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河洛石刻文化记忆研究(精)/河南文化与对外交流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黄婕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如果说“二十四史”在纸上记录和构建了中国人共同的历史世界,河洛地区的石刻遗存就是这些历史的具体实践结果。看似零散分散的石刻,实际上传承有序,闪烁着丰富而多元的文化要素。它们由华夏文明进程这条隐秘的暗线相连接。河洛古代石刻影响巨大,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其文化记忆凝聚华夏文明的共识和价值原则,进而形成身份认同。
本书尝试从“文化”“记忆”相结合的视角,将石刻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华夏文明的发展进程进行对照分析,重点关注与这些石刻在同一片生活空间的人与石刻的互动关系,希望通过解读河洛地区古代石刻的文化记忆,发现和理解河洛地区的古代石刻是如何参与历史书写,如何塑造、建构华夏历史的,从而引发更多的人关注石刻作为精神与物质双重遗产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作者简介
黄婕,1977年生,河南洛阳人。日本国立长崎大学环境科学博士,现为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都市文化环境、中日比较文化,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中日相关学刊。
目录
第一章 文明与石头
刻着历史的石头
文化记忆相关理论及流变
作为记忆媒介的石头
石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石刻文化的传播特点
中国特有的金石学
第二章 河洛地区石刻源流
“河洛”的历史与范围
石器时代的河洛地区
二里头文化遗址中的石器
文字与原始刻画符号
古代石刻的制作
第三章 二里头玉石礼器:华夏王朝的最初记忆
开启青铜时代
“石”与“玉”
绿松石“龙”形器
“龙”对中华民族的意义
第四章 汉魏石经:华夏文明的儒家底色
关于石经
石经刊刻的缘起
熹平石经的政治意图
熹平石经的儒学意义
熹平石经对儒生的影响
历尽劫难的汉魏石经
石经带来的文字美学与深情
第五章 墓葬石刻:中国式的死亡纪念
碑的最初功用
早期汉碑的典型
刑徒与砖
中原墓葬石刻演变
历代河洛出土墓葬石刻撷英
儒、释、道杂糅的死亡观念——以单信墓志为例
以石代金,同乎不朽
第六章 龙门石刻:皇权笼罩下的佛光
进入中原的佛教与石窟
北魏时代的龙门石窟
盛唐时代的龙门石窟
皇权笼罩下的佛光
“龙门体”的力量
第七章 石刻与文化记忆
记忆与遗忘
成为历史的集体记忆
被建构起来的历史与身份
刻入石头的华夏文明
终章河洛石刻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河洛地区的纪念碑刻
石刻的当代价值及走向世界之路
结语
图片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石上雕痕千古存
人类文明的衍化,石与
陶是始终相伴的载体,寄文
字于碑石,传递人文精神,
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渊薮
文物之金石学,即是对碑刻
记忆的完美诠释。作为一个
从事碑志文献的工作者,与
石刻打了一辈子交道,得知
黄婕女士正在写一本关于河
洛石刻文化记忆的书,甚感
欣慰:河洛文化研究者中,
终于有人着手为世人讲述河
洛文明与石头的因缘故事了

华夏文明进程中,河洛
地区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黄
婕以恢宏的视野,俯视这块
与文明同步的神秘土地,侃
侃而述,为读者描绘了一幅
绵延数千年的清晰图景,汉
魏石经、西晋辟雍碑、唐升
仙太子碑、宋会圣宫碑,这
些被时光磨砺至今的刻石,
巍然屹立于伊洛山水间,坚
若金玉,熠然生辉。中国三
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夹
