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实践一体化:相关实验紧扣理论教学重点难点,课程内容覆盖率90%以上,有助于构建理论课堂中教学师生的共同语境,为翻转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实验内容大多处于布鲁姆认知分类法中的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四个层次,学生完成系列实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更透彻,为理论教学提供了强支撑。
(2)实验目标系统化:实验围绕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系统能力培养目标,让学生站在硬件工程师的视角,从逻辑门电路开始逐步设计运算部件,存储器、数据通路和控制器、冲突冒险与中断异常处理机制直至完整的流水CPU来深入理解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将系统能力培养的复杂工程问题---CPU设计的高挑战度任务分解成若干难度递进的子任务和单元实验中,让学生实践中不断提升计算机系统能力。
(3)实验平台虚拟化:实验采用跨平台开源的Logisim虚拟仿真平台,该平台简单易学,易调试、无需任何硬件平台即可开展实验,突破传统实验对空间和时间的要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S61C、康奈尔大学CS3410课程均采用了该平台。采用分离数字电路对象构建原理图的方式进行CPU系统设计和仿真,有效延续了数字逻辑课程的设计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硬件设计思维。无需额外开设硬件描述语言类先导课程,有效回避了硬件描述语言过于抽象、硬件设计程序化、学习周期长的问题。
(4)课程实验在线化。实验已经全部上线EduCoder头哥在线实训平台面向全国开放,结合EduCoder平台的SPOC课堂,可实现实验自动测试,自动检查,自动评分,学生实验过程教师全程轻松管控,可一键到处实验成绩,大大降低了教师实验教学工作强度,有效解决了硬件实验难,检查难、指导难的困局。
(5)实验过程游戏化:借鉴游戏闯关的设计理念,将高挑战度的CPU设计任务细分成若干可明确检查的学习关卡。实验内容和难度逐渐递进,通过各阶段成果实时得分增强学习的及时反馈,提升学习趣味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测试用例以及自动检测工具等学习装备,让学生的较短时间内体验更多的设计内容;实验完成率高,学生获得感、成就感强,被学生评价为“这是一门让人手痒的实践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