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的分析遵循新建构主义句法学的思路,即句法结构由功能项决定,词汇项只是结构上的语义填充。功能项决定了句子的解读方向,词汇项不影响解读方向本身,但会产生兼容性的问题。因此,对于一些表面上与“了”不兼容的句子,本书会试图从语义、语用、语境等方面寻找解释,力图将“了”的句法功能简洁化、明确化。同时基于这一思路,本书以句法功能为标准,将“了”划分为词尾“了”和句尾“了”,而非直接基于其线性位置。作者希望能够为汉语“了”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也欢迎句法学界的同人赐予宝贵意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理论与术语 1.3本书结构 2词尾“了”的双重标记功能 2.1两种关于“了”的观点 2.2内时体与外时体 2.3跨语言对比 2.4本章小结 3非完整体词尾“了” 3.1非完整体“了”的观点回顾 3.2“了”的程度量化功能 3.3事件之“量”与状态之“量” 3.4本章小结 4“了3”的句法语义功能 4.1“了3”的研究综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