岸伊水,壁立耸峙,千余石
窟、两千余佛龛,十万余佛
像、三千余碑刻题记,以及
星罗棋布于黄河南岸,伊、
洛水上下,崇山壑谷之间大
小不一的佛窟题记,令人生
发不尽敬畏与傲然之情。
让我们把目光向这幅石
刻画幅上拉近,再拉近些,
你会发现更多的远古信息,
其宏博致密、高妙极致之美
;灵动张歙、天然稚拙之趣
,无论皇族芥民,精雕草就
,皆妙若天工,在在皆然。
诸如汉陵之镌字黄肠石、汉
墓之硕大画像文字砖、鄙陋
块独之汉刑徒砖等等,这些
独特呈现的远古文字信息,
与石刻相伴共存,其作用之
珍罕,与碑志无异。
河洛地区散存可见的石
刻诸物,是历代文治武功、
人事更替的见证,遗憾的是
,洛阳居于天下之中,历代
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兵燹
荡野,损毁尤甚,湮灭于世
者多矣。散毁不可再得者,
不唯熹平石经、三体石经,
北邙山上逶迤数十里之帝王
陵墓之石仪、碑刻,至隋唐
时已斫砻殆尽,“谁家石碑
文字灭,后人重取书年月”
,“贤愚贵贱同归尽,北邙
墓冢高嵯峨”,读一读唐人
关于北邙墓冢的诗句,即可
想象当年碑碣文字废兴成毁
之状。
洛阳是中华文明曙光最
早升起的地方之一,“昔三
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前人事死如生,习俗厚葬,
为使人事不泯,垂裕后世,
乃有墓志之作。洛阳城北邙
山“起自河口,西逾平阴”,
形若卧龙,由首阳山迤逦向
西长约三十公里、黄河至洛
阳城南约六十公里范围内,
多冢墓丛葬之地,其中以北
邙最为集中,几无卧牛之地
,龙门西山、万安山规模次
之。斯乃中国最大的地下碑
廊,几十万座墓葬,数以万
计的墓志铭,堪称一部石刻
史书,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
贵的财富。所幸附葬之墓志
铭,近百年来所出甚多,墓
志铭以简约的文体,详述人
文迹事,镌于石上,此乃中
华丧葬文化的一种独特现象
,数百万字的翔实文献,堪
可证史、补史、纠史之用。
现藏于西安碑林的开成
石经,与洛阳之东汉熹平石
经、曹魏之正始石经并称为
著名的三大石经。唐文宗太
和七年,诏选五经博士并刻
制石经,何人负责,不得而
知,“两唐书”《文宗本纪》
和《唐会要》皆有记载,余
事不得其详。洛阳千唐志斋
所藏赵正卿墓志云:朝廷复
古,立五经博士,赵应选拜
国子监礼记博士,“寻兼领
石经事”,由此可知赵氏乃
开成石经之持领者,寥寥数
言,灿然石上,谜底昭然若
揭。
唐武则天“内辅外临”四
十余年,其间改国号为“大
周”,曾诏令造改新字,史
籍记载有所讹误,后人臆测
,说法或阙如,或舛误,不
得统一。洛阳出土武周时期
墓志铭多达数百方,武则天
当政之年号无一缺佚,经甄
察可知所造新字非一次颁布
,除“曌”字讳而不用外,新
字皆历历可得。余曾归纳为
二十字歌诀:天地日月星,
载初授证圣,国臣正年月,
万君照人生。武氏造字,一
朵文化浪花,颇堪玩味。
洛阳自古至今,水流丰
沛,伊、洛、湟、涧四河交
汇,是隋唐大运河的发源地
,历史上多有水患发生,唐
许惟新墓志详细记载了开元
年间一次特大洪水:“天作
霖雨,秋潦沸腾,涯涧伊洛
,惊波襄岸,堤防以之决溃
,闾阎几于垫溺。”许惟新
临危受命,抗洪抢险,“西
疏禁御,东汇漕渠,审曲面
势,属薪砻石。事无妨于百
役,务不费于三时,矗如长
云,曾不踰月”,“人到于今
赖之,其利莫与京也”,许
公治水有功,功莫大焉。墓
志文字,乃人事传记,诸如
此类,不一而足。
碑石上的文字是一部浩
瀚厚重的史书,一部鲜活的
原始档案,你轻轻抖一下书
页,会有无数惊奇的细节飘
然而出,我们会由此看见文
明的折光,回到时间的起点
。黄婕的笔触收放自如,跟
随她的文字,会一步踏进历
史,瞬间成为古人,你会看
见人类与石、与陶、与玉、
与碑志之间的因缘际会,会
被生生不息的神奇光芒震撼

河洛石刻之追寻与耽研
,功在不舍,“三代鼎彝,
名山大川,往往间出。刻石
之文,传世盖鲜”,明末史
学家张岱有云:天下学问,
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夜航
船中或有士子僧尼,或有百
工贱业,所讨论之天文地理
、人物考古,包罗万象,最
接近中国传统之原始状态。
故中国传统文人,在经世致
用、研经读史的同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