”的钩子究竟该钓住谁?

 取消奥数触动了谁的神经?

 受贿把公司做大与不受贿的底线

 医疗收费究竟是便宜了还是贵了?

 “宝马女”与“奥迪男”斗富

谁也逃不掉的金融危机——风暴来袭谁能独善其身?

 美国一发烧,全球都感冒

 垮掉的华尔街,金融高管合伙诈骗了世界

 欲望变成魔鬼,贪婪铸成危机

 唇亡齿寒,中国的“切肤之痛”

 美国金融危机撬动中国经济

谁主世界沉浮——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争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被一再要求升值?

 热钱的流动究竟会烫伤谁?

 美元泡沫与财富缩水

 人民币与美元,谁动了谁的奶酪?

 索罗斯狙击亚洲

试读章节

1993年年初的某一天,克林顿刚上台不久,他就经济问题召见了格林斯潘。

克林顿:“老爷子,现在经济这么低迷,你看,下一步该怎么办?”

格林斯潘:“没什么,我只要挥舞一下手中的魔棒,那帮人就会推动市场。”老爷子像打哑谜一样应付这位上任不久的帅小伙子。

克林顿:“真的?什么魔棒?哪些人?怎么推动市场?”总统先生显得有些猴急。他从座位上站起来,手里拿着一支笔,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两眼一直望着格林斯潘。

格林斯潘:“就是华尔街那帮金融大亨,我的老相识、老朋友们,他们都得听我的。”

“听你的,不听我的?”克林顿有点不服气。

“当然是听我的。不信,你瞧瞧!”格林斯潘用不容争辩的口气说。

美国的中央银行是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从1913年起至今,美联储一直控制着美国的通货与信贷,起着“最后的借款人”的作用,旨在为美国“提供一个更安全、更稳定、适应能力更强的货币金融体系”。

1987年。由美国总统里根任命的艾伦·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一直到2005年本·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出任下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为白宫工作18年,历经里根、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四位总统任期,成为美国史上任期时间最长的美联储主席。

对中央银行的掌门人,美国金融界评论:“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都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笨蛋!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这是1996年美国大选前夕《财富》杂志放在封面的一句口号。这样的评价也是对格林斯潘长期以来主导美国货币政策的肯定。

在格林斯潘导引下的美国经济经历过两次衰退、一次股市泡沫和一次历史上最长的增长期。最著名的是他用灵活的利率政策,创造了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上最长的经济繁荣期。格林斯潘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整的油门和刹车主要是利率。他几乎将通过改变利率对经济进行微调发挥到了极致。

1992~1995年,在美国经济一派向好的形势下,格林斯潘未雨绸缪,7次提高联邦利率,为经济适度降温。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扩散到全球,格林斯潘又在10周内连续3次减息,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快的减息速度,稳定了经济。同样在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恐怖分子袭击美国后,格林斯潘在短短1年内将利率从6.5%降至1.75%,刺激经济增长。那些悲观论者曾经认为恐怖袭击后,美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将出现负增长,但当年美国经济增长达到了3.5%。

这些都是所有人闻所未闻的奇迹。格林斯潘在担任美联储主席的18年间。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期间只被两次小规模的经济衰退打断,从1987~1998年更是创造了90多个月的经济连续增长的纪录,更重要的是,尽管失业率已经低至5.5%,通货膨胀依然被控制在3%以下,被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不可能两全的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竟然

同时出现。美国出现了所谓的“零通货膨胀型经济”。

英格兰银行行长默尔文·金曾用赞歌般的语调颂扬这个人:“伟大的经济学家极其少见,这种人必须具备几种人的天赋,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艾伦·格林斯潘正是这些天赋的化身。”

美国的一家媒体曾在1996年总统大选时说道:“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格林斯潘当联储主席就行。”有学者说,格林斯潘在任时的货币政策受到各界一致好评,美国政府、美国老百姓、美国华尔街都说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中央银行家。2002年,当他的声誉达到顶峰之时,他赴英国领受“爵士”封号。他最忠实的拥趸——现任英国首相戈登·布朗曾证实,格林斯潘得到这项嘉奖是因为他促进了“经济稳定”。

但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逐渐深化打破了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创造的“金融神话”,他所奉行的宽松货币政策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当前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批评者认为,格林斯潘当初奉行的低利率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正是当年颇有成效的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导致了房地产泡沫以及次贷危机的爆发。

格林斯潘在回答美国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沃克斯曼的问题时表示,他从自己的思路中“发现了一个缺陷”。格林斯潘说:“当时我犯了一个错误,以为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各银行和其他企业有能力保护自己股东的利益和公司内部的公正性。”格林斯潘承认他遵循了18年的“自由资本主义”指导市场的信条出了问题,并为此道歉。他承认信贷危机“与我所能想象的任何情形相比,涉及面都要大得多”。

