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开头部分阐述了运用经济分析方法研究犯罪的一些基本原理,包括一种行为为什么被认为是犯罪、如何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研究犯罪、如何测量犯罪的成本,等等。为了显示经济学对于研究犯罪问题的强大效能,作者接下来探讨了广泛的犯罪话题:监禁、执法博弈、青少年犯罪、私人执行、三振出局、破窗理论效应、警察犯罪画像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犯罪问题,等等。作者还在特定的章节里分别探讨了枪支犯罪、毒品犯罪和死刑等问题。在每一章的最后,作者专门设计了用来强化学习者经济分析技巧的问题,以及帮助他们获得可以应用于案例分析的洞察力。此外,这本富有创造力的著作对犯罪经济学领域最新的理论与经验性研究文献都有很好的推荐链接。 作者简介 焦海博,男,1984年生,河北沧州吴桥人。200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法学院,获法理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法学院,获法理学博士学位;2016年美国威廉与玛丽法学院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现任职于江苏警官学院侦查系。在《学习与探索》《山东社会科学》《吉林师范大学学报》《江苏警官学院学报》《中国刑事警察》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法学会项目等省部级与市厅级科研项目若干项。2016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计划。 目录 前言 致谢 导论 第一编 犯罪与执法经济学的基础 1 刑法的经济学原理 简介 如果民法运行良好,为何还需要刑事司法系统 民法与刑法的相互作用 刑事定罪的经济方法分析小结 利用经济分析进行刑事定罪:三个案例 案例1:裸体行为 案例2:财务虚假陈述 案例3:卖淫 经济分析在刑事定罪决策中的作用 本章回顾 附录 微观经济学原理 市场需求曲线 市场供应曲线 市场供求曲线的相互作用:市场均衡 利用供需图了解税收对市场的影响 2 执法决策的收益/成本分析 简介 最优执法和鲁莽司机的问题 对技术与制裁的最优执法和限制 本章回顾 3 测量犯罪的数量和成本 简介 犯罪和犯罪行为数据来源与类型概述 事件报告 逮捕、定罪和惩教数据 受害者调查 罪犯的自我报告 现金流和宏观经济指标 衡量犯罪的经济负担或成本 按犯罪类型衡量受害者的总成本 本章回顾 第二编 经济理论在犯罪研究中的应用 4 “无受害人”犯罪市场 简介 将犯罪市场模型运用于“无受害人”犯罪 运用S&D模型对市场上的无受害人犯罪建模 本章回顾 5 有受害人犯罪市场 简介 “犯罪需求”曲线 有受害人犯罪的市场 …… 第三编 统计分析技术在犯罪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编 具体执法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词汇表 参考文献 索引 关于作者 |