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粮食安全是立国之本。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不断增加。当前,我国粮食生产进入高成本、高风险的“双高”阶段,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青壮年农业劳动力紧缺的“双紧”局面,且受种植面积的制约已处于单产决定总产时期,但高产区粮食单产已达较高水平,增产难度日益加大,而占粮食产区总面积23的中低产区,特别是1亿亩盐碱耕地粮食单产水平较低,粮食增产潜力巨大。在此形势下,加大盐碱耕地开发、改良和利用力度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不同类型盐碱地粮食生产与科学种植的技术需求,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围绕盐碱地粮食作物增产增效,汇编整理与盐碱地粮食作物丰产有关的简明理论和实用技术,以期为盐碱地粮食作物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目录 1 滨海盐碱地的分布与改良 1.1 滨海盐碱地的分布 1.2 滨海盐碱地的生态特点 1.3 滨海盐碱地的改良 参考文献 2 滨海盐碱地水肥调控 2.1 滨海盐碱地水盐运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2 盐碱地水肥调控技术 参考文献 3 滨海盐碱地多水源高效利用 3.1 滨海盐碱地咸水利用模式 3.2 滨海盐碱地咸淡水高效利用技术 3.3 滨海盐碱地农艺节水技术 参考文献 4 滨海盐碱地小麦种植 4.1 盐碱地小麦生长发育 4.2 盐碱地小麦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5 滨海盐碱地玉米种植 5.1 盐碱地玉米生长发育 5.2 盐碱地玉米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