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分理论篇和实证篇。理论篇系统梳理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的发展、概念与内涵,从学科交叉与理论融合视角探究当前研究架构特点及新时期趋向,介绍国内外不同城市化地区的实践应用与发展模式。实证篇通过构成要素结构、规模、布局的识别,研究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化规律、驱动机理及其格局优化,尤其是供需影响因素及其测度、供需关系演进趋势、适配类型划定以及优化调控对策等,对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化具有一定突破,而且对同类城市建设实践也将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本书可供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区域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相关部门管理者及有关高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目录 理论篇 第1章 理念、概念与内涵 1.1 理念的发展 1.2 概念与内涵 1.3 相关概念辨析 1.4 绿色基础设施分类与构成 第2章 研究架构:学科交叉与理论融合 2.1 绿色基础设施与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 2.2 绿色基础设施与发展和保护的融合研究 2.3 新时期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架构趋向 第3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基础设施应用 3.1 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基础设施内涵与响应 3.2 绿色基础设施在相关规划中的应用 3.3 绿色基础设施实践的制度保障 第4章 城市化地区绿色基础设施营建与发展模式 4.1 城镇化进程与绿色基础设施演进 4.2 国外绿色基础设施发展模式及建设实践 4.3 我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与典型案例 实证篇 第5章 研究区域选择:南京市概况 5.1 区域概况 5.2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5.3 绿色空间格局变化 第6章 绿色基础设施要素识别及其连通性评价 6.1 绿色基础设施要素识别及其变化分析 6.2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连通性及其格局变化 第7章 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理 7.1 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变化 7.2 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变化驱动机理 第8章 绿色基础设施供需测度及其格局变化 8.1 供给测度与格局变化 8.2 需求测度与格局变化 第9章 供需关系演进及其适配分区 9.1 供给效应评价 9.2 需求效应测度 9.3 供需关系匹配 9.4 供需适配类型分区 第10章 基于供需均衡的格局优化与调控对策 10.1 供需均衡分析框架 10.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10.3 供需均衡的格局优化 10.4 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10.5 格局优化调控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