格林斯潘也为自己辩解:“综观当时的情况,美联储作出的哪一次加息减息不是必要的呢?”不过,格林斯潘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文章中也承认。他任职期间实施的低利率政策可能助长了美国房价泡沫。但他却认为次贷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全球经济扩张,正是一段时期以来全球经济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导致投资者低估了风险。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金融危机之所以发展成为全球性经济危机,与美国政府没有很好地处理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有关。“当时泡沫破裂美国经济就应该陷入衰退,但那次衰退很短。为什么那么短?因为是美联储用降息来刺激房地产经济”,他说。经过1年多加息,美联储又大幅度减息。基准利率从3.5%降低到过去近50年来的最低点1%。他认为,由此造成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高度繁荣,“代价是房地产更大的泡沫,泡沫破灭以后就更难解决”。随着2006年年初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次贷危机逐步显现,并愈演愈烈,成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

P16-19

序言

有这样两则笑话。

克林顿和叶利钦在首脑会谈的间歇闲聊。叶利钦对克林顿说:“你知道吗?我遇到了一个麻烦。我有一百个卫兵,其中一个是叛徒而我却无法确认是谁。”听罢,克林顿说:“这算不了什么。令我苦恼的是我有一百个经济学家,而他们当中只有一人讲的是事实,可每一次都不是同一个人。”

甲:“听说经济学家总在说谎,你能否告诉我,如何判定他在说谎?”

乙:“经济学家大都比较诚实,很少掩饰。你只要注意他的嘴就行了,只要嘴一动,他就在说谎!”

这虽然是戏谑经济学,但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一个秘密:经济学会说谎。

经济学会说谎,既有经济学本身的原因,也有我们的误读和误用。

首先,经济学以假设为前提,当假设不符合社会现实时,就会出现经济学理论的失灵。现实是绝对的,理论是相对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局限性,都有“说谎的基因”。当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社会脱节的时候,经济学的局限性就会显现。就无法解释社会现象。另外,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时,如果单从经济学的立场上去考虑,就会出现与社会伦理或者人性相背离的地方,也自然会让人觉得经济学在“说谎”。社会上还有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地方,如没有学位的股神、预测次贷危机等。中国深孚众望的经济学大师薛暮桥曾说过:“任何一个经济学家不可能完全超越时代的限制,我也不能例外。现在看来,建国以后我在各个时期写的文章中的观点,有一些就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他曾多次说过,一个经济学家的经济观应该让时间来检验,让历史来做结论。

其次,经济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问,经济学家有时也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出现“诺贝尔奖”也靠不住、获奖理论导致市场崩溃的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大家可以更辩证地看待经济学。经济学家在运用经济学理论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利益、认识的局限,也会误导市场、误导消费者,甚至还会为经济危机埋下祸根,如格林斯潘的低利率政策。过度迷信一种事物,往往是滋生危机的前兆,连诺贝尔奖也不例外。越是权威,就越容易使人盲信,其谎言所造成的后果就越严重。爱因斯坦曾说过:“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随着实践的发展,往往以前认为正确的东西很可能会被新的认识取代。

再次,人们在经济学的具体应用过程中,会对其产生一些误读、误用。例如,一些宏观经济指标、财报数字等,一不小心就会被误读一些数字,人们会被一些统计数据蒙骗。在工作、生活中单纯依靠经济学知识是不行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这时要靠自己的脑袋去判断,活学活用。活学活用经济学就不会说谎,如果不活学活用,就会被经济学蒙蔽。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形形色色的陷阱和诡计,婚恋、住房、薪水、炒股、消费等方面,都充满着经济学的诡计和谎言,需要人们擦亮眼睛,否则就会被其蒙蔽。

最后,宏观经济环境,如铁矿石谈判等中外贸易、粮食武器、石油战争、社会问题、次贷危机、金融战争等,充满了形形色色的经济学谎言。如果说经济学是一本小说,那么小说里面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就不能不知道。

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经济学读物,旨在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用好经济学。其核心思想仍与经典、传统的经济学思路一致。但看事物的角度则力求新奇,改变大家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解决一些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时的观念误区,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为人所用。

本书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谎言、也装满了对经济学的深刻解读。本书可作为一本经济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也可以作为一本草根阶层解决生存问题的红宝书、白领阶层关心社会问题的经济学小说,亦可为经济学研究者提供一个看问题的另类视角。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能教会鹦鹉说‘需求’和‘供给’这两个词,这只鹦鹉就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学家。”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

“抱歉,女王陛下,我们没能预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

——应该一批顶尖经济学家2009年7月25日致女王伊丽萨白二世的信

“那些掌握最充分信息的股票市场经纪人和分析师在市场上选股的成绩,并不比猴子从帽子里抓个名字或把《华尔街日报》钉在墙上,向股票投掷飞镖的择股法来得更好!”

——著名的操盘手刘易斯在《说谎者的扑克牌》一书中的结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3: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