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4位堪称艺术大师的前辈们在《撞击艺术之门》一书中,将襟怀系于艺术,把情感形诸笔端,撩人心弦地讲述了他们从韶华岁月起所涉过的艰辛却毫无怨艾的人生历程。相信读者读后能动容,能感悟,能奋起……《撞击艺术之门》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撞击艺术之门(文学艺术大家回忆录1)/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34位堪称艺术大师的前辈们在《撞击艺术之门》一书中,将襟怀系于艺术,把情感形诸笔端,撩人心弦地讲述了他们从韶华岁月起所涉过的艰辛却毫无怨艾的人生历程。相信读者读后能动容,能感悟,能奋起……《撞击艺术之门》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 内容推荐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撞击艺术之门》记录了我国文学、美术、电影戏剧和音乐舞蹈界的34位文学艺术大家,初次触摸艺术之魂、叩响艺术之门、走向艺术之路的独特经历和情感。书中,文学艺术大家们襟怀系于艺术,情感行诸笔端,撩人心弦地讲述了他们从韶华岁月起所走过的艰辛却又毫无怨艾的人生历程,表现了他们对艺术的狂热追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目录 文学与我 走错了门 窄的门和宽广的路 一片冰心在玉壶 茫茫文学路 敲开文学殿堂的大门 回顾我的创作道路 诗缘 少年时代的梦幻 我的前半生 我的文学创作道路 我是怎样成为诗人的 从生活走向银幕 不悔的青春 路漫漫 《凤凰城》始末 感慨话当年 甘为配角添绿叶 步履维艰的从艺之路 艺林学步 漫散的回忆 通向银幕的路 我的从艺和写作生涯 歌唱祖国和人民 从山沟唱到北京 永不反悔的路 让我歌唱就是幸福 惭愧的回顾 我的舞蹈生涯 转蓬的一生 起步 望尽天涯路 回到童年 皓首忆童年 试读章节 走错了门 每一个人都有一部自己的历史,我虽然“走错了门”,但路总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了。 我的家乡在阴山下的土默特川,黑河边。这里河流纵横,湖泊交错,土地肥沃,是塞外鱼米之乡。原先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也有森林,是天然的良好牧场。因为它在阴山南、黄河北,又是直通关里的咽喉地带,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曾是匈奴、突厥的根据地,以后圣祖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族各个部落,忽必烈建立了大元帝国,土默特川就成了蒙古民族休养生息的地方。 这里原以牧业为生,后来因为和关里是近邻,互开贸易市场,交流文化,还逐渐从关里来了一些汉族兄弟,帮助种菜、种地,兴办了学校,汉文、汉语开始传入这里。后来,就不是民间往来了,有了清代的屯垦,阎锡山的屯垦、军垦,土默特川才由牧业区变为农牧业区,由单一使用蒙文、蒙语,变为学习蒙文、汉文,蒙汉语混合使用,往后融合过程很快,逐渐以学汉文、汉语为主了,因为通用的主要文字是汉文,生活习惯也开始改变了。 我出生在一个贫寒的蒙古族农民的家里,正是民国18年大旱之年。父亲为人正直、忠厚、老实,一辈子勤劳务农,把我们兄弟姐妹七人拉扯大。我母亲除了家务活,还得种地、割草,辛苦了一辈子,最后被迫讨吃要饭,总算把子女们抚养大了。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父亲借债让我和三兄云晨光上私塾,总想使我们有点出息,在人生的道路上闯出一条路来。穷人也有望子成龙的念头。 儿时除了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戏耍外,还有一件高兴的事是听讲故事。我们村有一户蒙古人家,长者叫老喜元,儿子叫补音,因为头上有一头疮疤,大家叫他秃补音。他们父子是讲故事的能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还有一些侠客小说如《七侠五义》、《小八义》和一些神鬼故事,他们父子都能背诵如流,能成本大套地讲下来,一本书讲十几天甚至几个月。