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聚焦于媒介时代艺术与审美的精神特质的探讨。其依据在于:一方面,艺术媒介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凸显,传统的诗意、格调,都需要在媒介的视野中重新加以审视;另一方面,以意象体验为核心的艺术世界,在从传统到现代的媒介转换中,新的技术手段、表现方法及审美境界不断得以开掘。本书收录的文章大多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展开讨论,涉及“当代艺术的意象化追求”“戏剧艺术的本体特质与精神原型”“时空体与剧场审美”“观剧体验与明星现象”“艺术体制与媒介传播”以及对于中国现代艺术史的反思等,进而在诸多艺术专题领域进行了研究。 目录 目录
追寻现代诗意 ——当代艺术的意象化追求 情境抑或意象:戏剧艺术的本体之辨 ——从谭霈生《论戏剧性》及《戏剧本体论》谈起 仪式·节日·狂欢 ——戏剧艺术的精神原型 论戏剧艺术“时空体”的美学特质 从“剧场性”到“在场性” ——论戏剧本体与媒介传播 镜像与沉浸:观剧体验的审美社会学分析 媒体制造与欲望消费 ──“明星现象”的媒介审美文化批判 论“五四”思想谱系与戏剧精神 灵魂苦闷与思想求索 ——从曹禺的精神历程看其艺术初心 论 20 世纪戏曲新编创作的历史与范式 ——兼及新时期以来关于“现代戏曲”的论争 “新编”创作与百年“戏改” 梅兰芳与中国古典戏曲美学的终结 ——兼与邹元江教授商榷 “梅兰芳现象”与 20 世纪中国戏曲新美学 论戏曲现代化的内在矛盾与理路 ——兼谈张曼君戏曲导演实践的“本体自觉” 构建“戏剧与影视学”的话语逻辑与知识体系 ——“大戏剧观”视域下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漫议 交互展示与沉浸体验 ——博物馆与戏曲传承 论当代中国艺术体制诸问题 ——以中国的戏曲与电影为例 走向艺术理论研究的“第五维” ——艺术传播学学科建设刍议 数字媒介时代艺术学理论的使命与担当 后 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