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主旋律”文学,指的是反映国家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或社会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以小说为主。近年来,“主旋律”文学的发展已经越过了早期的单调格局,在内容表现上呈现多样性,在艺术技巧上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取得了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与突破。本书以历史小说、新革命历史小说、大厂小说、反腐小说为研究对象,考察“主旋律”文学的现状和走向,并以此观察整个当代文学体制中的“询唤”与“协商”。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历史再现的文化政治——历史小说研究 第一节重新审视历史叙事 一议题的产生:定义“主旋律”历史小说 二事件到来:“价值观”的知识考古学 第二节历史镜像与现实隐喻 一帷幕背后:历史、小说、现实的对话互动 二盛世怀想:身份认同与记忆的仪式 第三节英雄神话、国族想象以及叙述的政治学 一断裂与跨越:英雄典范的转移 二想象性解决:“大和解”的叙事策略 三秩序的重申:父/家/国的层叠叙事 四历史的焦虑:对于“翻案”的一种阐释方法 第四节历史书写中的政治智慧 一历史作为方法:反思“民族国家”思想框架 二地图与国家:主权诉求的叙事表征 三怀柔远人:民族关系与天下观念 四文化中国:从“特殊性”到“普遍性” 第二章断裂与延续的历史辩证法——新革命历史小说研究 第一节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革命历史小说” 一“革命历史小说”文学资源的复活 二“新革命历史小说”对“十七年”时期写作模式的继承与拓展 第二节改写与重构:“新革命历史小说”的叙事模式 一史诗类作品对“十七年”时期模式的改写 二英雄传奇类对“十七年”时期模式的改写 三政委形象的变迁 第三节“新革命历史小说”对身体的呈现 一性感的身体:身躯的凸显及暴力美学 二躯体中的躯体:身体的升华 三女性的躯体:欲望化场景与性别秩序 四以身体为中介跨越断桥 第四节新革命叙述的两重性 一告别革命 二对1949年以后的历史书写 三对历史的重新思索 第三章改革的震荡及其文学回声——大厂小说研究 第一节改革·叙述·主旋律 第二节“主旋律”大厂小说的叙事策略与意识形态 一逃逸的美学:圆形结构的自我阐释 二弥合的叙事:“以厂为家”与愤懑的转移 三归还的遗产:历史记忆的魂兮归来 第三节工人主体的失落与重构 一废墟的寓言:再现创伤与治愈创伤 二身份的位移:从劳动乌托邦到市场乌托邦 三尊严的恢复:如何重构工人主体 第四节想象底层与再现底层——从“主旋律”大厂小说到底层文学 一底层的故事:对象、背景与命名 二苦难的延长线:“主旋律”大厂小说与底层文学的比较 三被挪用的底层:议程设置与他者的伦理 第四章权力想象的文学表征——反腐小说研究 第一节腐败与清洁的辩证法 第二节“主旋律”反腐小说中的叙事模式与意识形态 一当英雄遭遇“庸俗政治学” 二从现实危机到秩序重建 三走钢丝的写作与意识形态的阀域 第三节政治文化的伦理重构 一官僚与民众:重建“代表性”和“血肉联系” 二法理与伦理:在法治理想与反腐英雄之间 三个人与国家:忏悔、教化与公民伦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