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天之始——“盘古开天”创世说;人之初——有巢氏与燧人氏时代;华之源——华胥女娲时代;龙之脉——伏羲时代;蒂之帝——炎帝时代;凤之魂——黄帝时代;夏之中——尧舜禹时代;中之国——中华文明之光。 古文言女娲造人,实为先古族群进入母系社会的记忆。女娲原本是母系社会族群首领的称谓而非特定人物(伏羲、炎帝、黄帝等均为此意),母系社会开启“族外婚”规制文化,族群繁衍壮大得到根本性发展,族群血缘关联使增强了部落间的社会亲缘关系。不同于西方诺亚方舟的神话逃避精神内核,女娲母系社会的团结显示出抗拒天灾的力量,并以炼五色石(组织融合多部族力量为一体)实现了“补天”安邦。其沉淀传承演变到文字记述时代。 作者简介 李侃良,男,1947年生,陕西华阴市人。为文革前高66级“老三届”,后回乡务农,1970年招为矿山工人,1974年调入县级机关工作。 曾任华阴县委办公室、政策研究室主任,市(县)政府办公室、民政局、计委等部门领导,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政协常务副主席、市人大常务副主任等职。2007年底退休。 主要著述有:文集《河声岳色录》,社会经济研究《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新探》,哲学研究《人性论新探》,上古史研究《中华探源》等。 目录 序言:一部为中华民族梳理谱系的大书 匡燮 前言:我的《中华探源》之寻根情结 引言 第一章 天之始——“盘古开天”创世说 第一节 “盘古开天”的神话 第二节 现代科学的解说 第三节 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 第二章 人之初——有巢氏与燧人氏时代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中国考古 第二节 有巢氏、燧人氏与旧石器时代 第三节 人之初的人类起源说 附:《中华探源》一览表(一) 第三章 华之源——华胥女娲时代 第一节 前仰韶文化的考古发现 第二节 神话传说的女娲时代 第三节 华胥氏一中华民族的始祖母 第四章 龙之脉——伏羲时代 第一节 伏羲与女娲兄妹造人的传说 第二节 伏羲兄妹葫芦娃的民间传说 第三节 前仰韶文化的再发现 第四节 伏羲时代的文明创造 第五节 龙图腾 附:《中华探源》一览表(二) 第五章 蒂之帝——炎帝时代 第一节 仰韶文化及其周边文化之考古发现 第二节 炎帝时代 第三节 炎帝神农与周边文化 第四节 炎黄之战 第五节 帝者蒂也 附:《中华探源》一览表(三) 第六章 凤之魂——黄帝时代 第一节 龙聚中原 第二节 花传四海 第三节 凤翔九天 第四节 人文初祖 第五节 黄帝四面 附:《中华探源》一览表(四) 第七章 夏之中——尧舜禹时代 第一节 天下大势 第二节 帝喾篇 第三节 帝尧篇 第四节 帝舜、帝禹篇 第五节 原始社会的终结 附:《中华探源》一览表(五) 第八章 中之国——中华文明之光 第一节 历史与文明的链接 第二节 “天下一统”的国家观 第三节 “同源一体”的民族观 第四节 “天下为公”之“大同”社会观 第五节 “和合”之文化观 附录一:《陕西文化户外大讲堂》讲座稿:《华山:中华之源的地标中华民族的族徽》 附录二:《中华探源》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