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权威指导,引领教学。依托相关院校,经相关专家指导,广泛联系全国专业领导、专家和老师,组编高质量的系列教材,以引领教学和人才培养。 2.立足课堂,方便一线。为方便一线教学,系列教材注重立足课堂,既有经典的传统专业教材,又有新兴的专业教材,且课件、PPT、挂图等配套元素齐全,融入了近期新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符合教改主题,以探索、引领人才培养模式,能广泛适应各层次的教学需要。 3.反映改革,凝聚成果。由优秀的院校和老师牵头,带领各地各类院校共同组编,将教改要求和成果融入其中,反映近期新教学理念、要求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兼收并蓄的思想,层次分明,能满足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教学要求。 4.工学结合,能力培养。结合实际,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注重能力培养。有的教材采用工学结合,项目引导的编写模式,有的教材按照传统章节形式进行编写,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最合适的理念和体例进行编写,力求使教材适应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的需要。 5.任务驱动,任务导向,双证沟通。立足院校教学和学生的特点,所编教材全面反映当前教学改革的成果,切实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实践和素质教育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标志设计基本理论、VI设计与品牌塑造、品牌VI基本要素设计、品牌VI应用要素设计、品牌VI手册设计过程、品牌VI手册设计实例。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品牌经营者可以掌握战略品牌设计的基本方法,将被人为割裂的企业识别设计、产品识别设计、空间识别设计整合起来,使品牌形象不仅具有外在的差异性,而且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而创建和维系良好的品牌形象,防止品牌形象歧化,持续提升品牌附加值。 目录 第一章 标志设计基本理论 第一节 标志的起源及概念 /2 第二节 标志的分类及表现形式 /3 第三节 标志的视觉风格及发展趋势 /5 第四节 标志创意的思维方法 /8 第五节 标志设计的基本程序 /10 第二章 VI设计与品牌塑造 第一节 VI设计的概念 /20 第二节 VI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21 第三节 VI设计的原则与功能 /24 第四节 品牌定义 /27 第五节 品牌塑造 /27 第三章 品牌VI基本要素设计 第一节 品牌标志设计 /36 第二节 品牌标准字体设计 /39 第三节 品牌色彩设计 /41 第四节 品牌识别图形设计 /44 第五节 品牌基本要素组合设计 /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