劳动之余,在豆腐房、长工室、喂马厩围下一群人,听他们父子讲故事,讲到深夜始散。小时候对一种信仰和故事中讲的神奇的人物,信起来很认真、很崇敬。我心里常常想:能长上飞毛腿,飞起来,想去哪里,一阵子就飞到了,那有多好。如果能把自己隐身起来,让别人看不见,自己能看见别人,那多有意思。书中的故事,虽然五花八门,千奇百怪,鬼神交混,但都能记得很熟。故事听多了,幻想也多起来,脑子也闲不住,想看书,不识几个字,最多能背诵个《三字经》,就磨着让别人多讲几个故事。这样,在我的幼小的心灵里就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欲望:长大我也能讲故事,我也能编故事多好呀。 有一天,土默特川地下党工委书记贾力更同志(蒙古族,广东农运讲习所学员,后去苏联学习,回国后做地下工作)到我家了。因为他挑着货郎担,大家叫他贾货郎。晚上他和我父亲谈了半夜。 没过几天,父亲说:“晨光、照光弟兄俩先去吧,后天跟上老贾去找云泽,没错。日本人欺负咱们,国民党指望不上,德王给日本人办事,只有走这条路了。”母亲哭着不让走,父亲很坚决,因为父亲心里明白,我叔叔云浦也是本村的老地下党员,早和我父亲把一切情况都讲了。后来父亲说明白道理,母亲妥协了,答应去一个大一点的,把我留下。父亲说:“让他们走南闯北去吧,兴许还有个出息的,跟共产党学点本领,省得在家里受气、挨饿。”母亲再不说话了。是啊,老三晨光还不到13岁,我不到10岁,是在父母身上割一块肉,能不伤心吗? 第二天就要走了,母亲把家里仅有的一只鸡杀了。三哥和我哪能吃下去?跟着母亲哭起来,铁石心肠的父亲也流泪了。但他还是安慰着说:“又不是去死,是去延安学习,到讲道理的地方去,不哭。”过了几年,父亲因家中埋藏和延安搞通信联络的地下电台,掩护地下党员,被叛徒出卖。日本宪兵包围了村庄,父亲病重卧床,给打死了;三哥云晨光在部队当指导员,因寻找掉队战士,与敌人遭遇,他们12个人打到弹尽粮绝,把枪毁掉,无一投降,全部壮烈牺牲了,大哥是蒙汉游击队的首批队员,在一次完成侦察任务时,被日本鬼子俘获,严刑拷打,没有任何口供,在狱中快死了,全村蒙汉乡亲联名保释出狱,回家几天就去世了。革命没有牺牲是不可能的,这是后话。要问当时为什么去延安?参加革命有何感想?很简单:随大流,跟亲戚去,找云泽,能过好生活,学本领,不受人欺负。当时没有共产主义思想。因为那时我还天天尿炕呢,能懂什么革命大道理呢?当晚我们到了小里树村云泽的舅舅家。奎壁(刘卜一)、贾力更、张禄等地下党的领导同志都在这里。晚上开会,贾力更同志讲了参加革命和抗日的大道理,讲了延安是共产党中央所在地,去那里要好好学习,学好回来抗日、革命,还讲了明天渡黄河的事。我听瞳了一半,从此对抗日、革命、延安的含义,入了一点点门,这是向革命的门迈出的第一步。P10-12 序言 满江涟漪,长流入海……人们感喟于长江大河的万千气象时,却很少想到江河发源的地方,那汩汩流淌、艰难汇聚的浅溪,只能泛起酒杯…… 当我们折服、仰慕于在中国艺术殿堂蟾宫折桂的大师们时,不应忘记他们自弱冠之年起便经历的清冷艰蹶之略。仅以音乐界的前辈们为例:张权、郎毓秀早年曾负笈异邦,几度春秋,筚路蓝缕,终成翘楚。她们能将西欧古典名曲唱得响遏行云,让人叹为观止,也能将中国民歌唱得高亢绵长,催人泪下。刘炽、李波从贫瘠的沟峁崖畔走向了肩负民族希望的黄土地,沐浴了时代的洗礼,饱吮了人民的情感,历练摔打,倾注爱恶,含英咀华,卓然自立。前一辈人唱着他们谱出吟唱的歌,迎来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后一辈人唱着他们谱出吟唱的歌,成长为新中国建设的栋梁,廖辅叔孜孜砣砣,传承薪火,融会旧学新知,探赜索隐,咳珠唾玉,泽著育人,使多少雏凤清于老凤声…… 音乐界的前辈们如是,文学、美术、电影、戏剧界的前辈们亦是如此。中国34位堪称艺术大师的前辈们在《撞击艺术之门》一书中,将襟怀系于艺术,把情感形诸笔端,撩人心弦地讲述了他们从韶华岁月起所涉过的艰辛却毫无怨艾的人生历程。相信读者读后能动容,能感悟,能奋起……这便是我们将这本节呈献给你们的初衷。 1986年,中国文史出版社曾出版了《艺术的召唤》①一书。本书可视为该书的“姊妹”篇。 全书分为文学、美术、电影戏剧、音乐舞蹈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中的编排目次,一律以作者姓氏笔画为序。 1995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